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教育观察·教师视角

2017-08-01 11:52:32 来源:期刊部 点击: 收藏

  教师培训面面观

  【编者按】据了解,目前教师培训存在培训内容脱离教师实际,过于强调宏观理论,对教学实践关注偏少等现象。如何改变“说起来头头是道,听起来纷纷叫好,干起来没有门道”的教师培训现状?如何避免培训成为一种负担,一种政绩,一种交际?请看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建言献策。

  未来教师培训:“一体三阶五维”教育体系的建构

  汤丰林

  随着中小学教师全员性培训的全面推动,我们的教师培训已经突显出了市场化、常态化、专业化的特征。市场化与近年来培训经费的大规模投入有关,笔者曾撰文分析过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全国性短期井喷式的经费投入催生了培训市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培训运动,这种现象似乎表明培训正在走上市场化之路。常态化意味着教师培训已经不再是给教师的福利,也不再是对教师的奖励,而是已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常态。专业化意味着培训应该是一种专业行动,需要有专业的标准与专业的追求。这样的现状也让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培训市场化的前景是喜是忧?培训常态化的“常态”是什么?培训专业化的“专业追求”是什么?

  ……

  一、“一体”:从理想走来

  “一体”,即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这不是一个新问题,但似乎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问题是近几十年来围绕教师发展,从理论到实践、到政策等各领域都非常热衷的话题。从学术视角来看,学术界普遍将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归结于终身教育思想的启示。研究者们认为,“教师教育终身化与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与实践,一般认为是源于终身教育思想与教师职业发展理论”。(荀渊. 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教师教育研究,2004(7):8-12.)“这一思路,是借鉴参考国际教师教育的经验,基于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等理论,出于克服割裂、系统思考、整合资源、提高质量等思路而提出的。”(钟祖荣.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反思与教育学院发展的选择. 教师教育研究,2011(11):9-13.)关于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的概念,研究者比较多地认同上海市在1998年的观点,“所谓一体化教师教育,即是为了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对教师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进行全程的规划设计,建立起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相互衔接的,既各有侧重,又有内在联系的教师教育体系”。(师范教育一体化课题组. 上海市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战略思考.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5):3-7.)

  ……

  二、“三阶”:从现实出发

  “三阶”即我们需要从课程体系、培养方式等核心问题入手,建立教师职前、入职、职后三个阶段相互紧密衔接的教师终身教育体系。这个“三阶”的重点是各阶段之间的“相互衔接”,即我们需要从政策到制度都有所突破,才能建构起有机衔接的教育体系。

  ……

  三、“五维”:回归理性

  “五维”,即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必须要处理好的机构、师资、课程、教学、管理五大核心要素。关于这些核心要素,研究者们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内涵方面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观点。有研究者认为,教师教育一体化包括教师教育内部一体化和教师教育外部一体化两个方面的涵义,前者指教师教育长度(纵向)、宽度(横向)和深度(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后者指教师教育与学校改善或学校发展的一体化。(张贵新,饶从满. 关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 课程·教材·教法,2002(4): 58-62.)还有研究者提出,教师教育一体化应该努力实现“培养目标一体化、课程设置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和管理体制一体化”。(刘义兵,付光槐. 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教育研究,2004(1):111-116.)这就是说,我们在本文所提出的“三阶”教育体系的实现,必须要以“五维”为落脚点,因为只有“五维”的合理建构,才能实现“三阶”之间的有机衔接。这就必须要通过政策调控,以转型、升级或新建等方式,建立能够胜任教师教育的专业院校或机构,重点承担教师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的任务。这些院校或机构可以是现有的师范院校、教育学院,也可以是从事教师教育的社会机构,但所有单位必须建立统一的硬件建设标准和能力建设标准,使其能够胜任不同阶段教师教育的要求。这类机构的建设应该以地方为主导,既可以建立能够承担“三阶”任务的综合性教师教育院校,也可以建立“分布式”的三类院校或机构,通过各自承担专项任务,建构地方教师教育的完整体系。“师资”“课程”“教学”要素应紧密围绕机构的能力建设标准进行建构,不同阶段的机构应该具备符合相应阶段要求的师资、课程和教学方式。

  ……

  作者信息:汤丰林,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学博士,教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

上一篇:2017.7教育观察·元祥视点·课堂教学新视野(1)
下一篇:2017.7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