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开语文的果壳

作者:李明哲

编辑:李惠芬

ISBN:978-7-5334-7876-6

定价:37

出版时间:2018-01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关于本书

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课文理解、课例得失、作文教学,其理论性渗透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作者的探究辨析细致深入,论述丰富精彩,对中学语文教学很有启示参照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位优秀的基层中学语文教研员对中学语文教学多层面、多方位的思考探究和实践的结集。作者认为语文教学的负效、无效和低效来自于原点认识上的错误,呼吁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要敲开那些导致与教育的本源和学习的原点相悖的果壳,还原读写的本相,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全书从理念观点、观课评教、实践反思、研读备教、创新作文几个维度,以“案”说“法”,将教学观点和方法的理论阐述与教学实例的举证分析结合在一起,,论说理据充分,评判深入,深得语文三昧,对中学语文教学极具启示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李明哲,李明哲,山东省鱼台县初中语文教研员。全国“新生代语文名师”。新教育星火教师培训导师。倡导并践行“理性语文”的教学理念。在专业刊物发表文章100多篇,其中,7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转载,多篇论文题目被列入期刊封面要目。出版专著3部。参编著作4部。

目录

序言 不负语文不负卿/王君1
 
自序 我所思兮在语文
——十年,一个语文人的行走1
 
第一编理念观点
 
01警惕:过度阐释与文本误读
——文本误读辨正举隅
 
02也说“长文短教,深文浅教”
——与王家伦教授等商榷兼谈课程内容开发
 
03作文命题:考查目标的偏失
——从“不得套作,不得抄袭”说起
 
04由教师招考面试想到的
——虚拟上课及片段“教学”之弊与改进建议
 
 
第二编观课评教
 
 
05人间正道是沧桑
——李华平教授《背影》课例述评
 
06时间都去哪儿了?
——《孔乙己》课例述评
 
07《口技》教学之技
——《口技》课例述评
 
 
第三编实践反思
 
08回到阅读的原点:建构基于问题生成的课堂模型
——关于“自问—交流—自评”课型的思考与实践
 
09教解读就是教解写
——《木兰诗》教学实录
 
10“这种窃读的滋味”
——《窃读记》教学实录
 
11“诗中画”与“画中诗”
——《天净沙·秋思》教学实录(片段)
 
12“我是一个萤火虫”
——《我的早年生活》教学实录
 
 
第四编研读备教
 
 
13感受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跟着刘成章读《安塞腰鼓》
 
14巧言令色,鲜矣仁
——《好嘴杨巴》述评
 
15“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也谈《荷塘月色》
 
16《〈湖心亭看雪〉误读探析》之探析
——与陈金强先生商榷
 
17疑点重重令人费解
——重读《最后一课》
 
 
第五编创意作文
 
 
18回到写作的原点
——作文打假纪实
 
19读写一体互助共生
——打通阅读与写作的通道
 
20真作文假作文
——习作/日记与点评(三篇)
 
21底层劳动者生存纪实
——真实语境下的写作实践(一例)
 
22写作之道道法自然
——作文:生态的,生活的,生命的
 
 
结语
 
敲开语文的果壳
——还原读写本相,提高教学实效
 
附录
怎一个“痴”字了得
 
——传奇教研员李明哲老师阚久丽

精彩节选

“文本的解读没有对错之分”吗?
          ——以《桃花源记》和《湖心亭看雪》为例
我不认同某名师“文本的解读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深浅之分”这个观点。我认为文本解读有深浅之分,也有对错之分,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对错之分,这是原则问题。
 
