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安兵志

福建与海洋系列丛书(第一辑)

作者:高健斌 著

编辑:黄珊珊

ISBN:978-7-5334-8082-0

定价:42.00

出版时间:2018-12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闽安兵志》是国家基金项目“福建与海洋(第一辑)”中的一种。闽安,是中国东南沿海著名的千年古镇,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也是千年来兵家必争之地和古战场,保存有大量唐宋元明清文物古迹。本书作者历时八年,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对闽安历史中的人和事进行了详尽的梳理,讲述了唐宋元明清时的闽安,闽安与琉球、台湾的关系,台海海运以及国际关系视野下的闽安等内容,将闽安军事历史初步呈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简介

高健斌,1975年生,厦门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现为福建博物院研究馆员,福建教育出版社“福建与海洋”系列丛书联合主编,福州人文晓筑特聘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福州城市考古、福建明清海防、福建金石。已出版《福清少林院》考古专著及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自序
 
第一章清代以前的闽安
一、唐宋时期的闽安
二、元明时期的闽安
第二章清代闽安营制
一、统辖
二、将弁
三、兵员
四、驻防
五、收入
六、军器
七、战船
第三章闽安与南明及郑氏集团
一、顺治元年(1644)至顺治七年(1650)的闽安
 
二、顺治七年(1650)至顺治十三年(1656)的闽安
三、顺治十三年(1656)至顺治十四年(1657)的闽安
四、顺治十四年(1657)至康熙十三年(1674)的闽安
五、康熙十三年(1674)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的闽安
第四章闽安与台湾
一、闽安戍台班兵
二、游走于闽安与台湾之间的武职官弁
三、台海海运视野下的闽安
四、戍台兵丁义冢
五、赴台平乱
第五章闽安与琉球
一、册封琉球
二、琉球进贡
三、救助难民
四、其他偶然性事务
第六章官兵与盗匪
一、日常的捕盗活动
二、与蔡牵作战
三、与朱、朱渥的战斗
四、与“会匪”的交战
五、盗匪与官兵的身份转变
第七章国际关系视野下的闽安
一、荷兰
二、缅甸
三、英国
四、法国
第八章清代闽安军事人物
一、清代闽安总兵及副将
二、清代闽安协军事人物传记选编
三、闽安籍军事人物传记选编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节选

第五章  闽安与琉球
“琉球,在东南海中,清顺治十一年(1654),封琉球中山王,间岁一贡,贡道由福建闽安。”①正是由于这种要求琉球船只以闽安为出入口岸的原因,清代闽安与琉球的相关史事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举凡册封、进贡、抚夷等事件中,都有闽安协将士身影。
一、册封琉球
清代对琉球的册封共有八次。

  1. 康熙二年(1663)册封
 
康熙二年(1663),以张学礼为正使,王垓为副使,前往琉球册封尚质。四月,张学礼抵闽。备齐舟船。以水师守备王祚昌、魏文耀,千总陈兰、施恩,兵丁二百五十余名,长随五十余名,传宣二员,听用四员,管水井二员,通事二员,管舵、管罗铙二员,书吏、门皂轿伞役百余名,吹手十六名,舵工二十余名,水手六十余名,僧道十六名同行,择吉于五月初四日登舟。二十日,过闽安镇。其时镇守闽安者为福建水师左路总兵官李长荣,遣游击郑洪以鸟船百余、兵三千护送出海。次猴屿,祭天妃。二十二日,候风广石。风汛不定,复回猴屿,再过闽安,避风罗星塔下。阅十日,风汛定,再过猴屿。六月初七日,西南风微起,向阙叩辞。出海口,中流风作,护舟游徼左右。炮流旌掣,电闪虹飞。炮声轰动,空海如沸。张学礼与副使王垓坐战台,顾而喜曰:“马之罄控在人,舟之旋折亦复如是。有军如此,何烦朝廷南顾忧为?”是日,至白洋。大风息,云雾散。忽见敌船一只,遂令游击郑洪领兵发炮,击碎敌船,杀敌百余。道开,举帆长往。郑洪所率闽安舟师于是辞归。
是年冬至后一日,张学礼等登舟从琉球回国。一路风雨大作,船只受损。历经艰险,至二十四日,张学礼所乘一号封舟至五虎门。正值落潮,张学礼封舟放炮示意。守口兵丁惊疑,亦放炮迎敌。张学礼等急令鼓吹,扬旗示之;然后官役出迎,直达闽安。李长荣总镇慰问之。至二号封舟随风漂至崇明之凤尾山,南行一昼夜将至广东,始得顺风而转,先于一号封舟两日至闽安。②
 
