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帆文集②●冲突的文学

著名学者、散文家三十年文艺理论学术总结

作者:南帆

编辑:孙丹

ISBN:978-7-5334-7081-4

定价:50.00元

出版时间:2016-07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标签: 文集文学

关于本书

南帆是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界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在娴熟掌握贯通西方文论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学、文化问题展开了一系列本土化的卓越研究。《南帆文集》以时间为顺序整理收录南帆先生从事学术研究以来撰写的理论专著、批评文章和文艺短论,完整地呈现其宏大精深的学术思想内涵,对后来的研究者具有很高的理论借鉴价值。适合中文系本科生、研究生及文学爱好者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1989年度国家青年社科项目最终研究成果。从内容上说,该著致力于对20世纪80年代文学之复杂性进行全面观照;从方法论上说,该著共时式结构分析的方法无论在其时还是当今都堪称独树一帜。

  作者简介

  南帆1957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本名张帆。1975年下乡插队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84年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1984年至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为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福建省文联主席。1992年被评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4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专家。“闽江学者”福建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理解与感悟》、《阐释的空间》、《文学的冲突》、《文学的维度》、《隐蔽的成规》、《敞开与囚禁》、《双重视域》、《问题的挑战》、《文本生产与意识形态》、《文学理论新读本》、《理论的紧张》、《无名的能量》。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百多篇,两次获得鲁迅文学奖,多次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录

目录

  导言 冲突的文学

  第一章 生存现实

  一、社会与自然

  二、 城市与乡村

  三、 男性与女性

  四、 父与子

  第二章 精神向度

  一、 世俗与超越

  二、 英雄与反英雄

  三、 “寻根”与现代

  第三章想象的境界

  一、 历史与伦理

  二、 审美与审丑

  三、 现实与超现实

  第四章 文学的歧解

  一、 先锋文学与大众文学

  二、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

  第五章 符号的分裂

  一、 主体与符号

  二、 诗与小说

  三、 规范与反规范

  第六章 批评的基础

  一、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二、 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论

  三、 作家与批评家

  四、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五、 社会与形式

  后记

精彩节选

  导言 冲突的文学

  一

  未来的人们可能证明,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特段落。这个时间框架内部容纳了一大批重要的文学事件。停滞多时的文学机构急速启动之后,一批又一批作家从每一个角落匆匆汇聚至公众面前,不计其数的作品竞相出示了一系列新颖的观点。翻检过这些作品可以知道,诸多文学派别、思想派别都曾抵达当代文学报到注册。仓促之间,文学走马灯似地接触过许多问题。文学谈论过人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乡村、城市,谈论过社会现实之中种种不同的精神向度,也谈论过文学的理想以及文学批评的诸多分歧之点。当然,文学所操持的语汇同样十分丰富:从先秦诸子的思想到唐宋诗词的意境,从古希腊哲人的观念到结构主义的玄思,这一切都曾作为不同的语言范本欣然驾临,进驻种种文本。这种状况或许会为人们带来目不暇接之感。然而,尽管如此,人们最终仍然会在一个清醒的时刻开始追问:这个貌似宏大的文学景观是如何从地平线上冒出来的?

  这个追问所得到的结论并不乐观。不久之后人们即已发现,中国当代文学的现状无法证明作家具有相应的创造能力。其实,作家喉咙所诉说的时常是他人的话语。某种程度上,文学的现状并不是源于创造,而是源于引进。文学所提交的种种观点并非一个崭新的诞生,它们更多的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它们可能是古典作家的遗响回音,也可能是来自其他国度的文化移民。可以看出,意识形态监察系统的放松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达为文化上的引进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引进是一个与创造相对的概念。引进包含了翻版、复制、临摹——引进当然允许某些局部的改造。的确,只有引进才可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生产出如此之多的思想。仿造当然比创造迅速得多。

  这个发现惹恼了一些严苛的批评家。他们愤然地将中国当代文学所出现的种种文学派别冠之为“伪”——诸如“伪现代派”“伪现实主义”“伪魔幻”“伪荒诞”等等。显而易见,“伪文学”的严厉否定是可以想象的逻辑前景。这种恼怒或许部分起源于受骗之感。这些批评家可能觉得,用引进冒充创造不啻于古董商人的赝品伪造。

