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专业成长·陶继新论道名师

2018-02-09 11:31:06 来源:期刊部 点击: 收藏

  “道”与“术”交相辉映

  ——贲友林老师的教育品质与教学“功夫”

  陶继新

  初识贲友林老师,其真诚厚实的性格与文人风度和谐为一的形象就在我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让我不由得想起孔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之言。随着采访的深入,他的教育情怀,以及在教学上的大胆变革,又让我生起一份敬意。

  “道法自然”

  当今的全国名师,都或多或少有令人耳熟能详的课堂展示,有的还形成了品牌效应,在全国范围内有广泛的影响,贲友林的课堂展示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的特点是“道法自然”,其课堂充满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在他的著作《现场与背后:“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这种“天然去雕饰”之美。

  这本书收录了贲友林4年中的30节数学课。其中,有丰盛的“大餐”——公开课,也有特色的“小吃”——日常课;有连续两天的课,也有隔周或隔月的课;有新授课,也有练习课与复习课;90%的课是本班的,10%的课是借班的。贲友林还为每一个教学案例都注明了教学时间、教学班级、教学目标以及翔实的教学过程。在贲友林的笔下,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片段、每一个环节,都呈现了学生最真实、最原始的成长状态,为读者提供了思考的素材。在书中,贲友林写下了这样的话:“课堂没有彩排,每一节课都是现场直播。课堂一旦拉开帷幕,不能试验,无法预演,更不会让你反复润色,每句话、每个细节、每件事,都是原创,都是首发。”有人称这本书中的30节课,是贲友林课堂教学的“现场直播”,可谓是十分贴切了。

  ……

  “复归于婴儿”

  老子主张“复归于婴儿”,因为婴儿纯净的生命状态,恰恰是抵达高层境界必备的品质,因此“圣人皆孩之”。

  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很多人会渐渐忘掉儿时对世界的感知。但作为一直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应当很好地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他们成长。对一名教师来说,保持一颗童心的天真,不是要用孩子的方式处世,而是要俯下身子,与孩子学在一起,玩在一起,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帮助。

  ……

  “思则睿,睿作圣”

  深沉的思考和纯真的童心看似矛盾,其中却暗藏着内在的联系:唯有充满好奇心,才能发现身边存在的种种问题;只有充满探索欲,才会去追根究底地探索问题的答案。但若纵情声色犬马,沉迷交际应酬,则会丧失这份难得的灵气。贲友林宁静致远,淡泊名利,所以才有了童心与哲思共舞的“得兼”之妙。

  有人认为贲友林不识时务,就连他的好朋友华应龙也说他“有些糊涂”。“本来他应得的没得到,他不知道,更不会去理论;本不该他做的,布置给他了,他还做得有滋有味。”贲友林看似有些迂腐,但只要沉浸到数学的海洋里,那种世俗意义上的“迂腐”便荡然无存——思维敏捷,灵光闪现,充满了探索和求知的欲望,与那个不善言谈的他判若两人。

  贲友林在二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留下了很多珍贵经验,拜读他的笔记和总结,很难想象这些洋洋洒洒的文字竟然出自一位看起来有些木讷的数学老师之手。《现场与背后》中每一篇课堂教学实录之后,都有一篇“教学手记”,看似是针对本次课的心得体会,但其中却蕴含着很多不完全属于课堂教学范畴的内容。手记中写下的很多教育教学哲理,会让人从思维的迷宫中跳脱出来,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

  “功夫在诗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成功人士光鲜亮丽的外表背后,都有超越常人的执著和努力作为支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一写好诗的金玉之言,同样适用于教学。贲友林在教学上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诗外”功夫。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贲友林的备课时间占据了他绝大部分的休息时间,而且备的不仅仅是上课内容,还广泛涉及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的知识。恰如《中庸》所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贲友林认为,备课是“养兵”,上课是“用兵”,养兵千日,方能用兵一时。所以,贲友林在备课时广泛地考虑到了各种状况,从学生的接受程度到知识结构的建立,课堂上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绝大多数他早有预料,于是也就有了游刃有余的应对。这是他课堂之外不为人知的秘密,也是他成功的鲜明特色。

  ……

  (责任编辑:林 彦 黄晓夏)

  <<<链接:

  贲友林,小学特级教师,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成员,《教育视界》数学教学版执行主编,现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第三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2001年,参加全国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第五届观摩课评比获一等奖;2012年,应邀在全国小学数学第十五届年会上执教观摩课。先后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报刊上发表文章700多篇,10年来致力于研究构建“学为中心”数学课堂,著有《此岸与彼岸》《此岸与彼岸2》《现场与背后》《贲友林与学为中心数学课堂》。

  作者信息:陶继新,山东教育社编审、原总编辑。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各类文章700多万字,著作40多本。在全国开设讲座700多场。

上一篇:2017.12学科专辑·“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研究专辑
下一篇:2017.12专业成长·永新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