2.康熙二十二年(1683)册封
 
康熙二十二年(1683),以汪楫为正使,林麟焻为副使,前往琉球册封尚贞。移文闽督选二鸟船。其中一艘鸟船选自闽安中营,长十二丈二尺、宽二丈六尺五寸。③
 
3.康熙五十八年(1719)册封
 
康熙五十八年(1719),海宝为正使,徐葆光为副使,册封尚敬。护送人员内有官兵二百名,其中闽安镇四十名。五月二十日奉诏敕升舟。是日未初起椗,至怡山院,谕祭于海神。五十九年(1720)二月二十日,回至五虎门。日中至怡山院,谕祭怡山院。④
 
4.乾隆二十一年(1756)册封
 
乾隆二十一年(1756),全魁为正使,周煌为副使,册封尚穆。自乾隆二十一年(1756)六月初二日登舟,初十日由五虎门放洋长行,七月初八日驶抵琉球。二十二年(1757)正月二十八日自琉球登舟,于三十日开洋回棹。二号封舟二月初六日收泊五虎门,一号封舟二月十三日入五虎门。此次册封,护送将弁分别为督标都司陈嘉言和水师提标千总刘显宗,带去营兵一百六十八名。在册封期间,还发生了兵役或争买货物或虚报价值、角口打降种种违法行为。涉事管队及兵丁包括陈国栋、朱华、朱文彩、林赐、欧元德、翁元、黄登等人。⑤不能确定此次带去营兵是否仍如康熙五十八年(1719)时一样,由营安、烽火、海坛各营抽调,还是由该管将弁所在督标、水师提标抽调。因此,也无法确认,滋事管队、兵丁中有无闽安兵员。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册封使放洋出五虎门及收泊入五虎门这一阶段,闽安协将弁士兵肯定介入过护航、导引工作。
 
5.嘉庆五年(1800)册封
 
嘉庆五年(1800),赵文楷为正使,李鼎元为副使,册封尚温。闰四月,抵闽。选定护送官弁为闽安右营都司陈瑞芳及南澳守备王得禄。也即是说,闽安都司陈瑞芳是此次册封的最高军事长官。二十八日,都司陈瑞芳谒册封使,云渡海兵已集。册封使即至抚军署简阅,兵择其精壮者,铠甲亦尚鲜明。陈瑞芳领兵百名,护头号船;王得禄领百名,护二号船。五月朔日,众人登舟。因船小人多,无立锥处。册封使于初二日遣都司陈瑞玉、守备王得禄入城,筹住人法。初三日,议以每船减役二十余人,人心始定。初四日,取椗,乘潮至罗星塔,取淡水满四井止。井各授二百石,封锢之;以钥交都司陈瑞芳司启闭。初五日,至怡山院,祭天后。初六日,总兵许廷进来谒册封使,探得五虎门外有艇船。初七日,许总兵札陈都司云:“艇匪尚在海口,不宜开船。”册封使以报单语皆悬揣,因饬陈瑞芳称有艇匪则可靠许总兵驱逐,有风即开洋。巳刻,西南风大至,潮亦盛;册封使令陈都司传谕许总兵排定船只,各执器械,分三起开洋,未见匪船,十二日至那霸港。
 
闽安都司作为册封行次最高军事长官,在往琉球途中听从册封使指挥,一路无甚波折顺利至琉球。抵琉球后十余日,五月二十四日病痢,痢愈而病转深。自恃壮盛,不服药,乃至六月初三日,病逝于琉球。册封使赞叹其曰:“为将官能使其兵哀恸思慕,其诚信有过人者。”
 
十月初五日,陈瑞芳灵柩送舟安放。册封舟预备归航。二十五日,开帆。二十九日,于温州北杞洋面遇敌船数十。其时陈都司已逝,南澳守备王得禄在册封使指挥下率众官兵与敌船激战退敌。王得禄身先士卒,兵丁吴得进、陈成德、林安顺、张大良、王名标、甘耀等枪炮俱无虚发。但未详这几位兵丁是否是闽安营兵丁。初二日,头号船入五虎门,至怡山院致祭天后海神。⑥
 