  对于作家而言,创造的强调无论如何也不会过分。然而,认可这个前提之后,我仍然企图提出某些异议。在我看来,目前不应过多地非难文学上的引进。引进时常是文化交流的伴随现象。当然,引进并不是文化交流之间的平等对话——引进行为已经隐含了主从关系的认可。但是,引进是文学在对话开始之前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文学在心安理得地冬眠之际,世界文化舞台上已经悄悄地撤换了布景。因此,作家再度睁开眼睛时所遇见的是一批陌生的文化代码。这个时候,引进将是一种重新熟悉文化代码的措施。作家有必要了解他人的话语,进而才可能逐渐进入语境,参与对话。因此,对于批评家说来,重要的不是拒斥引进,而是避免将创造的荣誉授予引进。

  不过,同肯定文化引进的意义相比较,我更愿意指出中国当代文学在引进过程所表现出的怪异症状。可以发现,当代文学在引进各种母题、叙述方式或者价值观念的时候显出了一种心不在焉的神态。作家很少对某一对象产生持久的兴趣,并且进行专注的揣摩;相反,作家往往浅尝辄止,见异思迁。这种状况致使许多作家不断地游移徘徊于一连串文学派别与思想派别之间。人们说,中国当代文学在十年之间匆匆地重演了世界文学一个世纪以来的历史,这从另—个方面证明了中国当代文学在文化交流过程所体现出的游击作风。诚然,人们可以用时髦解释这种症状——作家身上同样潜藏了追新逐异的天性。然而,如果考虑到作家的紧张与孜孜不倦,考虑到作家接触新的文化观念之际满含希望的喜悦,我更倾向于将这种症状想象为一种急迫的寻找。这些作家仿佛正在某种深刻的焦虑驱使之下烦躁地翻检世界文化仓库。

  显而易见,人们必将进一步询问:这些作家究竟在寻找什么?

  在我看来,这些作家正在希图通过文化交流找到一个令人称心的文化矿井;这个文化矿井仿佛珍藏了种种强国之道或者富民之策,作家梦想依靠这个文化矿井迅速赢得一个强盛的文明。不管他们在口头上是否坦白地表露过这种动机,这种动机实际上已明白无误地体现于他们的寻找行为之中。对于这些作家说来,贫穷、落后、愚昧所造就的文化难局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精神困扰。无论是进入社会还是进入文学,这个巨大的精神困扰都是一个无可回避的焦虑之源。利用种种文化引进即刻摆脱难局,释除焦虑,这无疑是许多作家所共同选择的策略。在这个意义上,作家不可能纯粹从美学或者学术的意义上考虑各种文学派别与思想派别,不可能悉心体验,领悟智慧,进一步作出批判与阐扬。相反,作家更多地是匆匆浏览概况,略知一二之际则抽身引追。无论是象征主义诗作还是荒诞派戏剧,无论是“新批评”学派还是女权主义符号学理论,一旦作家无法从中获悉某种立竿见影地改善国计民生的锦囊妙计,他们很快将兴趣索然,终至于掉首而去。很显然,种种迫在眉睫的问题不能容许作家陷入幽远之思;时不我待,作家必须立即出发,风尘仆仆地奔赴远方,继续寻找那个隐藏于种种不同语言体系、不同文化传统背后的文化矿井。处于这种态度的主宰之下,寻找这种形式逐渐比寻找的内容更为显眼,寻找成为一种不息的运动;相当数量的文化观念在漫长的寻找过程一现即逝,从而为人们造成一种此起彼伏的文化繁荣假相。上述这种文化交流的功利动机形成了几个方面的后果:第一,想象中的文化矿井成为一个幻影,作家总是在一种不知足的引颈前瞻之中遗忘了他们刚刚接触过的东西;第二,由于解读的粗糙与短暂,许多文化观念所包容的涵义仍然隐而不彰,在人们心目中,它们仅是一种库存、一批待查的目录;第三,这种动机必然诱使作家天然爱好来自经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相形之下,澳洲土著的图腾、印第安人的祭神仪式或者爱斯基摩人的风俗这些“文化”则因为缺乏一个强大的经济背景而难以纳入作家的视野。

