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民族地区校长在学校文化重塑中成长

作者: 蓝日模 著

编辑:沈群

ISBN:978-7-5334-8102-5

定价:58.00元

出版时间:2018-09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校长作跟踪研究,以个案形式探究了学校校长如何构建具有地方特色以及民族特色的学校文化,并在构建文化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个人的成长。

  作者简介

  蓝日模,1989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获英语专业学士学位,2005年,获广西师大教育硕士学位,2016年获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博士学位。现任南宁市三十三中党委书记,曾获得南宁市“争先创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南宁市“十一五”时期“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南宁市优秀校长等荣誉。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与拟创新点

  四、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和几点说明

  第一章 “校长”感知到的学校文化

  第一节 新上岗——震而不惊

  一、就职演说

  二、迟到“习惯了”

  三、“扩房”惹的祸

  四、“打倒腐败!”

  五、“谁逼我,我就砍谁!”

  六、“我就这么放,看你们能把我怎么样!”

  七、深度思考

  第二节 溯昔往——寒而不栗

  一、“西南”中学

  二、“西南”中学和周边学校

  三、“西南”中学与周边社区

  四、国家的教育变迁及“西南”中学的成长史

  五、与“西南”中学一起成长的教职员工

  六、深度思考

  第二章 “校长”重塑学校文化之历程

  第一节 管门房——实而不俗

  一、“规则”与“自由”

  二、先管后教

  三、回归“完中”

  四、精管善教

  五、特色办学

  六、理性反思

  第二节 正气场——虚而不空

  一、思想文化

  二、景观文化

  三、精神文化

  四、文化积淀

  五、理性反思

  第三节 钻课堂——和而不同

  一、有效教学

  二、研究课堂

  三、理性反思

  第四节 “人”成长——各自有别

  一、学生故事

  二、老师故事

  三、理性反思

  第三章 评估重塑前后的学校文化

  第一节 文化项——逐个评估

  一、“校长”的学校文化的整体健康发展变化

  二、“校长”对教师队伍进行团队建设的能力

  三、“校长”作为管理者的果断性

  四、“校长”朝“卓越校长的十项特征”努力及表现的进展

  第二节 析既往——而为开来

  一、对“西南”中学学校文化规定的定性分析

  二、理性反思

  第四章 “校长”在学校文化重塑中成长

  第一节 忆沧桑——少年励志

  一、母亲的启蒙故事

  二、我刻苦铭心的童年故事

  三、理性反思

  第二节 阅感伤——关爱生命

  一、火灾事件

  二、交通事故

  三、慈母仙逝

  四、理性反思

  第三节 被冤枉——痛定增智

  一、开学前一天

  二、难教的周×

  三、“魔哥!魔鬼!”

  四、冲击学校

  五、“一句外号招来校长一巴掌?”

  六、深刻反思

  七、深度反思后的智慧工作

  第四节 乐群芳——为而不恃

  一、师院实习生的“校长”访谈

  二、贴吧里的“魔哥党”对“校长”的评价

  三、“校长”的专业发展访谈

  四、理性反思

  结论

  第一节 研究范式的创新尝试

  一、尝试“研究者”把过去的“自己”作为“被研究者”

  二、“研究者”与“参与者”的合理穿越

  三、研究具体方法的灵活穿梭使用

  第二节 “陌生”的“返乡人”的发现

  一、学校文化重塑重在“内”发

  二、校长在学校文化重塑中成长

  第三节 对学校文化重塑与校长成长的新思考

  一、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二、“西南”中学文化重塑的局限性

  三、对“学校教育”的再认识及学校文化重塑的新应然路向

  四、校长成长新的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精彩节选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周洪宇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脍炙人口的七绝《游园不值》,是宋朝诗人叶绍翁所作。全诗以“游园不值”为题,本意说自己游园的目的没有达到。可是诗人却由此生发感想,这或许因为主人怕踩坏园中的青苔,破坏了园中的美景,因此才不让自己进来的缘故罢。柴门虽然不开,满园春色却难以关住,一枝红杏探出墙头,向人们炫耀着春天的美丽。“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它启示人们:“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教育生活史就是这样一支学术百花园中冲破一切束缚勇敢出墙的红杏,正以其充满青春活力的勃发之势,向教育史学界宣告她的翩然降临。

