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教育观察·本刊特稿

2018-02-09 11:33:24 来源:期刊部 点击: 收藏

  彰显数学育人价值 共筑课堂崭新形态

  ——第五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数学专场)综述

  冯 兵

  第五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数学专场)于2017年10月28~29日在福州市仓山小学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教育同仁汇聚一堂,围绕“以落实核心素养为目标,构筑数学课堂崭新形态”大会主题展开研讨。名师课堂践行课程理论,专家讲座诠释教育思想,开拓的理论视野、丰富的实践研究给与会者带来深刻的启迪。

  一、课程形态多层面的思考,秉持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育观

  台湾鹿港小学林伯彦老师执教的“时间优化——怎样最省时”取材于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上“数学广角——优化”。林老师将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如何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发展,依据鹰架理论,运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学生的互动、互助及责任分担,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学生在情境中,通过具体材料的操作展开数学活动,经历编排步骤、优化程序(节省时间,即解决空置时间问题)、用算式表示等主要活动过程。学生在对同一结果的表示中展现两种方法。林老师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体验过程进行了层次上的分解,对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感悟优化的思想方法作了不同层面的思考。

  ……

  二、数学知识深层次的理解,显现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知识观

  教师对数学知识深层次的理解,挖掘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有助于让学生真正明白数学在叙述着什么,有助于学生运用知识去看待真实的世界、应对新的问题。

  陈淑娟老师执教的“口算乘法”是人教版三年级内容,她围绕“如何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作了深层次的思考,并对学生会算但不会说的情况作了细致的分析。

  学生先是经历用算式表示计算步骤与结果的过程,再通过反思,尝试解释计算步骤的合理性。20×3会算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20×3为什么需要在后面补上0?2×3和20×3的计算道理相同吗?对这些问题,陈老师给出了她的教学思考:乘法口诀适用性广,口诀在具体运算中有不同的意义,所以应让学生在熟练掌握运算技能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理解运算的道理,即会用口诀计算,会明白、会说出其中的道理。正如王永老师在《数学化的视界——小学“数与代数”的教与学》一书中指出:引导学生“把记录计算过程与结果的算式作为反思的对象,解释计算步骤的合理性,正是为了促进算式从记录计算过程与结果的工具向思维对象转化。遵循运算规律,把不能直接利用乘法口诀口算的算式变成可以利用口诀进行口算”。

  许扶堂老师来自台湾彰化,许贻亮老师来自福建晋江,一衣带水的两位教师分别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再认识”。

  学生学习和认识分数,是对数概念的一次拓展。许扶堂老师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重点定位在:(1)通过将一个对象平均分成几份中的一份是多少个,进行单位分数的命名与学习。(2)通过数学活动,理清整体1的单位和部分1的单位之间的关系。

  ……

  三、着力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树立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学生观

  “数学教学的归旨是为学生的生长而教”,这是周卫东老师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就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而言,有两个要素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思想方法和理性精神。因此,他为自己的课堂设置了助推学生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内容优选——让学生自己生长,过程有序——让学生自然生长,方法留白——让学生自由生长。

  ……

  四、深入解读核心素养体系,重塑小学数学教育的价值观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石中英教授给与会者作了“教师的同情心及其培养”专题讲座。石教授用两个案例引入,指出:教师要有同情心,要对学生充满同情。教育是一种着眼于人的成长的艺术,这种艺术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育者对于教育对象自身的深刻认识和全面了解。学生要有同情心,同情心是人类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质,培育学生的同情心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王彬)

上一篇:2017.12专业成长·永新读师
下一篇:2017.12教育观察·本刊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