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同质同人群文教学13例
每一课例,均能带你全面深入了解一位诗人
作者:司艳平
编辑:李惠芬
ISBN:978-7-5334-9130-7
定价:35元
出版时间:2021-08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所属分类:中学语文教师用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司艳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任教于浙江省永康外国语学校,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山西省教学能手,多次参加国培送课下乡活动,十几万文字在各级各类刊物以及语文核心期刊发表。2019年6月出版专著《司艳平青春语文课堂18例》。
编辑推荐
同质同人群文阅读是针对群文间属性相同、指向相同、阅读期待与阅读价值相同的核心阅读点,并且基于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所提出的概念,其目的在于体悟同一文人的创作特色以及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语言鉴赏力,细化学生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目录
1.陶潜篇
文人解读 独我闲静陶渊明
课堂在线 活出田园的意义
——《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三)》《杂诗(其一)》群诗阅读课堂实录
2.李白篇
文人解读 狂放不羁李太白
课堂在线 唯有夸张识君心
——《行路难(其一)》《上李邕》《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群诗阅读课堂实录
3.杜甫篇
文人解读 赤子本色老杜心
课堂在线 遥望老杜赤子心
——《望岳》《春望》《石壕吏》群诗阅读课堂实录
4.岑参篇
文人解读 建功立业岑嘉州
课堂在线 侠骨柔肠边塞情
——《逢入京使》《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群诗阅读课堂实录
5.韩愈篇
文人解读 向阳暖春韩退之
课堂在线 人生终有几度春
——《春雪》《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群诗阅读课堂实录
6.乐天篇
文人解读 中隐乐天白居易
课堂在线 明白晓畅白乐天
——《钱塘湖春行》《卖炭翁》《暮江吟》群诗阅读课堂实录
7.梦得篇
文人解读 潜心向学抵风霜
课堂在线 豪放刘郎春水心
——《秋词(其一)》《竹枝词(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群诗阅读课堂实录
8.仲淹篇
文人解读 大忧大爱范仲淹
课堂在线 少年忧乐范文正
——《岳阳楼记》《范仲淹二岁而孤》《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群文阅读课堂实录
9.醉翁篇
文人解读 平易喜乐醉翁吟
课堂在线 不拘一格识人才
——《卖油翁》《钱思公好读书》《醉翁亭记》(片段)群文阅读课堂实录
10.苏轼篇
文人解读 流泪欢笑苏子瞻
课堂在线 千古一爱苏东坡
——《水调歌头》《定风波》《临江仙》群词阅读课堂实录
11.清照篇
文人解读 明朗坚韧李清照
课堂在线 明朗清亮李易安
——《如梦令》《一剪梅》《武陵春》群词阅读课堂实录
12.陆游篇
文人解读 一缕清梦陆放翁
课堂在线 情怀激荡陆务观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游山西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群诗阅读
课堂实录
13.弃疾篇
文人解读 孤胆英雄辛弃疾
课堂在线 金戈铁马辛幼安
——《太常引》《破阵子》《丑奴儿》《南乡子》群词阅读课堂实录
后记 青春正念,预见奇迹
节选
代序
精彩节选
同质同人群文阅读思维培塑
司艳平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科方面的关键品格和必备能力,它包括四方面的内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如若要将语文核心素养内化在语文教学行为中,我认为群文阅读是可以依赖的教学路径之一。
同质同人群文阅读是针对群文间属性相同、指向相同、阅读期待与阅读价值相同的核心阅读点,并且基于同一文人的不同作品所提出的概念。其目的在于体悟同一文人的创作特色以及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语言鉴赏力,细化学生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那么,如何将“群”的思想落实于课堂?如何让学生的思维素养得到发展?王君老师说,“群”的思想,“整合”的思想,骨子里都是“联结”的思想。就同质同人群文阅读来说,要通过先整合后联结的思维秩序,建立同质同人核心在场,那么整合联结的思维元素在课堂中如何体现呢?
