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9学科专辑“基于阅读测试改革的语文教学策略探究”专辑

2018-11-02 11:22:45 来源:期刊部 点击: 收藏

  “基于阅读测试改革的语文教学策略探究”专辑

  【编者按】近年来,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大背景下,各地都加强了阅读测试评价的改革,试卷的立足点,题型、题式,阅读量都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如何基于阅读测试改革的趋向,改进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本专辑特约三位对此颇有研究的资深教研员、教师进行专项探讨,以飨读者。

  构建基于阅读能力的目标导向教学

  许发金

  教学与测评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的,通过教学可以促使测评发挥更大的功效;反过来,测评也可以促使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简言之,“学”因“评”而日进,“评”因“学”而益深。良好的教学和测评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是“我要去哪里”。阅读教学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具体的阅读能力,阅读测评则凭借陌生的阅读情境教材来检测学生阅读能力的达成程度。由此循环互动,使教学与测评趋向一致。而探视阅读能力的发展层次,以及做好学情调研,是实现教学与测评良性互动的前提。

  一、阅读能力的发展层次

  阅读能力是一个涉及心理学、课程与教学等多个方面的复杂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从以上表述中可以看出,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欣赏和评价能力。这是《课标》对阅读能力成分及其结构的基本界定。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阅读能力的理解也在不断改变。以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简称PISA)为例,在三次重点修订的基础上,2018年的阅读素养框架对“阅读素养”做出了重新定义:“阅读素养是指阅读者通过对文本进行理解、应用、评价、反思以及沟通,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发展自己的知识和潜能,并投身社会的能力。”这一定义与PISA2009对“阅读素养”的界定相比,最主要的发展是将“评价”作为独立的术语写入阅读素养的定义中。突出“评价”这一概念,充分反映了PISA2018基于阅读的认知心理学对阅读素养内涵予以丰富化。由此可见,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含“沟通能力”)、评价和反思能力(简称“评鉴能力”),是当下我们讨论阅读能力绕不过的核心词。

  ……

  二、核心教学问题的提

  以苏教版四年级课文《人类的“老师”》为例,单就“阅读理解力”这一能力层次就可以命制出大量的测试题。例如:

  1.“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这一教训”指的是什么?(解释关键词句的意思)

  2. 举一个例子来说说“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列举事物的特征)

  3. 为什么鲸在水中游动的速度会比一般海轮要快得多?(区别事物的特性)

  4.“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绪?(从某一细节推断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5. 文章介绍人类的“老师”主要列举了三个例子,试着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出来。(概括所说明事物的特点、习性、作用等)

  6. 为什么说鲸是人类的“老师”?(说明事物的因果关系)

  以上测试题怎么才能成为课堂教学问题呢?这就需要教师基于预设的教学目标开展学情调研。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优选适合学生学习的测试题,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调研结果直接指向教学目标的调整和完善。学情调研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主要方式有:一是基于经验的预估。教师可以给学生发一个“问题反馈卡”记录学习,通过“问题反馈卡”采集学习显证。如:通过预习(课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通过预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你还想学习哪些内容?)设计问题一的目的是了解学生获得了哪些知识、阅读方法和学习方法;设计问题二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自身学习的预期。二是基于学生作品分析的判断。学生作品包括撰写的文段、回答的问题、收集的材料、拟定的提纲、完成的思维导图等等。分析学生作品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在对作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作品背后隐藏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

  ……

  三、基于阅读能力的目标导向教学

  实用文的教学有两个基本取向:一是基于“实”的教学,侧重于“知”,即通过整合信息,解释推断,促使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二是基于“用”的教学,侧重于“做”,即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运用生活,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

  根据皮连生“目标导向教学”的思想,结合阅读能力的发展层次以及实用文的文体特征,可以构建《人类的“老师”》课堂教学运作系统。

  板块一:整合信息

  核心教学问题:课文介绍了几种人类的“老师”?他们启发人类创造了什么?

  学习活动:完成表格。

  设计说明:

  1. 能力要求:这一学习活动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感受力。文中列举了蝙蝠、鸟儿、蜻蜓、苍蝇、蚊子、蜜蜂、鲸、鸡蛋、袋鼠、贝壳等都是人类的“老师”,以及人类从这些动物身上受到启发创造了新的事物,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学生阅读提取信息的数量,才能对文本形成整体感受。教学中可以通过“示例”的形式引发学生进行精准思考。

  2. 文本利用程度:这是学生在通读全篇的基础上,分别从各部分中提取信息,学生提取信息数量的多少是判断学生阅读感受力强弱的关键。

  ……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教育局)

上一篇:2018.9教学探研·经典案例
下一篇:2018.9专业成长·陶继新论道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