  在这里,人们将再度看到经济权力与文化权力是如何互相转化的。人们知道,强大的经济实力可以将所产生的威望与权势移交给文化——人们可以从广告在大众传播媒介所享有的尊贵地位中察觉到这种转化。这种权力转化在文化交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演。一些批评家已经发现一个事实: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文化交流并不平衡。第一世界凭藉发达的文化传播媒介向第三世界倾销它们的文化产品,从而使第三世界文化处于被压抑的边缘地位。但是,人们不该仅仅将这种状况归因于第三世界文化传播媒介的薄弱;事实上,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之间同时还存在着一种经济实力的较量。两者之间经济实力的差别显然导致了两种文化权力之间的征服与被征服。人们想象中,成功的经济似乎同时也造就了成功的文化。换言之,即使第三世界拥有同样发达的文化传播媒介,两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仍然无法构成平等的对话。对于当代文学来说,作家并不想有意隐瞒经济权力与文化权力之间的关系。相反,一些作家不时有意无意地流露出这种倾向:他们正是通过文化引进从而对相应的强大经济实力表现出仰慕之意。

  然而,这恰恰造成了当代文学的一个复杂难解的症结。某种文化脱离了相应的经济环境而被引入陌生的社会现实,它们将与另一批适合于不同经济环境的文化产生冲突。目前为止,这种冲突业已进入中国当代文学的纵深,在许多不同的层面上展开了。

  二

  丹尼尔·贝尔指出:“文化观念方面的变革具有内在性和自决性,因为它是依照文化传统内部起作用的逻辑发展而来的。在这层意义上,新观念和新形式源起自某种与旧观念、旧形式的对话与对抗。”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01.可以看出,尽管经济基础与社会结构乃是促进文化观念的最终源头,然而,在文化史内在逻辑的层面上,变革表现为文化观念内部的分裂、背叛、引申、修正——这一切构成了文化史线性的有机延续过程。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时间。文化史延续的每一步骤都可以在时间之轴上找到相应的刻度。

  然而,1980年代以来,数千年的文化史却以浓缩、简化的方式进入了中国当代文学。一批教授、学者勤勉地为文学送来了先秦诸家的学说,送来了始于《诗经》的中国古典文学;另一方面,文学又经由译介的通道摄入古希腊至20世纪西方诸多繁杂的文化观念。顷刻之间,一批又一批的文学主张、价值准则、思想片断倾注入文学,飘浮不定,相互碰撞,并且在混合之际产生种种裂变、争执、抵触,制造出种种分支与变种。令人注意的是,这些文学观念此刻已经脱离原有的时序,脱离原有的历史背景,“当代”作为一个断代史的时间概念重新为它们在时间之轴上刻定了新的位置。换一句话说,这些文化观念已经同处于一个时间平面上,它们初始的出生年代宣告作废。当然,这并不是说文学力图否认种种文化观念属后记断断续续,这本书的写作大约持续了近三年的时间,但考虑这本书的主题要更早一些。我需要花一些时间阅读种种资料——因为书中的许多专题是我所未曾接触过的;甚至,我还得花一些时间克服自己的懒惰与畏难心理,坚定走入这些专题的决心。

  考察种种文化意向的冲突如何在文学中体现了出来,我选择了二十个专题,并根据这些专题间的关系按照章节的体例编排起来。并不是说书中所列举的专题已经十分全面、无可增补了;事实上,毋宁说这是一些我所有兴趣、有能力予以论述的专题而已。

  在世界的文化背景之下考察中国文化诸问题,考察中国文化的独特姿态,这是这本书的意图之一。我在写作中明显地感到,两者之间的曲折关系使得论述复杂起来,涉及的层面多了起来。这也许无法投合一些读者的口味。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形成风气,许多人喜欢尽可能用简单的方式对待复杂的问题。他们十分希望能够将某种理论或者某种学说归纳为易诵易记的两三点,甚至归纳为一句话或者一句单纯的口号。于是,作者只有尽可能将观点装扮得醒目方能哗众取宠,论证上的疏忽与漏洞往往被忽略不计,甚至还可以成为一种足以自炫的派头;而真正的洞察却未能出现,或者出现之后却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状况貌似一种研究方式上的缺陷,而实际上同样包含了更为深刻的文化原因。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这本书所研究的课题得到了1989年度国家青年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的赞助,特此志谢。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10

开 本:16开

字 数:263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