第一,通过比异思维整合联结。
同质同人群文阅读与一般的群文阅读一样,需要师生围绕议题(焦点)展开阅读感知、阅读理解、阅读比较等活动,最终达成共识(非标准答案,和而不同)的过程。同质同人群诗阅读一般选择三首或者三首以上的诗歌展开教学,其选择的基准在于同一诗人不同时代的作品,以此厘清诗人在不同的人生时期或者不同人生状态下的思想走向。尤其是思想随着生命状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那一类诗人或者词人,通过比异思维来进行整合,往往能帮助我们联结出他们宏阔的生命状态。
比如,我上群文阅读《明朗清亮李易安》之李清照群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时,将“朗读比异”作为课堂的起始点,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法走近词作,朗读节奏、朗读轻重、朗读升降,逐一递进。《如梦令》在处理好节奏的基础上适合用升调读,轻松明快;《一剪梅》适合用舒缓的节奏读,降调处理,读出柔婉;《武陵春》也须用降调读,读出沉重,拖音稍长。学生进一步明确,欢快之情宜用升调,悲伤之情宜用降调。通过不同的朗读,启发学生思考三首词作情感的相异。学生思考后回答:《如梦令》写的是词人少女时期的生活,是少女李清照出游时的情景,整首词抒发了她快乐愉悦的情感,沉浸在美景中,悠闲自得;《一剪梅》写的是词人结婚后,丈夫外出远游,表现出词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武陵春》写的是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丈夫离世,孑然一身,流露出沉重悲伤的情感。学生通过比异,理解精准。
比异思维把不同的文本信息加以辨析,开拓出更广阔的阅读期待,深化对不同时期不同作品的内涵理解,进而让文人个体与家国整体联结起来。通过比异,整合联结出三首词分别写于李清照不同的人生时期。如此比异整合,易于让学生通过联结,感知到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密切相连,基于比较的课堂起始为广阔的课堂探究打下基础。
第二,通过求同思维整合联结。
同质同人群诗文阅读的最关键的思维要素点在于“同”,课堂支撑点在于“质”,方向落脚点在于“人”,由此来看,求同应该成为同质同人群诗文教学的语用核心和精神核心。换句话说,“求同”是同质同人群诗文教学的课堂圆心,只有找到这个圆心,才能画出同质同人群诗文阅读的课堂之圆。对于同质同人群诗文阅读来说,“求同”比“比异”更重要、更关键,基于此,探究求同点应成为同质同人群诗文阅读教学的心脏。
如何寻找同质同人群文教学的相同点呢?首先熟读该文人的传记或方家研究的资料与成果,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像《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莫砺锋评说白居易》《康震评说李清照》以及各个文人的传记等书籍都应该成为案头之作,为同质同人群诗文阅读的授课建立广博的阅读基础。其次在阅读基础之上,要真诚走近该文人的生活世界,尽量还原他们的生活场景,与他们产生共情,深入到他们的主观世界,以文本为媒介,与之隔空对话。再次,不仅要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与思想状态,还要能敏锐地捕捉到他们创作诗歌的独特之处,将这个独特之处与语用点、写作点联结,进而打通初中生与文人之间的理解之桥。最后,经由文本挖掘精神气质的共同点,探寻出群诗间最能触动人心,最能支撑文人人生的核心情感思想。
在上李清照《如梦令》《一剪梅》《武陵春》的群词阅读时,我将“求同”作为课堂的重难点进行突破,将同质诗词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发现易安词的奥秘。在“求同”这个课堂环节里,师生进行了四次词句整合,将课堂逐渐引向深入。第一次整合求同的词句是:“兴尽晚回舟”“轻解罗裳”“日晚倦梳头”。学生在观察发现后得出结论,这三句词都在写普通的日常生活,这样的生活很有烟火之气。第二次整合求同的词句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引导学生思考辨析词句的共同点,师生得出结论:李清照直接描写内心活动,擅长捕捉瞬间心理,词句细腻动人。但细一琢磨,又会发现,这两处求同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易安词风通俗明丽,明白如话,同中再求同,就会从细微处发现大奥秘。
第三次整合求同的词句是:“误入藕花深处”“红藕香残玉簟秋”“风住尘香花已尽”。从“花”的意象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对花从一而终地热爱:少女时期爱花的绚烂,少妇时期爱花的嫣然,孀居以后依然爱花的姿态。然后拓宽词作边界,整合李清照在不同时期的其他用到“花”的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里“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里“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鹧鸪天·桂花》里“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经过这样的整合,学生很容易发现“花”是李清照人生的注脚与支撑,她的确是一个明媚的女子。第四次整合求同,“兴尽晚回舟”“独上兰舟”“也拟泛轻舟”,学生敏锐捕捉到其中的共同点是李清照爱乘舟远行,她能在人群中抑或是孤独时通过“舟”安放内心。由“舟”再联系到辽远的人生,联系到李清照不输须眉的精神和品格。
