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可“传承”不可“继承”,三个方法带你构建独一无二的幼儿园故事剧表演课程

2021-12-23 09:50:36 来源: 点击: 收藏
  六一节活动,何老师忙了一天,晚上,窝在沙发上刷朋友圈,看到小(一)班昊昊妈发了一个动态,说小昊今天表演《拔萝卜》,和自己二十多年前学的一模一样。这不禁让何老师有些尴尬。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故事剧表演二十年不变呢?要如何改变?
  
  泉州市丰泽幼儿园的教师们在《遇见故事剧里的成长》一书中给出了答案。书中提到“每位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尊重、接纳并支持幼儿的个性”。基于此,关于幼儿园教师如何建构独一无二的故事剧课程,书中有三个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方法一:做孩子的支持者。
  
  所谓做孩子的支持者,即是从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的个性差异出发,尊重和接纳孩子的想法,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有效的支持。
  
  我们先来举个例子,本书的主编何老师以前在排演经典故事《小兔乖乖》时,她觉得自己是在继承幼教前辈传下来的宝贵资源,因此并没有多做思考。故事角色、出场顺序、动作特征、剧本台词都由她模仿着前辈来安排。所以,虽然学生年年不同,故事剧的表演却年年相同。如果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蹲下身子,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通过倾听,何老师才知道:主角妮妮觉得故事里的对话太长,她老记不住,她好想能自己想说什么说什么;大灰狼昊昊希望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不用说话,发发呆就好;路边的小花琪琪认为美丽的花是独特的,她想表演自己喜欢的动作……而把孩子们对台词,对主角,对动作……的理解和想法融入《小兔乖乖》的表演,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表演,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其次,有效地支持孩子。
  
  书中的故事剧《西游记之游女儿国》(大班)主题是通过投票决定的。由于男生们不团结,票数不集中,输给了集票选女儿国的女生。他们气呼呼地说: “我们男生才不演女生!” 此时,老师先是安抚男生,再进行引导:“除了师徒四人,男生们,你们想想看可以在女儿国里演什么呢?”有机灵的男生首先发现可以创编啊,可以把其他情节加进女儿国,最终,他们决定表演打妖怪。于是,重新燃起参与热情的男生都接受了结果,并乐在其中。西游记中唯一一场感情戏,最后被孩子们演成自己心中的精彩故事。
  
  倾听孩子,发现孩子真实的想法,尊重和接纳他们的想法,并进行有效的支持,建构的课程呈现出动态发展、不断变化、独一无二的生长状态。
  
  方法二:做课程的统整者。
  
  做课程的统整者即是:教师将与故事剧表演活动相关领域知识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幼儿深入了解故事剧所表达和需理解的相关经验,帮助幼儿在故事剧课程中获得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基于此,书中故事剧《11只猫游泉州》(中班)的作者付老师分三步走来统整课程。
  
  第一步,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集中幼儿创作故事剧。
  
  付老师将主题活动与安全教育有机结合,把班级开展的一系列“亲子游”的旅行经验和安全标志的认识结合起来,组织孩子们集中讨论、分组创作,鼓励幼儿设计小猫们的旅行路线,并把自己在游玩和旅行中认识的、需要注意的安全标志都加入自己创编的剧本画中。 于是,“禁止放鞭炮”“禁止跳水”“禁止攀爬”等安全标志出现在了孩子们的故事剧里;“洛阳桥”“府文庙”等泉州美景出现在了孩子们的故事剧里。整个故事剧,剧情独特,特色明显。
  
  第二步,组织区域活动,让幼儿准备道具。
  
  付老师抓住孩子兴趣点,以泉州深度游的见闻为切入点,开展以故事剧为背景的区域活动。比如,府文苗是土木建筑,付老师通过和幼儿谈话,让幼儿发现需要准备灭火器作为道具,又在幼儿为用什么材料制作道具烦恼时,带幼儿观察创造性游戏用到的材料,启发幼儿制作了形象的灭火器。 孩子们亲手做道具,不仅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获得了创作的乐趣、完成作品的成就感。而孩子们制作的道具,还能为故事剧表演锦上添花,增添独特的风景。
  
  第三步,幼儿自主选角表演,教师适时引导。
  
  在这个故事剧中,多个小朋友都对怪兽的角色很感兴趣,甚至有的性格内向的孩子也出乎意料地喜欢这个角色。付老师并不直接替孩子们做决定,而是组织大家根据竞演小朋友的表现,举手投票选出谁更适合。选角由孩子们决定,进一步促进了孩子们的自主意识的发展,同时,也锻炼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激发了互助友爱的气氛。
  
  倾听孩子,做孩子的支持者;引领孩子,做课程的统整者;这两个方法可谓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教师取其一进行实践,都可以让传统的故事剧表演面目一新。而书中的第三个方法是二者结合起来的“进阶版”,对教师和幼儿的成长能全面助力。
  
  方法三:做课程的共构者。
  
  主体性故事剧课程强调“师幼”共构,即“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共同建构故事剧,这需要教师做到两个关键。
  
  关键一:以幼儿为主体。
  
  以幼儿为主体,是指共同构建主题课程的过程中,幼儿有自主选择权。从选择主题、选择角色、到选择用什么方式来表演,幼儿的想法是课程的主要声音,他们不再被禁锢于传统的、教师设定好的剧本、剧情,甚至角色、动作、台词。正是因为孩子们有了自主的选择,所以他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比如,怎么样改编女儿国的剧情?当我喜欢的角色没选上了怎么办?怎么样和同伴配合完成表演等等。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幼儿,给予其充足的学习、游戏时间,他们便能更积极、更主动、更自由的学习。当幼儿们有了自由的时间和机会,他们的创造力和成长是惊人的。
  
  关键二:教师主导课程方向。
  
  教师如何主导课程方向呢?书中,教师蹲下观察幼儿,发现并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要,确定课程方向。站着陪伴幼儿,鼓励并肯定幼儿的学习与建构,保证课程推进;退后等待幼儿,旁观并支持幼儿的创造与想象,见证课程成功。比如在书中故事剧《咱厝的端午》(大班)的推进过程中,蔡老师通过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点,根据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活动:倾听民间传说、了解节日由来、老少围坐粽乐飘香、赏龙舟、绘龙舟、赛龙舟等。让幼儿从不同角度的认识和感受,不同侧面的了解和体验,增进对端午这个传统节日的深入理解。做课程的统整者对教师科学判断、准确分析、有效支持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有效的师幼互动深入,师幼间获得互惠互赢、长足的进步。
  
  两个关键相辅相成,教师抓住两个关键,达成课程的共构者的角色,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幼儿和教师的成长。
  
  小结
  
  全书集锦了三个年龄层(小班、中班、大班),四个融合方向(优秀绘本、经典名著、社会热点、传统文化),共六个故事剧精彩案例,力求全方位地启发读者。期待读者,一起实践,构建独一无二的幼儿园故事剧表演课程。

上一篇:期待冲破迷茫的教育学——读《教育学方法论探源》有感
下一篇:追寻红色记忆中的福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