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学科专辑
合适的问题与学具设置让有效交流与分享成为可能
——以人教版五上“三角形的面积”为例
林碧珍
一、“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流程
基于对教材的解读,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环节一:回顾上一节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探究的方法与过程。环节二:引导学生思考今天要研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该怎么进行。环节三:为学生准备一些三角形学具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索,并通过交流与分享探索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环节四:课堂总结拓展应用。
二、两次课堂实践
第一次教学课上得很顺畅,笔者却觉得课堂中学生的合作探索与分享交流似乎流于形式。笔者仔细梳理了课堂的几个环节,发现问题出在问题设置和学具的准备方面。课前,笔者为学生复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方法,无形中就为后续学生探索三角形面积公式规定了方向与出口。同时,笔者为学生精心准备的三角形学具暗示着学生在把三角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时必须要用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所以,这样的操作是无需思维层面的操作,这样的交流是缺乏个性的交流,因而学生也就无法分享到有创意的思路。
……
三、课堂实践带来的思考
1. 既具针对性又有开放性的问题是有效分享与交流的前提。
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教师提的问题太过于简单、针对性不强、过于封闭等弊端,这样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化的探索与交流,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没有了个性和创造性,有效分享便成为一句空话。笔者认为,教学中问题的设置情况直接影响着探索、交流与分享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置既具针对性又有开放性的问题,因为问题的针对性让探索与交流富有时效性,而问题的开放性,则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交流与分享中张扬个性,提出富有个性与创新性的思路,才能让不同的学生通过交流与分享获得不同的发展。曾经听过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小数乘小数”这节课,张老师设计了一道练习题:一种衬衫面料,每米售价8.6元,王阿姨打算买3.2米。(1)王阿姨算出的总价是23.4元,你觉得王阿姨算得对吗?(2)王阿姨的儿子结合长方形图(图1)巧妙地用0.12+1.6+1.8+24算出结果是27.52元,你能看懂王阿姨儿子的口算方法吗?
图1
两个问题针对性极强,都是针对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而设置的,同时两个问题又具有很大的开放性,问题(1),学生可以从估算角度,看因数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是否符合,直接看积的末位数是否正确等不同方法进行判断,通过交流,学生不仅分享到不同的判断方法,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又增强了数感。问题(2)巧妙地引导学生在探索交流中分享数形结合的妙用。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中只有设置了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才能为学生多样性和个性化地探索、交流与分享搭建平台。
……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金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