一、关于《桃花源记》
王晓春教授说:“其实桃花源中人总会想念故土的,这是所有背井离乡者的必然心态。如今很多南方的客家人,就是桃花源中人的后代,他们始终没忘记自己祖先是中原人。”(源自某语文论坛)
民风淳朴的“桃花源”是作者构筑的寄托着失意文人某种理想愿望的一个虚幻世界,“世外桃源”本就是一个子虚乌有的理想所在,是作者的一个乌托邦之梦!“如今很多南方的客家人,就是桃花源中人的后代”云云,岂不荒唐?《桃花源记》是艺术的虚构,而非生活的真实。
岳春光老师说(源自某语文论坛):“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解读,渔人其实一开始就想把自己的发现说出去,所以并没有直接答应‘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个要求。后面他所做的标志不能找到桃花源,也说不定是桃花源中人察觉到了他的意图,所以有人跟踪而出,改变了渔人的标志。”也正如岳老师自己所说:“解读的依据只有一个——文本。文本中没有说的,我们能认为它有吗?”
杨玉栋老师说:“‘渔人’是‘愚蠢’的。一是因为他入而又出。二是因为他去而做记。三是因为他言而无信。四是因为他急而媚官。”——这样的“新解”杨玉栋.《桃花源记》“渔人”新解\[J\].语文教学通讯,2005(2B).不要也罢。
刘旭平和李丽两位老师说:“第二次是在他走出桃源洞时,有意‘处处志之’,最后他又‘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并且带人来寻找桃花源,试图再次进入,这无疑是一次自觉的行为。更为严重的是,当他从桃花源中走出来时,村中人已经叮嘱他‘不足为外人道也’,而他出来之后的所作所为,却明显地违约失信……背信弃义的渔人受惩罚就在所难免了。”刘旭平,李丽.渔人“违禁”与“桃花源”失落\[J\].中学语文教学,2000(2).
这几位老师的解读是一种“阅读错位”。陶渊明是写一种意念的思想的东西,作者只是“借情(节)”“借景”“借人”而写意,文章不在于塑造什么人物,作者是想象构图,以实(实物)写虚(思想);而这几位老师却将实读实,去分析“渔人”的人物形象,完全没有必要,用“言而无信”“违约失信”“背信弃义”等“诚信”的道德观念去评判“渔人”,这样的评判违背了作者和文本的原意,将生命灵动的文本给读死了。
关于“渔人”的人格问题,并不属于陶渊明想要表达的内容。作者的笔触不在“渔人”身上,作者只是通过“渔人”的所见所闻来展示一个刻意创造的“世外桃源”,这个美好的境界存在于想象之中,与“渔人”没有多大关系。“渔人”这个意象,不过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需要,是本文的一种写作技法,是一种铺垫。“渔人”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引出后文的无法问津,“渔人”只不过是一个“见证人”,一个线索人物,倘若“渔人”果真诚实守信的话,这个故事又该如何编下去呢?
二、关于《湖心亭看雪》
陈金强老师说:“作者写作本文的时间的确是在清代,但湖心亭看雪时距明亡(崇祯十七年)还有十多年的时间。故事发生之时并不是在明亡之后。真不知是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看雪,还是他在明亡入山之后写《陶庵梦忆》时看雪。自己连‘当时’与‘当下’都分不清。切莫以今天的情绪来解读当年赏美景的情绪。”陈金强.《湖心亭看雪》误读探析\[J\].语文教学通讯,2014(12B).
第一人称的回忆性散文,总有双重叙述视角,即两个“我”——写作时的“我”与回忆中的“我”,也总是写到两种时空——“现在”与“过去”。张岱是以今日之魂历昨日之事,是今日之“我”对当日之“我”的感受的再感受。因此,准确的解读的前提,应该是“现在”的“我”的视角与感悟。所以,我认为还是应该以写《湖心亭看雪》之文时的心境来解读《湖心亭看雪》。陈老师好像“真不知是张岱……时看雪”:“看雪”之事与《湖心亭看雪》之文,时隔多年。经过时间的过滤和选择,这篇回忆之作,作者哪还分得那么清“当下”的雪湖和“当时”的雪湖,这种双重的自我,心灵的“穿越”,如果说使得读者也“分不清”“当时”与“当下”,客观上恰成就了一篇经典之作,给了读者“无限阐释”的可能。
陈小波老师说:“‘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金陵就是南京,南明弘光政权的都城就在南京,明太祖也是定都南京,这一问,当然就勾起了作者深深的故国之思,他料想亭上的人像他一样来西湖,也许是像他一样痴于故国吧!”陈小波.《湖心亭看雪》中“痴”字解读\[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2015(5).
王桂梅老师说:“置身其中,前朝往事历历在目;蓦然回首,一切只待成追忆。……可见一个满是思念故国的苍凉凄苦,一个满是游山玩水的怡然自得。……张岱这个绍兴人‘明亡后不仕’,不想给清廷效力,所以说‘客此’,心中自是改朝换代的无所依傍和无限凄凉。而身为‘金陵人’的湖中之人,却在国仇家恨中有雅兴游山玩水,这也是张岱无意留记其姓名,并与其深交的原因吧!”王桂梅.说说张岱之“痴”\[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2016(11).
二位老师此言谬矣。“看雪”于“崇祯五年十二月”,《湖心亭看雪》作于明亡入山以后。精神可以穿越,身体怎么可以穿越呢?
又,见王君博客转张宏博文《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王君六年两读〈湖心亭看雪〉,读懂了吗?》(发表时副标题为《王君〈湖心亭看雪〉课例评析》,《语文学习》2016年第6期)“我给王老师的结论是:他应该是心满意足的,他应该是精神自足的,他可能是欢喜的……”http://blog.sina.com.cn/s/blog_79afc40b0102w2pg.html(言外之意,王君老师六年都没有读懂!自己的解读才是确解了!)我忍不住吐槽:“文学性文本,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凌驾于他人的个性化解读之上,余钝,亦不知其可也。”何定琴老师也说:“尤其在需要有个孰是孰非的定论来对待《湖心亭看雪》的观点本身就值得推敲。”
例子不胜枚举,兹不赘述。什么叫文本“应有之义”?那就是:不能违背事实、逻辑、常识等。“哈姆莱特”还必须是“哈姆莱特”,而不能是“李尔王”。不管怎样的多元解读,都有着不可逾越的度或边界。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68

开 本:16开

字 数:248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