拷问良知

“道德八书——最为紧迫的时代呼唤”丛书

作者:牛新志

编辑:罗文心

ISBN:978-7-5334-5797-6

定价:20.00元

出版时间:2013-03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所属分类:人文历史

标签: 拷问良知道德

关于本书

1.案例真实典型,分析深入浅出,案例与分析相互映照,实现了思想性与通俗性的高度统一。2.图文并茂,印制精美。每册书均配有20幅左右的图片,或者是直击人心的新闻照片,或者是幽默讽刺的漫画,同时还配有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在增强直观感受的同时引人深思。3.丛书具有时论、政论风格,语言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 丛书简介本丛书共8册,选取当前社会人们最关注的八个道德范畴即敬畏、良知、责任、诚信、公德、正义、关爱、幸福,形成八个主题,每个主题为一册,共八册。每册书分8~10个专题,每个专题以“问题-解释-原理-实践”为逻辑关系,以真实典型的案例,深入浅出的阐述,澄清道德理念,鞭挞假恶丑,褒扬真善美,激荡正能量,对当下的道德文化有所反思,对公民道德教育有所引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所推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十八大精神,宣传十八大精神,以期匡时救弊,构建和谐社会,共筑美丽中国。

内容简介

面对道德滑坡、丑恶现象和灾难事件层出不穷的今天,拷问灵魂,唤醒良知,促进人的文明素质全面提高,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
《拷问良知》,精选古今中外良知方面的典型事例和名人名言,采用以案说理的方式,让人们体悟良知这一人性主体的重要和美好。没有长篇大论,不做学术探讨,每一小节都似一场心灵洗礼,独立而完备。只为挺立畏缩的良知,引领迷途的心灵。

目录

引言   每个人的良知就是为他引航的最好向导
1.良知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良知的光辉发自内心   
◎成就伟业的勇气由内心的良知推动
◎良知说:内隐的良知,是人性深处最美好的东西
 
2.纯洁的良知比任何东西都可贵
◎良知的作用法律无法替代
◎良知生发人的气节和正气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良知说:神圣的良知,给人带来伟大的感受和精神的欣慰
 
3.良知与恻隐之心骨肉相连 
◎正当壮年的鲜活生命本不该离去  
◎克拉玛依大火依然在人们的心头闪烁
◎挽救一条生命等于挽救了整个世界
◎良知说:良知具有善良的本质,是使人向善的内在动力
 
4.良知在追求真理的路上
◎说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
◎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止战死为止   
◎良知说:良知引导人类走向寻求真理的智慧活动
 
5.良知始终与正义结伴而行
◎追求正义之路充满坎坷
◎公权力可以凌驾于良知之上吗?  
◎良知说: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良知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
 
6.不能昧着良心说话
◎拥有话语权者需要说违心
◎真话和真药一样重要   
◎“知识分子的良心”的“我控诉”
◎拥有话语权的官员和知识分子应负有社会责任和道德担当
 
7.要良知,还是要金钱?
◎利润与良知可以并肩而行
◎企业家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良知说:只有永恒的良知注入,基业之树才会长青
 
8.良知的觉醒就是灵魂的伟大
◎良知的审判使人终生难安
◎“世纪良心”的忏悔求真    
◎良知觉醒使人爱憎分明,疾恶如仇
◎良知说:忏悔使灵魂净化、安宁,良知觉醒,获得新生 
 
9.在这个世界上,良知被分配得最为公平
◎一位拾荒阿婆为我们坚守住了道德的底线
◎爱心和慈善无处不在
◎良知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良知在,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伟人
 
10. 倾听自己的良知,并按照它的声音指示去做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
◎世界上最知名的“良心犯”
◎良知说:按照良知的声音去做,就可以走向光明美好的人生前程
 
     后记 当代尤需良知说

精彩节选

◎良知与正义密不可分
在西方发达国家法院所在地的建筑物上或建筑物前,人们经常可以看见正义女神的雕塑、绘画或徽标。正义女神——一位用布蒙上眼睛的女性,穿白色的长袍,戴金色的王冠,左手提着一个天平,右手拿着一柄宝剑,雕像的背后,刻着一句古老的法律格言:“为了正义,哪怕它天崩地裂”。天平代表“公平”,象征着正确衡量是非、曲直,即公正的审判;宝剑代表“正义”,象征着惩奸除恶的制裁之力。正义女神的眼睛为什么要用布紧紧地蒙上呢?这寓示着法官要无视原告及被告的容貌、权力、身份与地位,要用良知去观察,用理性去裁判,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而要实现正义,首先要明辨是非,区分善恶,就像正义女神手中的天平或标尺一样。这种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的能力正是人类的良知。因而,人们常称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只有听从人类良知的“声音”,才能实现公平正义。故良知始终与正义结伴而行,密不可分。
 