  近十年来,笔者在倡导和推动教育活动史的同时,深感教育生活史与教育活动史关系十分密切,教育生活史是教育活动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它又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生活史是教育活动史研究的拓展和升华,也是教育史学进一步拓展的研究对象和领域。教育生活史研究可望在不长的时间内成为教育史学研究的下一个新热点,吸引诸多学者参与,并产生出一批面向普通教育参与者、“接地气式”服务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教育史学研究成果。因此,有必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通盘考虑,早作谋划。为此笔者在积极组织教育活动史研究、主编“教育史学研究新视野丛书”(10册)“中国教育活动史专题研究丛书”(第一、二辑,20册)和《中国教育活动通史》(8卷本)的同时,也在思考教育活动史如何进一步深化开展,特别是开拓教育生活史新域的问题。结合教育活动史研究,积极着手开展教育生活史理论探索,并撰写近现代中国教育家陶行知、杨东莼以及日本教育家牧口常三郎的生活史论著。受笔者影响,一批中青年学人也踊跃投身进来,积极从事教育生活史研究,撰写发表了多篇论文和多本专著。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教育生活史研究丛书”,就是近年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什么是教育生活史?它与教育活动史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关系?教育生活史要研究哪些具体内容呢?

  教育生活史是教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内容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个研究领域,在学术源头上属于教育活动史的范畴,从整体上看是教育史特别是教育活动史研究的延伸。教育生活史是教育史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也是未来需要集中突破的重要研究领域。

  什么是教育生活史?从广义上说,教育生活史就是一切与教育生活有关的历史,它既包括学校教育生活,也包括家庭教育生活、社会教育生活及其他各种教育生活。就狭义而言,主要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教育生活,范围主要集中在学生、教师、学校、校长之间的教育生活。对于广义与狭义的认识,既要看到两点论,兼顾广义和狭义,也要突出重点,即狭义的教育生活。教育生活史让教育史学的研究对象和视角更为丰富,它让亿万人走进教育史研究的视野,在给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又给人以很好的启迪。同时,广义的教育生活史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教育多元化的今天,各种类型的教育生活研究,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以史为鉴,迎接未来社会教育的变革。同时,教育生活史的研究,也对各个类型的教师、学生又起到一定的启迪和示范作用。

  教育生活史更多地是记述教师、学生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一个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基本存在方式,凭借传统、习惯、经验以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而加以维系的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世界是由每一个充满灵性的个体组成,在传统史学中那种只见“结构”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研究,往往忽略了个体的感受。然而正是亿万个体的力量才推动社会的发展。每个个体的喜乐、焦虑、憎恶,虽然对历史的合力产生起着微乎其微的作用,但是普通人个体的价值不容忽视。从“沉默”的大多数的师生身上,更能够看到教育推进过程中的实际,基层普通人对于教育的承受是客观存在的。“个体”与“结构”之类的“庞然大物”相距甚远,相对于“结构”来说,家庭成员、邻里乡亲、同事伙伴等“个体”对于人的行为具有更为巨大和直接的影响,因此人际交往远比“结构”更能说明社会发展的动力。日常生活史研究领域宽泛,对其关注范围只能模糊约定为“日常行为”,包括工作行为和非工作行为两大类。“按照这种界定,衣食住行、人际交往、职业与劳动、生与死、爱与憎、焦虑与憧憬、灾变与节庆,都属于日常生活史的研究内容;而日常行为所牵涉的所有制关系、财产继承、人口变化、家庭关系、亲族组织、城市制度、工人运动、法律争讼等等,也可以作为背景进入日常生活史的研究范围。”

  教育生活史研究具有“跨界角度”,教育生活史研究不仅来源于教育史、教育学,更是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活的资料来源,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现实源泉的反映。教育生活史的研究视野,受到西方日常生活史研究者的影响。他们关注社会大众,特别是弱势群体,他们对二战中德国下层工人、外籍雇工、犹太人、同性恋者以及吉普赛人的研究、对欧洲近代早期惨遭迫害的“女巫”的研究,不仅在史学界,而且在社会科学界引起了震动和强烈反响。

