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百花一坛栽——融思辨、读写、做题、提分于一体的高中语文实战课堂
作者:白坤峰 著
编辑:林云鹏
ISBN:978-7-5334-8227-5
定价:30.00元
出版时间:2018-09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关于本书
语文课堂可以把阅读、思辨、写作、现代文试题“四合一”。前题是:教师要先打通这一切。瞄准分数的课堂,也可以做到生动、深入、有趣、省时。 接通古典与白话、历史与今天、生活与语文的桥,可能只有一座,那就是写作。这座桥,教师至少在初期要亲自设计、修建,而不能甩手委托给学生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学语文名师白坤峰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录及解析。全书共有19个教学实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小说与散文,第二部分为文言与诗歌。这些实录较全面展现了作者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及其阅读、思辨、写作等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思路。作者教学偏重人文性,注重思维开拓、思考探究,在渐次解读中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对高中语文教学开拓新视角很有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白坤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语文名师。现任教于苏州。
其散文入选过《2004中国最佳散文》《2006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中国随笔年度佳作2010》《第二届老舍散文奖获奖作品》等畅销书籍。
发表、出版作品逾三百万字,含专著《身心品唐诗:与唐诗的心灵对话》《你我依然在红楼——白坤峰串讲<红楼梦>(四卷本)》。
目录
第一部分 小说与散文——阅读、思辨、写作、现代文试题融于同一课
读、写、考一锅端——莫泊桑《在乡下》(节选)教学实录
那是理解而不是批判——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
由此思辨现实悲剧——鲁迅《祝福》《药》教学实录
历史其实不远——海因里希·伯尔《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实录
文化还在消逝——师陀《说书人》、汪曾祺《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写作悖论:父亲的卑劣与儿子的真诚——朱自清《背影》教学实录
语言背后的情感——周云蓬《梦忆三峡》教学实录
语言背后的手法——筱敏《修鞋的》教学实录
语言背后的思维——周晓枫《斑纹》(节选)教学实录
语言背后的理念——伍尔芙《果园里》教学实录
第二部分 文言与诗词——翻译、观今、写作融于同一课
生活与历史的寓言——庄子《秋水》(节选)教学实录
中国人为什么只想成为渔父——《渔父》教学实录
苏东坡只是有文化的阿Q——苏轼《赤壁赋》教学实录
蔺相如是成功的二杆子——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实录
走近王勃弟弟——王勃《滕王阁序》教学实录
“炉正沸”,心正凉——张岱《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
“教师立场”讲贾府——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实录
梦在天上苦苦寻——李贺《天上谣》《梦天》教学实录
新诗的新颖表达——《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惠安女子》《山民》《篱笆那边》《2000年大兴安岭偶遇》教学实录
精彩节选
写作悖论:父亲的卑劣与儿子的真诚
——朱自清《背影》教学实录
【教学目的】
一、发掘作者之所以动情歌咏父爱的深层悖论。
二、学生难以歌咏父母是因其幸福或时间太近。
三、关注原文中的镜头设计、叙议结合之技巧。
【文本呈现】
略
【教学过程】
师:我现在提问一个问题,课文的标题是“背影”,按常理说,他看到爸爸的“前影”的机会应该更多,但是作者写的是“背影”。假如我们将标题改为“身影”或“前影”,那文章又会怎样呢?请看我的改动(见PPT):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身影(或前影)。
……
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向我走来的前影(或身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生:如果改为“身影”或“前影”,那文章的部分内容也要变了。
师:很对。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吗?同学们讨论一下,为什么“背影”作为题目最好呢?
(生讨论并发言约3分钟,内容略)
师(总结):“背影”代表离去,那是父亲的离去,爱的离去,岁月的离去,它给人以更多想象的空间,也给人以更多的悲情。
师:《背影》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是不是可以删除呢?