◎良知的审判使人终生难安
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卢梭小时候家里很穷,就到一个伯爵家去当小佣人。伯爵家的一个侍女有条漂亮的小丝带,很讨人喜爱。一天,卢梭趁没人的时候,从侍女床头拿走小丝带,跑到院里玩赏起来。结果被一位仆人发现报告给了伯爵。伯爵大为恼火,就把卢梭叫来厉声追问。卢梭紧张极了,心想,如果承认丝带是自己拿的,那他一定会被辞退,以后再找工作,可就更难了。
小卢梭吞吞吐吐结巴了一阵子,最后竟撒了个谎,说丝带是小厨娘玛丽永偷给他的。伯爵半信半疑,就让玛丽永过来对质。善良、老实的小玛丽永流着泪辩解说:“不是我,决不是我!”可卢梭此时却死死咬住了玛丽永,并把事情的所谓“经过”编造得有鼻子有眼。
这下子,伯爵更恼火了,索性将卢梭和玛丽永同时辞退。当两人离开伯爵家时,一位长者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之中必有一个是无辜的,说谎的人一定会受到良心的惩罚!”
果然,这件事给卢梭带来终身的痛苦。40年后,他在自传《忏悔录》中坦白说:“这种沉重的负担一直压在我的良心上……促使我决心撰写这部忏悔录。”“这种残酷的回忆,常常使我苦恼,在我苦恼得睡不着的时候,便看到这个可怜的姑娘前来谴责我的罪行……”
人生活在这个充满各种诱惑和灾难频发的世界上,在某一时刻、某一处境下,出于某一私利的考虑,做出某种错误的决定和错误的事情,而伤及他人;有时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甚至把良知的呼唤故意压下去,即“泯灭良知”,把良知盖住、让良知退后。这看似暂时得利了,实际上却是输掉了,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良知上长久的惩罚———因为良知不会彻底泯灭。良知的惩罚是最痛苦的煎熬,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之一,背负着良知的惩罚会让人苦恼得寝食不安。
西方格言说:“做坏事的人最受做坏事的苦。”所谓愧则有悔,愧则有疚,内心难以安宁,整日处于恐惧之中,这惩罚并不算轻。大量事实告诫我们,再没有比自身良心的审判更痛苦的审判了!有时干了亏心事,是只有自己知道的。由此带来的惩罚,只有自己承担。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问心无愧,良知的审判使人终生难安。在现实的物质世界里,面对良知和个人利益的抉择,许多人选择了后者,因为后者可以满足个人的私欲,而把良知和道德丢弃一边。但良知和道德是作为一个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是说想丢弃就可以完全忘却的,因为良知居于一个人心中的主宰位置,审视着一个人的一言一行,对的,予以肯定与赞扬;错的,予以否定与纠正;将错就错的,予以谴责与鞭挞。
王阳明曾说,良知“人人所自有,故虽至愚下品,一提便省觉”。这“提”即提醒,唤醒。
安详无愧的心和清白的良知是细水长流的快乐和幸福。对于一个生命,再没有什么能比心灵的自由快乐更重要的事了。
 
10 倾听并按照内心良知的声音指示去做
“良知却是独知时”,“知得良知却是谁”?为何良知是“一声呼唤,不期而来”?您听到内心良知的呼唤,并愿意按照它的声音指示去做吗?
  王阳明认为人的心身内都有一个支配自己精神活动的“真己”,这个“真己”便是良知。王阳明“答人问良知”一组诗中曾说,“谁人不有良知在”,“自家痛痒自家知”。人的良知,是自家的准则,你在做某件事时意念的产生处,这意念是“是”还是“非”,良知即刻就知道。你只要不欺骗自己的良知,实实在在地按照它指导的是非去做,“善”就存,“恶”便去。依自己的良知去做,你会感到无比的踏实与充实,这就是“格物”的真谛,“致知”的实在功夫。
◎良知即“呼唤”,“一声呼唤,不期而来”
一个漆黑的雨夜,一位16岁的女中学生,上完晚自习回家的路上受到歹徒非礼,幸好有位好心人出手相救,女中学生才化险为夷,惊慌失措地跑回家。第二天媒体传来消息:歹徒致命的一刀让见义勇为的英雄倒下去了,呼吁被救少女站出来,给英雄冠以烈士的称谓。但自私的母亲死活不让女儿站出来,尔后举家迁徙了———为了保全女儿一生的清白和幸福快乐。
  七年后的一天,母亲来到女儿的房间,看到女儿写给她的一封信。
  妈:你以为那些悲伤的记忆会像抺去蛛丝网一样轻而易举地从我生命中抺去吗?我怎么可以擦干恐惧的眼泪,转身就割断恩义的脐带,做个忘恩苟活的人?这七年,总有一双怨恨的眼睛无时无刻在逼视着我,拷问我的灵魂,质问我的良知,如利箭穿心,如芒刺在背,躲避不开,挣脱不了,那眼睛让我不安,让我愧疚,那种负罪感像勒紧的绳索,让我喘不过气来。我们可以逃避世人唾弃的目光,却终逃不出良心的谴责,没有一种惩罚会比良心的谴责更折磨人了。
  妈:我已经服了七年的精神劳役,没有快乐和欢笑,我受不了了,我不愿做一辈子心的囚徒,所以,我要到那个伤心的城市去,选择面对或者补偿,只求心安……
  信还没有读完,母亲已经不能自已,忍不住大哭起来。岂止是女儿,她又何尝不是如此,每日里在恩与欠的思虑中,良心被颠来覆去,倍受折磨,苦苦挣扎。一时的逃避,却是一世的不安和负疚。本来是躲避伤害,无形中却给了女儿更大的伤害。她真真切切地感知到:人生的旅途中,最沉重的不是生活的重负,而是自己那颗无法安定的心。面对责任,千万别选择逃避,到哪里都逃不掉良心的谴责。
  这正如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所描述的那样,“一声呼唤,不期而来”,良知即“呼唤”。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开 本:16

字 数:90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