十一月二十一日内阁奉上谕,护送册使前往琉球之闽安协左营都司陈瑞芳在琉球身故,着照军营病故例赐恤。⑦十二月十九日,兵部题奏,闽安协左营都司陈瑞芳因护送册使在琉球身故。查该员因公远涉重洋捐身异域,钦奉谕旨照军营病故例赐恤。酌议请照三等军功病故之例,给恤银五十两。给与伊子八品监生,遇有外委把总缺出该督抚等拣选拔补。二十一日奉旨:依议,钦此。⑧
 
6.嘉庆十三年(1808)册封
 
嘉庆十三年(1808),齐鲲为正使,费锡章为副使,册封尚灏。闽浙总督预备坚固商船二艘,并拟派兵丁二百六十名。同时委令在洋面剿敌勇往将弁两名作为兵丁统帅。闽安右营都司陈玉龙被选为其一。五月初二日,册封使到闽后,总督饬拨熟练得力之闽安、海坛、烽火等营兵丁二百二十名,并委海坛右营游击吴安邦、闽安右营都司陈玉龙二员督率千、把总四员,于闰五月初三日由南台登舟。册封使与吴安邦带兵一百名乘坐一船,护送都司陈玉龙带兵一百二十名,乘坐另一船。开驾候风,经海坛、闽安等营派拨兵船护送,于闰五月十一日由竿塘洋面乘风放洋长行。归国复命后,陈玉龙被升授金门左营游击。⑨
 
7.道光十八年(1838)册封
 
道光十八年(1838),林鸿年为正使,高人鉴为副使,册封尚育。
正使林鸿年,副使高人鉴,于道光十八年(1838)四月二十四日到闽。闽浙总督挑选熟练得力之闽安、海坛、烽火等营兵丁二百名,并委闽安协标右营都司陈显生、水师提标右营守备请升金门左营游击周廷祥二员,管带各营兵丁,分配两船。闰四月二十七日,离驿登舟。正副使臣与随行都司陈显生等带兵八十名,乘坐一船;周廷祥等乘坐另一船。经海坛、闽安等营派拨兵船护送,五月初四日,驶抵竿塘外洋,乘风放洋长行。⑩
 
8.同治五年(1866)册封
 
同治五年(1866),赵新为正使,于光甲为副使,册封尚泰。闽浙总督左宗棠委现署金门右营游击、水提后营游击谢国忠,现署闽安右营都司、水提左营守备萧邦佑,照例选带兵丁二百名,配齐军装、盔甲,随船分配护送。同治五年(1866)四月二十二日,正使副使行抵闽省。五月十三日,恭赍诏敕自南关登舟,诣闽安镇怡山院虔诚祭毕,即时放舟。在怡山院祭完天妃,册封副使于光甲还捐银修建怡山院天后宫并勒石,现该石碑还存于怡山院内。上书:“新建天后三氏祠,册封琉球副使内阁中书舍人于宫篆光甲捐洋银五百两,时大清同治五年,岁次丙寅仲夏勒石。”
 
从以上材料可看出,清代,闽安与册封琉球之间的关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册封使进出口岸的护送这一任务,每次都由闽安协完成。
 
(2)闽安兵丁被挑选随册封舟船队同行,作为武装力量保护册封行动顺利完成。康熙二年(1663)、二十二年(1683)所选兵丁有无闽安兵丁不详。但至少从康熙五十八年(1719)起,以后每次册封舟的护卫军队中都有闽安兵丁。
 
  1. 闽安右营都司在嘉庆五年(1800)、十三年(1808),道光十八年(1838),同治五年(1866),四次册封中都被选作册封船队军事长官之一。其中嘉庆五年(1800)为最高军事长官,嘉庆十三年(1808)、道光十八年(1838)、同治五年(1866)为副军事长官。康熙二年(1663)、二十二年(1683)、五十八年(1719),不详。乾隆二十一年(1756),闽安将弁未入选册封船队军事长官。从中可见,闽安右营都司是军事长官的首选。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82

开 本:异16开

字 数:294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