生:当然不能。那是朱自清精心写的。
生:也许可以删掉,作者后边的抒情才更感人呢。
师:我个人认为,删掉第一段更好。这样一来,可以让读者更早地直击情感深处。
师:朱自清的《背影》大家都熟悉了。请一位同学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生:主要是感动,爸爸那么胖,还爬上月台去买桔子;朱自清都是大人了,爸爸还对儿子不放心,坚持亲自送。
师:是的,此文很感人,但是,朱自清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来看“真相还原”二则。
(选自《朱自清传》)请看PPT:
①原文: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真相: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在徐州做榷运局长——俗称“烟酒公卖局长”,花天酒地之余,还包养了一个女人,扬州的宝应地区的潘姓姨太太勃然大怒,赶到徐州大闹,最后,朱鸿钧被撤职。奶奶气病交加而死。为了打发情妇们,朱鸿钧把家中的首饰都变卖了,并借钱不少。朱自清当时在北大读大二,时为1917年,朱自清20岁,其父47岁。
②原文: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真相:父子关系越来越僵。1920年,朱自清北大毕业,1921年,在扬州八中任教务主任,父亲朱鸿钧凭借与校长的私交直接扣留了儿子的每月薪金,朱自清愤然离家到浙江的宁波、温州等地教书。1922年和1923年的暑假,朱自清忐忑回家,主动与父亲讲和,遭到老父的指斥、拒见、驱赶。这期间,朱鸿钧还长期对朱自清的妻子武钟谦进行精神折磨,武钟谦31岁就去世了,与朱自清父母的虐待以致长年抑郁不无干系。
《背影》写于1925年,此时,朱自清的原配妻子武钟谦去世。55岁的朱鸿钧以关心孙子的名义主动给儿子朱自清写信。
生(自由讨论3分钟)发言,观点如下:
观点一:毕竟是他的爸爸,血浓于水,爱是永远的。
观点二:没有想到他爸爸是这样的人。
观点三:他不好意思写真实的爸爸,也是人之常情。
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感动了几代中国人的《背影》带有“欺骗性”,朱自清的爸爸朱鸿钧其实是一个很不称职的父亲。
如果朱自清如实写,他应该这样开头:“那年冬天,奶奶被爸爸气死了,爸爸包养情妇被撤职了。祸不单行,他的另一个情妇又来闹事了。”
师:如果这样写,读之还有感动吗?我们既然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另一面,再读此文,感觉可能就有些不同了,理解也会更深一些。
现在,我有一个问题,“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请问:这句貌似平静、貌似平淡、貌似简单的话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潮起伏?
(生讨论并发言。内容略)
师(公布参考答案):作者用了曲笔来掩饰:对祖母——悲痛。对父亲——失望。对自己——悲凉。
师(总结):这一句话,情感含于内,惜墨如金,可见,写作文时,不一定把一切都交待出来,貌似简单的一笔,可能留给别人更深的印象。
师:许多年以来,我们一直把此文的思想情感定义为:父爱伟大。现在看来并不是那么简单,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来读,不仅读父爱,也读儿子的宽容与善良。
父亲走过铁路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桔子这一小段,一向被视为“朴实真切,父爱如山”,动情动人,请你重读此段: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生读)
师:请问,有哪些字词、哪些细节能体现儿子的善良?