  在历史学领域,是人的过去教育活动的一种生活呈现,它将与人相关的内容以生活的方式加以表现,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它的一大贡献在于,将历史的写法由帝王将相的历史、精英人物、重大事件的历史,逐步发展到一般人的历史,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史。普通人日常的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情,在以往无论如何是走不进历史研究的视野,然而正是这数以万亿计的普通人的生活点滴,才汇聚成人类历史的浩瀚长河。包括教育生活史在内的普通人的生活史研究的逐渐兴起,是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的巨大变革,是中国传统政治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当代中国社会“以人为本”的学术研究的拓展,更是对西方史学的丰富和发展。

  人类学领域,注重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素,研究对象紧扣人的事件、心理和发展轨迹,较好地展现出对于人的文化关怀。教育生活史集中体现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访谈、口述等形式,能够给予教育生活史以第一手鲜活的研究史料,也能保证研究内容和效果的鲜活。教育生活史将研究视野投向那些处于各个层次的教师、学生时,它的研究能够始终处于感知研究对象的前沿。

  在社会学领域,通过对教育生活的历史呈现,可以从一个侧面清晰地看到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结构,对于社会学和社会史的丰富发展,具有重要的裨益。社会学的研究,始终需要对社会各个阶层包括教育阶层的了解。由教育职业发散开去的社会网络是中国自古代社会以来一直有着重要影响力的群体。到了近代以来,由于社会变革的加剧,教育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这些教师、学生的研究,是研究近代社会的一把钥匙。教育生活史研究不仅属于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之一,同时也是对社会学发展的丰富和拓展。

  在心理学领域,处于历史发展阶段的普通人的心理,是构成时代心理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教育生活中的参与者——校长、教师、学生等诸多人心理的记录,能够给读者展现出教育变迁的轨迹,特别是历次教育变革中普通教师、学生的内在感悟。他们对于教育的具体的适应性和认同程度,都是值得研究者大力研究的内容。

  教育生活史的研究内容可以按照教育者或者生活类型来分类。按照教育活动参与者分类,可以分为教师生活史、学生生活史、教育行政人员生活史等诸多以人的类别为划分的内容;也可以生活类别为划分,如校园生活史、日常生活史、学习生活史、课外生活史、家庭教育生活史、社会教育生活史等方面。教育生活史具有宏大的研究视野,它能够借助多学科的融合研究,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研究内容,给予学术界以学术启迪的同时,亦能够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历史佐证。

  教育生活史从研究范围和内容上来说,属于生活史的研究范畴。但是生活史本身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研究领域,人乃至其他生物的不同类型的经历,都构成了生活史的研究领域。而从学术性来说,教育生活史的直接学术源头是教育活动史,它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呈现方式与表达内容,是对教育活动史研究的拓展和延伸,并在一定的基础上,增添了教育活动史的研究内涵。

  概而言之,教育生活史是教育活动史研究的拓展和升华,是面向普通民众“接地气式”的、记述普通教育参与者生活的学术研究领域。它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的情境下,以教育参与者自身所经历的事件,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以“跨界视角”体现个体的价值生命,呈现教育生活的鲜活内容。无论对于教师、学生还是其他教育工作者来说,总是可以通过一朵浪花窥见太阳的光辉。

  目前第一批收入本丛书的八本专著,就是笔者及其团队关于教育生活史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初步成果,也是笔者和申国昌、刘训华等人所分别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年教育学一般项目“教育活动史研究与教育史学科建设”(批准号:BOA1301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年一般项目“明清时期学校日常生活研究”(13BZS099)、教育部2012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明清教育活动史研究”(NCET120873)、教育部2012年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明代学校师生日常生活研究”(12YJA880096)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3年教育学青年课题“近代社会的学生生活研究”(CAA110102)的研究成果。

