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教师生活·“新教师·新阅读”全民阅读

2018-07-12 10:37:31 来源: 点击: 收藏

  人人都需要价值引领

  ——教育学视域下的《解忧杂货店》

  钟庆峰

  日本作家东野圭吾以写推理小说著称,但是《解忧杂货店》却是一部非典型性的代表作之一。没有谋杀、没有推理、没有悬疑,全书分为五个章节,讲述了五个平常人的故事:有因男友身患绝症,在爱情与梦想间徘徊,最终成为一名超市营业员的击剑运动员静子;有为了音乐梦想离家漂泊,多年籍籍无名,却在孤儿院一场大火中罹难的鱼店艺术家松冈克朗;有未婚妈妈坠海死亡,幸免于难的女儿在获知自己身世后,一度消沉甚至自杀,最终在孤儿院朋友帮助下重新振作起来的绿河的女儿;有面临家庭巨变,因为未跟随父母一起逃亡导致父母自杀,在孤儿院中长大的木雕师浩介(后改名为藤川博);有自幼父母双亡,在走上社会后尝试各种工作,最终成为一名成功企业家的武藤晴美。五个故事交错编排,相对独立却互相联系、环环相扣,阅读下来令人欲罢不能,掩卷沉思:《解忧杂货店》(以下简称《解忧》)不仅仅是一部心理治愈系小说,更是一本蕴含着教育学意义的价值引领主旨教材。

  一

  《解忧》中的主人公是一名开杂货店的老人浪矢雄治,在老伴去世十年后,因为迷上了烦恼咨询而重新找到人生的价值。他认为:“(有烦恼的人)他们都是内心破了个洞,重要的东西正从那个破洞逐渐消失。”浪矢的烦恼咨询大约持续了十年,于1980年9月13日去世。小说吸引人的桥段在于设计了浪矢逝世33周年忌日当天,即2012年9月13日凌晨,他曾经用于烦恼咨询收发信件的窗口复活,这个窗口连接了过去和现在,而恰恰在这个时间点内,三个孤儿院长大的小偷躲进这间杂货店,作为浪矢的“替身”,他们穿越过去,和来咨询的人,包括浪矢本人发生了神奇的联系和“对话”,在救赎他人、引领发现价值的同时,也完成了自己命运的救赎和价值引领。

  学校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每个学生、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带着社会经验进入学校、带着个性差异来到班级,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引领他们认清自己的优劣,发现自己的价值,找到“破洞中消失的重要东西”。《中庸》里有这样一段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从此可以探得教育的根本旨趣是教化育心,引导受教育者的终极价值。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可见,古今中外名家对教育终极目标的认同就是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灵。

  小学、幼儿教育面对的是未成年人,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有着天然的价值引领优势,但是作为成年人,要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并施以正确的影响却是一种高超的智慧。如何走进儿童的世界进行价值引领呢?我想,至少需要三个前提:一是了解学生;二是因材施教;三是潜移默化。中国两千多年前的至圣先师孔子给教师提供了范例,在《论语·先进》中的一段对话最能体现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孔子对子路和冉有同一个问题“听到您的教诲就去执行吗”?采取了不同的建议,这是因为冉有性格退缩、柔弱,因此孔子培养他果敢、激烈的性格。而子路粗鲁、孔武,所以孔子抑制他,要他做事依礼三思而后行。

  不管是孔子的循循善诱,还是浪矢助人为乐的烦恼咨询,他们都指向了人的心灵世界,指向了对人发展的终极关怀。这种价值引领高度契合当今教育以人为本、尊重个体的思想。

  二

  《解忧》的主人公浪矢认为:“如果把来找我咨询的人比喻成迷途的羔羊,通常他们手上都有地图,却没有去看,或是不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浪矢引领木雕师藤川博最终明白“只要全家同舟共济,一起回到正路上来也完全有可能”;引领绿河的女儿悟出“道路绝非一片坦途,但想到正因为活着才有机会感到痛楚,我就成功克服了种种困难”;鼓励鱼店艺术家克朗相信“你对音乐的执着追求绝不是白白付出。我相信,将会有人因为你的歌而得到救赎”;让武藤晴美感叹,只靠自己的力量,她不会有今天;引领击剑运动员静子认识到:“因为一直以来追寻着梦想,我才活出了自我。虽然没能参加奥运会,但我得到了比金牌更有价值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浪矢在时空的对话中完成了对小偷三人组的价值引领:“对你来说,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无限的可能。”

  学校的教育的价值引领不是外部单方面的注入,而是与学生自主建构的统一。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这样理解教育:“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诗句般的教育箴言其实蕴含着雅斯贝尔斯的教育导向思想:“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导向自我强迫与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冲突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人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内驱力之一,是道德行为进行抉择的主要依据之一。古有班超投笔从戎,后有鲁迅弃医从文,这既是历史际遇的选择,也是道德冲突的建构。

  很多时候,教师的价值引领正是为了学生的良知的自主建构,对于未成年人而言,这种建构正是建立在引领学生认识自我需求的基础上。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低水平的教师,只是向学生奉献真理,而一个优秀的教师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真理。”价值引领不是“奉献真理般”的灌输,而是导向学生学习基础以及合理需求,在实践中促进道德世界和知识能力的自主建构。《解忧》中的鱼店艺术家克朗在孤儿院演出时,意外发现小芹的音乐天赋,在他调教下,小芹的音乐需求得以激发、能力得到提升。虽然松冈生前出过专辑,挑战各种比赛,却一直默默无闻。不幸逝世后,却因为天才女歌手小芹传唱他的创作曲《重生》,克朗的价值得以重生。很多时候,教育者的价值引领往往要等待时间的检验才能看到效果,这是教育的长期性特征决定的,也是人成长的规律决定的。而这个过程的等待和关注,同样也是教育价值魅力的体现。

  我国教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易经》中“蒙以养正,圣功也”,一语道破教育初始阶段,养正教育是多么重要。古希腊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每思于此,我作为教育工作者如芒在背,一言一行不敢丝毫懈怠,因为我们的教育行为将引领学生的发展方向,影响学生“道德大厦”的自主建构、引领为国育才的质量。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形势和各种挑战,我们需要《解忧》的智慧,需要优秀教育思想的浸润,需要勇敢地在实践中反思和超越。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赤溪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朱蕴茝)

上一篇:2018.5卷首语
下一篇:2018.6学科专辑“小学数学学科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