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8学科专辑“小学数学反思策略”研究专辑

2018-08-24 15:53:33 来源:期刊部 点击: 收藏

  “小学数学反思策略”研究专辑

  【编者按】 课堂教学总会留有遗憾,如何弥补遗憾并为接下来的教学完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便由此而生。一线教师如何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不至于应付了事,实实在在地借助反思提升专业素养?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能够选择的反思方法有哪些?本期话题围绕教师的“数学课堂反思策略”展开探讨。

  做好课例研究,促进有效教学

  孔企平 许添舒

  通过课堂教学的研究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之一。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才能称之为有效呢?这涉及一个最本源的问题——什么是教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命题不仅体现了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教学的理念,也反映了课堂案例研究的基本方向。在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课堂案例研究可以发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课堂案例研究的基本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堂案例研究要符合以下三个基本要求。

  1. 积极参与。

  积极参与既包括学生参与,也包括教师参与。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首先要从备课入手,教师在备课时要注重学习活动的整体设计,不能只关注教师讲什么题目、怎么讲,而是要从学生学习活动开展的角度去进行教学设计。首先,在设计学习活动的时候要注重四个“为本”。一是学生为本,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进行教学设计;二是能力为本,与传统的知识为本不同,能力为本强调关键能力的形成;三是德育为本,教学设计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四是评价为本,要将评价与教学结合起来。其次需要研究怎么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中要注意留给学生学习的空间。学生学习的空间,包括思考空间、表达空间、交往空间和实践空间。其中,思考是核心和基础;表达的过程是学生思维提炼、升华的过程;交往主要体现在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两个方面;实践包括学生的解题实践、思考实践和表达实践等。

  教师的参与同样十分重要。《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精心组织、有效引导、真诚合作。这不仅规定了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组织、引导,同时也对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进行了新的定位。

  ……

  二、课堂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

  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案例研究应该怎么做呢?

  1. 课堂反思是教师进行课例研究的基础。

  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教师进行课堂反思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果,而且可以随时找出自己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加以改进,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后可以经常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这节课有什么优点?第二,这节课有什么不足?第三,这节课如何改进?其中重点是第三个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后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这样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有效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课堂教学案例的研究实质是教师的反思性研究。

  ……

  三、如何撰写课堂案例研究总结

  撰写总结往往是教师进行课例研究的薄弱环节。课例研究的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总结能够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思考,完成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那么,在课例研究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总结呢?我们在实践中总结了课例研究总结的基本写法和要求。

  1. 重视标题的撰写。

  标题是案例总结的点睛之笔,要把研究的主题和主要特色体现在标题上。课例总结的标题需要包括主标题和副标题两个部分。主标题是研究的主题,比如,我们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要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这就可以变成一个主标题;副标题主要是指上课的具体内容,比如“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主标题和副标题反映了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结合起来就能刻画理论与实践的交汇点,反映出课例研究的本质。所以这堂课的研究就是要通过分数初步认识的教学来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研究目标清晰明确。那么在这两个标题中,教师需更重视哪一个标题呢?实际上课例研究质量的高低和主标题密切相关,如果主标题质量不高,经验很难得到有效提升,有些教师虽然实践很精彩,经验很丰富,但是由于主标题取得不够恰当,经验提升就受到了一定阻碍。那么什么是好的主标题呢?有三个基本标准:第一是具有理论价值,主要是指它能够说明的道理;第二是具有实践价值,主要是指它能解决的实践问题;第三是具有创新价值,指方法和经验的创新之处。教师在进行课堂案例研究的过程中要对主标题,也就是研究主题进行反复讨论,提高主标题的质量,使课例研究有一个有效的方向。

  ……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上一篇:2018.8教师生活·“新教师·新阅读”全民阅读
下一篇:2018.8学科专辑 “基于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研究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