生甲:儿子一直看着爸爸下铁道爬月台,这本身就能体现儿子的善良。
生乙:“我”流泪了,这也是一种善良。
生丙:几年过去了,儿子还记得买桔子一事。
师:我认为还有更能体现儿子善良的地方,如朱自清还能准确记得父亲的衣帽,是“小帽”而不是“帽”,是“深青色棉袍”而不是“青色棉袍”;他的动作,身子“向左微倾”,而不是“向左倾”或“向右倾”。
(生表示赞同并品味之)
师:还有吗?那么,请大家看“让他去(买桔子)”“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我认为这两句也能体现出儿子的善良,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给父亲一个“买桔子”的表现机会,这是作者很大的善良。
师:祖母的死,父亲有直接责任,况且父亲还长年刁难折磨朱自清以及儿媳,一般人会怎么对待?——我就不让父亲买什么桔子,我不领你的这点小情,买一麻袋桔子都没有用。
生:“拭干了泪”是怕父亲伤心,他刚失去官位,家破人亡。
师:这一段描写,非常成功,其情感抒发很有起伏之感,请大家再读一遍,说说情感最高潮是怎样形成的。
(生第二次读此段,回答如下)
生:先说父亲是胖子——蓄势;下铁道——动情;爬月台——高潮。
师:我刚才说过,此文的情感抒发是惜墨如金,可是,我发现此段有两句话好像多余,请你标划一下,一是“尚不太难”,二是“显出努力的样子”。你们先去掉它们,再读一遍。
(生第三次读此段,回答如下)
生甲:不能去掉,它有对比的作用,由易到难,能推动情感发展。
生乙:这两句如同电视解说词,很能说明儿子对父亲一直是关注的,“尚不太难”——让人轻轻地松一口气,“显出努力的样子”——让读者的心又提了起来,别掉下去啊。
师:当繁则繁。写亲情散文,朱自清是高手。本文的用字也准确而含情,请看文中有这样一句,父亲买桔子回来,“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如果把“搀”改为同义词“扶”,你觉得怎样?
生(讨论后):“搀”更用力,也更亲近。
师:请多个同学有情感地朗读这一句,“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读完后,要说明自己为什么这样读,然后再读一次。
(多个学生诵读。教师指点怎样才会读出对父亲的关心。内容略)
师(范读。重读“赶紧”,轻读并拉长“搀”的读音):我为什么这样读?谁来回答?
生:为了表明渴望接近父亲。
师:作者为什么对父亲偶然的一次爱意如此动情?这是许多学者争论了几十年的一个问题,其中有各种解读,如,性格柔弱说、儒家文化说(不言父过)、孝道至上说、年龄渐长说(作者经历此事,时年20岁,写此文时28岁)、已为人父说、血浓于水说、生活艰难说(朱自清多子且收入不高)、同情父亲说(父亲自称“大去之日不远矣”)……
我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你赞同哪一种?当然你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
(生自由讨论3分钟,多个学生发言。内容略。其中有一位学生说“故意用表扬的方式打击爸爸”,这明显不对)
师:大家看看我的解读。这是另一篇《背影》(出示PPT)。
背影(节选)
白坤峰
读完《济南的冬天》就去冬天的济南,可能会像读完《背影》再看《朱自清传》一样不免对朱父失望。
我的爸爸其实是个很不错的人,对朋友很真诚,对工作很认真。他早年是大学本科生。在文革前的贫困农家,当时能出个本科生,比今天出个博士生都要自豪。所以,最让他生气、最让他没面子的是:我的成绩一直不好。他的耐心最后变成了灰心冷心。他常常在家中改善生活时,或愠或笑地说:你那点分数,配吃这饭?他常常在客人们面前,发泄地说:这样的儿子,最后只能要饭。我的不悦只会让他的愤怒有了更多依据……
爸爸对我印象的彻底改变,是我在县中教书连续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之后(其中有一年,我的高考特别奖金是全县最高的)。他乐滋滋地到处夸我,夸我的女儿。
有时我提起往事,他会淡淡地说:哪有那事。你教书也别太累,多休息。
他是中国最传统的父亲。
就在与他关系最差的日子里,我恰去济南进修学习。那天,冬风凛冽,夜色初深,他突然来到我的宿舍,扛来一床厚被子,说怕我冷。我慌忙让他坐下,慌忙准备给他倒水。他说都不用,他来省城开会,转了两次公交才来到我这里,他立刻就要回宾馆,再晚就没有公交了。他不舍得打的——那些年打的确实是件很奢侈很奢侈的事。
我慌忙送他。赶公交路上,他问我衣服够吗,夜里冷不冷,什么时候回家。多年来,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平静的语调。
公交车及时地到了。他上了车,并没有回头。我只看到他的背影混在杂乱的车厢里。
车渐渐远去了,尾灯时而一闪。
我突然感受到了济南冬天的温意。我真的读懂了朱自清的《背影》。爸爸,我们本来就应该这样爱着的。
师:请同学们想一会儿,再次说说重读朱自清《背影》的体会。
生:朱自清很少得到父亲关爱,所以才对买桔子一事如此感动如此难忘。如果爸爸经常关心他,他感谢爸爸的方式可能会完全不同。
生:两篇文章都是对亲情的渴望。
师:父亲为远行的儿子买一次桔子,本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经朱自清倾情演化,成为了文学经典,常读常新。但是:
为什么总有些学生误认为朱自清抒情太夸张而对作者的感动不愿共鸣呢?
