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学科专辑“语文学科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新探”研究专辑

2019-03-01 09:39:48 来源:期刊部 点击: 收藏

  “语文学科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新探”研究专辑

  【编者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培养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探究性学习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而且能影响学生的学习与思维方式。因此,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就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本专辑刊登的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五个要素

  郭玉金

  探究学习是当前新课程着力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有别于教师主讲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经历“提出质疑、实践探讨、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过程。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学习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在自主质疑、研究、思辨、讨论、解决的过程中,更快捷地激发自身思考的价值,近距离触摸知识的本质,获得探究过程愉悦的体验,彰显个体良好的求知状态。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着重考虑以下五个要素。

  一、问题意识是探究之“源”

  学贵有疑。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探究学习的核心要义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事实证明,一切学习研究都始于“问题”,终于“问题”。问题意识既是探究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生发新的思想、方法、知识和行动的种子。探究学习的本质就是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凡是有思想的教师,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皇帝的新装》一课,设计了“预学、共学、延学”三大板块,窦老师在“预学”板块是这样处理的。

  ……

  二、自主学习是探究之“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就是日常教学中的课前预习和前置性学习。这里的自主学习必须是以学生自我为主体,在提出问题后,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发现,并独立寻求问题的解决。

  笔者团队的教师在执教五年级公开课《七律·长征》时,将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作为重要的思考环节,设计了如下自学单。

  ……

  三、有效指导是探究之“本”

  探究学习虽然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但是绝不能忽略或轻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探究得好不好,关键还要看教师的指导好不好。实际教学中,真正有效率、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究学习,必然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巧妙点拨和合理评价的推动下进行的。

  如特级教师虞大明执教《牛郎织女》一课,着重培养学生讲故事的能力。当学生讲到故事的结尾时,虞老师问:“王母娘娘用玉簪一划,出现了一条天河。牛郎不是有神奇的牛皮吗,怎么就飞不过去了呢?这一情节怎么讲呢?”

  ……

  四、合作互助是探究之“道”

  在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背景下,学习日益演变为一种社会化的行为,而小组合作无疑成为更适应时代发展,更恰当地满足学生认知品质和情感需求,更适合探究学习的组织形式。“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这句话,侧面印证了合作互助的必要性。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向、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集体荣誉感,而且也更有利于发挥群体的互助探究功能,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心理成熟度。

  ……

  五、创新思维是探究之“根”

  探究学习突破了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教师、统一授课的传统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大胆想象、大胆质疑、大胆实践、大胆超越的新型学习环境。爱因斯坦说过,“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基于探究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其根本出发点在于培养学生想象、创新、思辨等良好思维品质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或环节的开放与创造。

  ……

  总之,只有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时机,强化教师有效指导,发挥小组合作互助,聚焦创新思维品质,才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教学研究室)

上一篇:2018.10学科专辑“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养成策略”研究专辑
下一篇:2018.10学科专辑“统编语文教科书背景下的略读课文教学探究”研究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