  本丛书的八个专题既有教育生活史的基本理论研究,又有教育生活史的个案实证研究,其内容涉及教育生活史研究的重要主题。力图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逻辑的思维解读历史的文本,用翔实的史料还原过往的教育生活,用叙事的语言构建多彩的教育世界。

  其中,笔者和宁波大学副教授刘训华博士合著的《多样的世界——教育生活史研究引论》,是国内第一部关于教育生活史的研究专著,旨在介绍何为教育生活史、如何开展教育生活史的研究,并且以实例说明。全书分上编与下编两大部分。上编是理论探索篇,分别论述教育生活史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研究理论、研究方法,教育生活史的学术承继,其理论来源、理论基础和史料来源,教育生活史的叙事方式和研究风格。下编是个案生活史和集体生活史。个案生活史重点描述了中国近现代两个几乎被湮没和遗忘的知名教育家杨东莼、经亨颐的人生故事,集体生活史则主要描绘了近现代大转局时期学生教育生活的岁月流变。笔者试图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论述教育生活史这一新的研究取向与叙述体系,力求理论与实际结合、人物与生活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以推动教育生活史研究的开展,促进教育史学的学科建设。

  河南大学张建东博士的《历史的镜像:宋代学生日常生活研究》是他的博士后出站报告。全书注重跨学科研究,尝试从社会史、生活史、身体史、心态史等角度切入,以人的活动和历史场景的建构为中心,强调目光向下、视野下移,将中国传统历史叙事与西方史学中的“深度描述”法有机结合,并注重宏观和微观的结合,将宋代学生群体置于两宋宏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努力克服传统史学研究中以政治史为脉络、以制度和思想为主线、以国家和上层精英为中心、见物不见人的缺陷,将国家、精英人物、普通士子共同纳入研究视野,用较为完整的研究维度,试图更能逼近宋代教育历史之真。同时,该书通过宋代学生生活镜像反折当今学生生活,有助于鉴往知来,为当今学生管理和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历史借鉴。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申国昌教授的《生活的追忆:明清学校日常生活史》,是他近年研究明清时期学校师生日常生活史的力作。旨在挖掘明清时期国子监、府州县学、书院、私塾等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社会活动、服务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生活、课外活动、文体活动、教育实习、社会服务、师生关系等,探索这些活动发生、发展的历史轨迹,真正将研究的触角伸向师生和基层。力求通过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来展示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教育历史场景,从而实现对明清教育活动的“原生态”研究。通过研究明清学校师生日常生活,来考察教师日常生活状况,深入探究古代教师的教学生活、经济待遇及职业态度等,进而了解明清教师在教育与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为当今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历史借鉴。通过研究明清时期学生的生活状态、日常学习、课余活动及社会活动,展示古代各类学校学生的真实生活状态,特别是探究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情况,从中可提示出学生在促进民主政治与社会和谐方面的贡献。进而探寻在历史进程中师生作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教育力量,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展示在大历史环境中学校师生生存与延续的曲折轨迹。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艳莉博士的《崇高与平凡——近代中国大学教师生活史研究(1912-1937)》,以1912年—1937年全体大学教师平凡日常生活的全景概览作为切入点,透视大学教师崇高职业背景下作为“平凡的活动的人”在特殊时代背景下日常生活所具有的共相和个相,折射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互动图景等。全书围绕大学教师的爱情和婚姻、子女教育、薪酬支出、衣食住行、朋友交往等为主的日常生活,以教学活动实施、课时安排、教学管理以及师生课堂互动等为主的教学活动,以学术创作、理论探究等为主的科研活动,以参与教师评议会、投票以及与校长等学校管理者的互动为主的校务管理活动,以公开演讲、政治活动、社会实验等为主的业余活动等生活的多个侧面,展现和还原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大学教师生活,为中国当今大学教师生活改革提供一定借鉴。通过对近代中国大学教师生活的还原性研究,明确指出大学教师中不乏学术精英和时代骄子,他们确实对社会改革、理念更新功不可没。大学教师是当时社会的高知识阶层,但作为个人还是自己平凡生活的主体。他们既要体现自己的学术追求、具备阶层特色,同时也包含饮食男女为生活辛勤奔走的特点。通过对大学教师最本真生活的全方位研究,改变以往认可的大学教师角色和生活的核心要素是围绕学术和知识打转的单一研究思路,走向大学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精神性”和“生活性”的有效统一和双向互动研究路径之上。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刘京京博士的《理想与未来—民国时期中学师生日常生活研究》,角度与前述李艳莉博士正好相反,她重点研究民国时期学生的日常生活。从某种角度上说,与对教师生活史的研究恰好形成互补之势,可以使人们对民国时期学生的生活史有个大致的了解。