为什么其他人写的此类文章没有成为名作,而《背影》打动了几代读者呢?
这是一个涉及作者生活历程、接受群体心理、写作技艺等多方面的问题。
师:朱自清为什么不仅不揭事实却反而将恶父塑造成完人呢?
生:这当然是“子不言父之过”。如果是我,我也不会如实写出来。
师:不言父之过,易于理解;但大言父之善,则不可思议吧?听我说来。
此文等于是专门写给父亲的和解信。如此恶父为何要主动与之和解?这自然是作者的性格使然,换了鲁迅必不会如此委曲自己,而朱自清自幼听话、温和柔弱、善良博爱,父子长久失和对孝顺善良的朱自清必是一种心灵折磨、精神创伤。
同学们可能不了解,父子失和为什么会对朱自清造成更大的精神创伤呢?因为中国正统儒家对“父母文化”定义的前提是:父母一定是慈爱美好的、一定是正确光荣伟大的,纵使方式不对但其出发点也一定是好的。孝道于是成了中国人的第一守则。中国家族可以私设公堂处死其所定性的逆子,但中国过去从来就没有具体的保护儿童的宣传、依据与措施。中国人从来就没有接受过怎样面对父母恶言恶行的教育,所以面对如此绝情绝义的父亲,朱自清在心理上必定是束手无策、一筹莫展的,反而羞愧地请求父母“原谅”。当然,这柔弱的背后依然是极度善良。尤其他看到父亲的来信,“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此时,同情与亲情就远远地超过了怨情。同学们,但愿你们也解其中味。
生:老师,是不是说,如果我们写不出有关父爱或母爱的文章,是因为父母对我们很好,所以我们没有在意?
师:可以这么认为。许多父母都对孩子表达过关爱,之所以未被记录,除了当事人的文字功力不强等因素之外,更在于当事人感觉父母的关爱“只道是寻常”。而朱自清的《背影》有大家看不到的“海下冰山”:
这是一个很少得到父亲关爱的朱自清对一次偶然之爱的珍藏与铭记;
这是一个心中有爱、有平等思想的知识分子对于亲情的渴望与呼唤;
这是一个虽已长大,但面对父亲仍然复原为儿子的情感归依与升华……
所以他才在散文《冬天》里回忆童年和父亲在一起吃白水豆腐的幸福时光:“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所以他才在散文《背影》中把本是微不足道的买桔子小事演绎得如此动情甚至煽情。爸爸,我们本来就应该这样永远地爱着的。
生(举手发言):现在读《背影》,我体会出朱自清作为儿子的善良,八年过去了,朱自清还能回忆起买桔子的所有细节。
师:很好,请坐。父亲的错误,岂是为儿子买几个桔子所能弥补的?但朱自清还是“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赶紧去搀他”。这些细节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对父亲的无言回报、渴望接近父亲的感动与激动。
如果不知道以上背景,你们这些长久生活在慈爱家庭中的孩子确实难以明白朱自清写此文的内在驱动力;大家并非不懂亲情,只是你们没有经历过朱自清的生活环境。当然,希望你们以及你们的后代永远不碰到那样的坏爸爸。
本文《背影》当然是赞美了父爱,这一点无需争论,然而,它背后的中心内涵还是指出来为好,以免读者总是以“高、大、全”的目光仰视“父亲”。
本文的主题,是否可以定性为“对亲情的呼唤”?请你们再一次品品此《背影》。
(生默默品读两三分钟)
师:我们再找一找《背影》所用的表现方式有哪些,大家可从手法、选材、语言、情感等方面谈一谈。
(讨论,用时约5分钟)学生渐渐找出了如下的表现手法:
①铺垫充分:先说父亲的不幸,再写父亲细致地关心我,让人感动。
②对比鲜明:总是说自己不懂事太聪明,让读者更对父亲的质朴产生好感。