经过这样逐层深入的求同整合,学生会整合联结到课堂与文本的最佳契合点,触摸到词作与词人的解读开关,进而一步一步联结词人的内心临界点,审美鉴赏力融合在课堂之中,学生的思维品质自然得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渗透性不言而喻。
第三,通过发散思维整合联结。
发散思维是由此及彼,体现为从信息原点进行多向度联想和延展的能力。同质同人群诗阅读的落脚点在“人”上,人的多面性、立体性、复杂性往往不是某个点就能概括的,标签化的解读显然不能概括文人的特性,也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发散性思维在同质同人群诗课堂里非常重要,通过相对全面、客观的整合联结,引导学生去认识一个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汲取对自己成长有益的养料;在提升学生诗词品鉴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家国情怀,放大思维格局,夯实思想深度。
在上韩愈群诗阅读《人生终有几度春》之《春雪》《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时,提到韩愈在三首诗里的不同心情起伏时,引导学生思考,韩愈的意愿随着什么变化而变化?学生通过赏析诗歌已经明确,韩愈的心情起伏与他的仕途息息相关。他能为朝廷做事,就感到开心;不能为朝廷做事,就感到失落。有个学生继续补充,我觉得韩愈没有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的心情变化起伏太大了,不如范仲淹。学生从这个角度,去看待韩愈,也是将课堂宕开一层,通过发散思维,了解韩愈常人心态的一面。自然,评价韩愈不可仅落在这点上。学生继续从内里去做分析,“韩愈非常正直,刚毅,别人不敢说的话,他都敢说,可见他是坦荡的,因此可能不会掩饰自己,心情起伏大点”。这个学生能从心理的角度去研究韩愈的言行,着实珍贵。好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思想争鸣的课堂,学生能在发散的在场里,放飞思维,全面挖掘,这样的思想状态是好的语文状态。
同质同人群文课堂虽然落脚同人,但不应以单一思维代替立体思维、以标准化解读代替立体化分析、以同向分析代替多元解读。只有扩展课堂,运用发散整合联结,才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让他们的创造思维生长,让他们的语文素养多面,让他们能理解多维立体的人性,走进五彩斑斓的诗歌世界。
第四,通过迁移思维整合联结。
迁移思维是指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知识、技能等,来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的思维能力。同质同人群文课堂,由读到写的迁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读是基础,写是提升。潘新和教授说:“在读、写关系中,阅读是过程、手段、准备,写作才是结果、目的、归宿。”读写迁移,不仅是思维方式的迁移,也是语文能力的整合。不管是单篇阅读,还是群文阅读,其最终的皈依终究会通过写作呈现其功效。以读促写,以读悟写,读写联结才是有针对性的、清醒的阅读教学。同质同人群文阅读在构建阅读场的同时,也须从广博处深化学生的思想,通过读写整合,联结出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让学生打开写作的思维视界,去发现并触摸更为刚毅抑或柔软的文人情怀。
学生在读完李清照的群诗后这样写道:“李清照那矢志不渝的精神支撑着她,不断创作。后来她被小人张汝舟蒙骗,在婚后终于看清了他的真面目,视尊严如生命的她怎么忍得了每天的拳脚相加,便冒着坐牢的危险告丈夫骗取官职的罪。正义从不缺席,她胜诉了。再一次家破人亡,她支离破碎的心默默承受这一切。这是士可杀不可辱的傲骨!她与张爱玲的晚年多么相似,孑然一身,无依无靠。只是,张爱玲多出的似乎是阴冷,而李清照多出的是明亮。李清照,一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城,不倾国,只愿倾其所有的坚持,做那朵傲然挺立迎风绽放的梅。”学生对李清照的深情表达源于对李清照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这样的读写迁移,让学生真正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去触摸他们的傲骨与灵魂,其教益不言而喻。
同质同人群文教学,立足同质,落于同人,其目的就是带领学生通过群文在场,运用“比异”“求同”“发散”“迁移”等方式方法,整合联结,实现课堂融通,促进学生“读、思、析、写”的综合发展,提升他们多元的语文素质,发展提升思维,强化语文素养,丰厚人生底蕴。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字 数:207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