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9专业成长·陶继新论道名师
立己达人,成人之美
——干国祥“全人之美课程”构建的哲学思考(下)
陶继新
智慧课程——启迪灵性,升华境界
说起智慧课程,有的人认为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方面的课程。确实,它是基于学科课程而设计的,但它又与一般意义上的学科课程有着不小的差别。学科课程多立足于增长学生的知识、能力等,而智慧课程在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形成的同时,还特别关注学生智慧的生成。从本质意义上说,知识关注较多的是事物,更多在形而下的层次;而智慧则关注的是人的灵性,具有更多形上之质。
干国祥认为,知识的生成即智慧,智慧的成果是知识。但学生面对的,往往是已经发现了、确定了的知识,而不再需要智慧。所以,南明教育的智慧课程就特别重视知识的重新创生,他们认为,知识的重新创生里,就蕴含着智慧的培育。换一种表达,就是他们把知识还原为动词,还原为事物理解的过程和问题解决的过程。
那么,小孩子有生成智慧的可能性吗?回答是肯定的。每一个孩子天生就具有巨大的生命潜能,诚如孟子所言,良知良能,人生而有之。他甚至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可现实中,一般人休说成为尧舜,即使能拥有一点儿智慧就已经很难了。原因何在?一是从小受家庭等环境的影响,二是因为后天的影响,应试教育让不少学生成为知识的奴隶和考试的机器,原有的潜能更多处于沉睡状态,更遑论生成智慧了。这显然不是学生本然的生命状态与诉求。
智慧课程则唤醒了学生沉睡了的潜能,不但让他们拥有了必备的知识,更让他们拥有了一般学生少有的智慧。用干国祥的话说,就是通过智慧课程,渊博学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感受,砥砺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灵性,升华学生的境界,从而让他们拥有一定的智慧、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
为此,智慧课程的教材,重新构建了核心知识体系,让充盈着智慧的经典走进课堂,让以往单一的思维向度走向多元,让批判性思维成为教与学的常态。
……
人格课程——经由“自由王国”,抵达“自我实现”
干国祥认为,道德是人之为人的标志,但道德不应该是从外界直接灌输的一系列律令,而应该是从漫长的岁月中建立起来的生命自觉。所以,南明教育把道德养成融于人格课程,并把它放在课程顺序的最后。放在最后只是一种次第之列,而非轻重之分。因为人格课程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它不只在德育课上,也不只在班会课上,它还在身体课程、艺术课程和智慧课程之中,亦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之中。从这个视角来说,人格课程更加重要。
今年5月,笔者有幸在“第二届全国小学名班主任人文素养高峰论坛”上聆听了陈美丽老师作的题为《愿望会开花——我的教室故事》的报告。其中关于教育小星等孩子的故事,在让笔者感动不已的同时,又让笔者感到,她的人格课程,不仅在课堂上,也不只在校园里,还在自己的家里与学生们的家里。
其实,南明教育的道德人格课程从小学开始,除了日常的暮省、班会课,以及渗透到整本书共读和童话剧、电影课中以外,还有仪式文化、生日文化和独特的期末庆典等。在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这些都是隐性的道德人格课程。
从显性层面而言,干国祥也构建了道德人格发展的三境界六阶段,制订了南明教育道德人格发展图谱。在本文中,笔者就这个图谱作简要的解析,以飨读者。
一、自然功利境界
这个境界相当于儒家所批评的“法”所对应的境界。
1. 我不想受到惩罚。(相当于儒家的“刑”字)
“我不想受到惩罚”,这是儿童心理的自然反应,而且他们大多异常敏感,在受到惩罚的时候,往往会以当即便哭等行为呈现出来。这还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心理,甚至导致其免疫系统出现问题,从而殃及身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这种影响不会轻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解,还会或多或少地根植在儿童的心理深层,伴随其终生。在以后遇到某种特殊情况的时候,就会以一种不良的甚至是极端的形式呈现出来。所以,南明教育严禁对儿童进行羞辱恐吓,要求教师一定要呵护学生的心理。不管教师的动机好坏与否,为学生终生幸福着想,都不能对其进行惩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挫折教育不在此列。
2. 我想要得到奖励。(相当于“小人喻于利”的“利”字)
这是儿童虚荣心与自尊心共同作用之下的一种外显形态,当其得到奖励的时候,也会以当即欢跳或炫耀等形式反映出来。至于用何奖励,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可用适当的物质奖励,更多的则是精神奖励。但作为奖励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要着眼于增强学生自信心,进而让其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为过渡到以做一个好孩子好学生为自我成长目标作准备。
陈美丽老师在内蒙古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担任校长兼教师的六年间,就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颁发奖励。第一年放寒假之前的期末,她便为所有学生都颁了奖。因为她认为,所有学生都在成长,都应当得到鼓励。临近期末,学生们盼望着颁奖这一天的到来,即使连原来被认为近乎“狼孩”的小星,也有了特别的期待。有一天,小星非常不安地问陈美丽:“我也有奖状?”陈美丽肯定地告诉她:“当然了!”“真的吗?”她惊讶地张大了嘴,然后就蹦蹦跳跳地跑回了教室。到了第二天上课前,她又跑过来问陈美丽:“我真的会有奖状吗?”陈美丽亲亲她的小脸,很真诚而又特别兴奋地告诉她:“一定有!”这样,她才欢欢喜喜地又跑回到教室。发奖那一天,当小星从陈美丽手中接过那份奖状时,一串晶莹透亮而又幸福至极的泪花立马出现在她的脸上。从此,小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拥有了成为好学生的信心,对自己的前景也充满了希望。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给他们多一点儿阳光,他们就会整个灿烂起来。所以,由奖励而折射出来的,不只是对学生心灵的鼓励,还有对其成为“好学生”的一种确认。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幼苗日益茁壮,健康成长。
……
(责任编辑:林彦 黄晓夏)
<<<链接:
干国祥,浙江绍兴人,南明教育集团总校长,全人之美课程总设计,全人之美课程院院长。曾任全国新教育实验副理事长及新教育研究中心主持人,主持新教育实验课程研发近十年,是“晨诵·午读·暮省”“读写绘——儿童早期读写综合课程”“农历的天空下——古诗词晨诵之旅”等十余个新教育原创课程的总设计者。曾于2004年和魏智渊(铁皮鼓)、王开东等一道提出了“深度语文”的主张,著有《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破译教育密码》等教育专著。2010~2016年,率团队隐居于库布其沙漠之边的罕台小学,将其团队所研制的课程系统正式命名为“全人之美课程”。2014年冬,率团队自新教育分离并独立,成立南明教育集团。
作者信息:陶继新,山东教育社编审、原总编辑。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各类文章700多万字,著作40多本。在全国开设讲座700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