③细节描写:那么一个胖爸爸,为长大的儿子爬月台买水果。
④选材以小见大:这样的小事,爸爸都这么关注,大事更是这样。
⑤语言口语化:给人以亲切感。
⑥情感真挚:以情感人,以实动人。
⑦设计特定意象:背影。
师:大家很认真,说得不错。在我看来,其他描写父爱的作品之所以未能脱颖而出,它们少了《背影》的以下优势:
第一,情感的铺垫、蓄势、推动、独白,拿捏得恰到好处。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就在这样的悲惨背景下,父亲还能如此关心我,况且我已是20岁的北大学生。作者再三对比父亲的细心细致与自己的粗心放心,又不失时机地加上自责式的独白:“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如此蓄势之后,再写父亲下铁路、过铁轨、爬月台,千辛万苦为儿子买来朱红耀眼的桔子。读者自然也会被感动。
即便是写买桔子这一小片段,作者同样注意了情感的铺垫与蓄势。先交待“父亲是个胖子”“只好让他去”,再细致入微地描写父亲如何去——下铁路稍易,再爬月台极难。感动的情绪就在读者沉浸细节之时快速达到了高潮,作者又极配合地说“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简直像韩国电视剧了。读到此处,读者也必定随之流下热泪。
第二,“背影”意象,独到而自然。
我们试着将标题“背影”换为“前影”“身影”或“目送”,一定是均不如“背影”让人感动。
第三,从接受群体的角度看,此文能唤醒读者普遍的柔情。
朱自清虽然写的是自家私事,但“以小见大”的手法、生活化的取材,让我们一下子联想到父母疼爱自己的琐事,思之越多,读《背影》越感动。
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在青春期排斥、拒绝、嘲弄父母的关心,认为父母行为不得体,说话不高雅,总认为自己的方式才最完美。我们甚至不愿与父母待在一起,尤其公开场合。所以,当我们读《背影》时,也总能读出自己的叹息——“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既让正有此缺点的少年读者反省、对照,又能让已作父母的成年读者感动、追忆,也就是说,《背影》抓住绝大多数读者的心灵,它触动了人们的内心深处最温柔的感动或最普遍的忧伤。
师:据说,一位外国教授惊讶地发现,中国学生所写的父母,都是一模一样的:爱孩子、品质好、业绩强。他生气地问:你们的父母,有没有酒鬼或赌徒?有没有泼妇与蛮横者?有没有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孩子的?
巴尔扎克如实写母亲的暴虐,高尔基如实写母亲的自私,屠格涅夫如实写父亲的劣迹。中国作家老鬼如实写过《母亲杨沫》(《青春之歌》的作者杨沫,真是一个可怕的母亲啊)。著名特级教师魏勇的文章《父亲》,也让人沉思,他的父亲也曾是暴虐的。我看后思索,如果魏勇的父亲所找的副省长帮助作者解决了工作分配的问题,父亲是否仍会一如既往地、居高临下地对待儿子?人性是复杂的,父母当然也是多种多样的。
【课后练习】
阅读魏勇的散文《父亲》、屠格涅夫的中篇小说《初恋》、老鬼的纪实作品《母亲杨沫》、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说说他们笔下的父母分别有哪些特点。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00
开 本:16开
字 数:185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