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专业成长·陶继新论道名师

2019-03-01 09:49:48 来源:期刊部 点击: 收藏

  集技法与功夫于一身的作文教学名家

  ——何捷老师精彩的读写世界

  陶继新

  1975年出生的何捷老师,已先后在十几家报刊发表1700余篇文章,其学生发表的习作也多达900余篇,令人叹为观止。

  这让我想起2016年采访于永正老师时他说过的一句话:“语文教学没有那么复杂!关键只有‘读写’两个字;如果再多说一些,就是‘多读多写’四个字。”

  诚哉斯言!

  何捷及其学生“多产”且优质,靠的也是这四个字。何捷是用怎样高妙的技法让这四字“箴言”发挥出如此巨大的魔力的呢?这引起了我的探索兴趣。

  阅读之“道”及其路径

  从一般意义上说,读与写在逻辑上构成的是必要条件关系,即“有之则未必然,无之则必不然”。那么,在写作教学中,如何构建读与写的充分必要关系,即“有之则必然,无之则必不然”呢?

  一、“取法乎上”与“复归于婴儿”之读

  何捷酷爱读书。他读于永正等名家有关教育的书,也读天文、地理、军事、艺术、哲学等书籍。他从书中学到的,不只是教学与写作技巧之“术”,还有昭示其内在规则的“道”。因为他知道,舍“道”而行,行之不远;依“道”而行,才能行之者远,且愈走愈好。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2字的教学总纲,也是将“志于道”放在首位的。

  何捷之读,遵循“取法乎上”的原则。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阅读大师的作品,也许无法抵达大师的境界,但却可以走至“中”的层次,长久而读且“学而时习之”,则有可能在与大师心灵对话的过程中,慢慢地靠近大师,甚至自己也成为名师大家。阅读中等水平之书,则只能在“下”的层次徘徊复徘徊。目前有的教师的阅读,甚至步入“下”的怪圈不知归路,在无意识中受到了不良思想与文化的侵害,并由此影响到学生。但何捷是清醒的,在种种质量优劣不等的书籍充斥市场的时候,他拥有一双“取法乎上”的慧眼,所以,他与他指导的学生的阅读,就有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可喜景象。

  何捷老师的写作教学课总给人以行云流水的感觉,他对学生出其不意的奇思妙想甚而奇谈怪论的临场应变,总会让在场听课的教师惊诧:他何以会有如此巧妙机敏的回应?其实这些看似灵光一现的教育机智,都与其富有定心的大量阅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在这种日益丰厚的阅读中,何捷自觉不自觉地汲取了各路名家大师的语言艺术与生命智慧,从而形成了自己幽默风趣的语言系统,以及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智慧。

  这种语言之于儿童来说,不但是美妙的,而且是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充满无穷魅力的。因为何捷在读名家大师作品的同时,还一直关注着儿童的阅读走向。比如对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名侦探柯南》《樱桃小丸子》《乌龙院》等书,他一方面自己读,一方面与孩子们一起读,还常常一起谈读书的体会。有人认为这些儿童图书难登大雅之堂,可在何捷看来,正是在这些书里,蕴藏着大人们泯灭了的童心的纯真、忽略了的人生的智慧。老子主张“复归于婴儿”,因为儿童的天然情趣与超俗格调,是被世俗熏染的成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何捷从这些荡漾着童趣的作品里,读出了儿童的心理、爱好与人性的美好,他的感悟与作者的智慧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让话语既有了生命的张力,又荡漾着儿童的情趣。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也更能感染儿童,自然而然地走进童心的世界。

  ……

  步入“游于艺”的写作殿堂

  庄子《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之所以能够“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关键是其用心“解牛”十九年,熟能生巧,而且“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正是由技入道,才升华到了“游于艺”的审美境界。《庖丁解牛》说明的道理给我们的写作以很大的启示。

  一、自我写作的由技入道

  何捷的写作,则有似于庖丁解牛。开始的时候,他的写作也如庖丁一样,开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但“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诚如他言:“有思想了,写;有创意了,写;有困惑了,写。”在其执教的第九个年头里,他的作文教学实践就获得了同行和专家的广泛认可。“方今之时”,他不再视写作为畏途,而是形成了习惯,甚至走进了审美境界。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写作酣畅淋漓地宣泄出来。而这些文字又被各家报刊发表,然后结集出书,受到更广泛的欢迎。现在,何捷已经发表了1700多篇文章,还在全国各地的杂志开设了7个写作专栏,出版了两本写作专业书籍。

  何捷何以能在写作的苑地里如此优裕从容、挥洒自如?

  我想,这与他丰富的阅读一定有着内在的联系。写作之于教师,是一种高级的精神输出;而阅读,则是精神输入。没有源源不断的精神输入,就不可能有文章的精彩纷呈。而何捷,正是由于大量优质的精神输入,才让其丰沛的精神输出如源头活水,汩汩不绝;持续不断的写作,又使其语言表达水平不断提高。这种良性互动,让他不仅文思泉涌,而且下笔即如行云流水,字字珠玉,笔下生辉。

  同时,丰富的作文教学实践,也为其写作积淀了实战经验,并使之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独有的写作谋略。他要为学生讲写作之道,为教师开设写作讲座,就要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如此,他还要讲得晓畅生动,讲得让听者明白喜欢。这个过程,是他对写作进一步思考,且逐步升华成写作理论的过程。何捷平时执教写作教学公开课时,常常以看似不经意的点拨之语,让学生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让听者感慨于他思维的敏捷与思想的睿智。有人曾经好奇地问何捷,何以会有如此机敏的回应,是不是早有准备。其实,好多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是很难精准预设的。可是,说完全没有预设也不对。因为他不是为了某一节课准备了几天,而是精心准备了十几年。他几乎天天读书,天天写作,天天教学,无一日让自己懈怠。课堂上随机出现的在一般人看来很棘手的难题,无论过去是否遇到过,他都会迅速地从丰厚的知识储备中信手拈来答案。那智慧的灵光一现,犹如神来之笔,总会让课堂教学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这就是所谓的“功夫学”。没有持之以恒的积累,怎么能有教育机智的美丽绽放?可见何捷追求的不是一时一地一课的成功,而是持之以恒、厚积薄发的一生的精彩。

  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写作高手、写作教学的名师,都不是“得来全不费功夫”。恰如庖丁解牛,没有十九年的功夫,没有多少年如一日用心解牛,研究解牛,是不可能抵达“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神奇境界的。

  ……

  (责任编辑:林彦 黄晓夏)

  <<<链接:

  何捷,福州教育研究院教研员、作家、作文教学名家。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专委会秘书长、常务理事、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作为 “游戏作文”“百字作文”的创始人和倡导者,他提出了 “写作教学进行时”这一全新作文教学主张,先后有1700余篇文章发表于《人民教育》等报纸杂志,在北京、西藏、宁夏等10余省市执教公开示范课,做专题讲座数百场。已出版《何捷老师的游戏作文风暴》等30余部专著,微信平台“语文榕”为基础教育阵营的关注焦点。

  作者信息:陶继新,山东教育社编审、原总编辑。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会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900多篇,出版著作50多本,在全国开设讲座900多场。

上一篇:2018.11学科专辑—“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专辑
下一篇:2018.11专业成长·永新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