  笔者的专著《平凡的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杨东莼、牧口常三郎的生活史》,以历史叙事的方式,描绘了两位近现代中国教育家陶行知、杨东莼和一位日本教育家牧口常三郎的曲折的人生经历和教育生涯,试图通过三个个案生活史让人们了解近现代中日教育家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艰难地开拓前进,探索适应本国国情的教育之路。

  宁波大学副教授刘训华博士的专著《奋斗的青春:大转局中的中国大学学生生活叙事(1977—1999)》,以1977-1999年恢复高考后的22年历史阶段的大学生生活作为研究对象,从学习生活、校园生活、日常生活、情感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以及社会观感等方面,运用教育生活叙事的表现方式,在诸多感性的大学生生活片段中,寻求大学生与社会互动的命运连接点及其规律,寻求生活自身值得思考与改变的教育期待。1977-1999年的22年是一段崭新的历史,该时段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是今天中国各个领域的主力军。“22年历史时期”以1990年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朴素理想主义是80年代大学生教育生活的一个特征,理性务实主义是90年代的大学生的趋向。奋斗是中国这些大学生的共同标志,本书将大学生生活纳入中国宏大的历史变革乃至世界风云遽变的大转局视野之中,以教育生活史的多维视野与多元方法,勾勒出鲜活的大学生教育生活的基本形态,形成“22年历史时期”大学生教育的经典生活叙事。同时,教育生活叙事是教育生活史的重要表现形式,将该表现方式用于这段感奋历史阶段学生教育生活的叙事研究,是教育理论与实证考索相结合的新探索。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鲍成中博士的《适应与超越:教育家成长规律研究》,以教育家群体成长规律为研究对象,对以陶行知为代表的教育家成长的背景、经历、实践、思想、贡献等进行叙事分析,揭示了教育家成长的“三大规律”,即适应性规律、超越性规律、适应与超越的交互性规律。

  总之,这套丛书力图做到在传统的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之外,以生活史的理论和方法,叙述教育历史生活中的人及人的教育生活,从微观的角度透视参与教育实践的人的教育生活,为宏观上理解处于社会中的人如何在经济、教育、文化的不同影响下从事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提供参考,进而收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史鉴今的效果。由于教育生活史研究在国内尚处于新兴阶段,很难找到前人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来参考借鉴,只能是“草鞋无样,边打边像”。大家的初衷能否如愿,有待读者评议,尽请读者不吝赐教。

  参与本丛书的其他各位作者,都曾经是笔者指导的博士生或博士研究者,大家对开拓教育生活史新域,深化教育活动史研究,推动教育史学学科建设,都有强烈的共识,也充满了热情,我们经常交流心得,每天都感受到研究教育生活同时也享受教育生活的乐趣,这是局外人很难体会得到的一种情愫。

  在本丛书出版过程中,得到了福建教育出版社教育理论编辑室主任成知辛先生等人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成知辛先生在得知我10月下旬将应邀赴纽约参加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会议并为联合国关心中国教育的人士介绍中国教育改革进展和前景,希望届时可以带上《多样的世界:教育生活史研究引论》参加学术交流时,立即安排人员,抓紧处理有关手续,抢在10月1日前将该书送进工厂付印,为带书到纽约交流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在这套丛书陆续面世之际,谨此表达笔者及其研究团队全体成员对福建教育出版社各位可敬可爱的编辑致以诚挚的谢意!

  2014年9月23日

  于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92

开 本:16开

字 数:351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