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教育观察·教科研前沿

2017-08-01 11:50:48 来源:期刊部 点击: 收藏

  构建以儿童为本的传统文化教育

  陈珏帆 袁 方 陈 玲

  当今时代,面对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复杂局面,保障民族传承、发展的血脉必然是国家独有的文化特色,这是人民宝贵的精神栖息地。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它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时代精华。由于国家经济社会发生着重大变革、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日新月异,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交流需求扩大、交融力度加大、交锋次数频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容小觑,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工作迫在眉睫。而涉及构建以儿童为本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旨在阐明在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工程中,构建以儿童为本的传统文化教育是为其添砖加瓦的首要任务。

  一、解读传统文化教育

  1. 传统文化的诠释。广义上,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文化并不是完全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存在于我们的衣、食、住、行之中。中华传统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等集结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日常生活中亦被称为“中国文化”。其中,思想文化是中华文化构成的重中之重,它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行为准则。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形态之一,无论哪个民族只要经历岁月洗礼,就会产生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愈为深厚,其传统文化也愈博大精深。首先,从文化社会学角度来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统”一词,涉及我国境内诸民族数代传承的社会历史因素,其中包含了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道德标准、制度建设等。其次,从中国哲学的范畴出发,冯友兰以董仲舒学说的确立为划分标准,将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中华传统文化以经史子集之类的经典著作和传统习俗作为载体,具备与时俱进的时代性、融会贯通的包容性和锐意变革的创新性。最后,从历史研究领域探讨中华传统文化,指的是从中华文明诞生之际到清朝的漫长历史中形成、发展的古典文化,即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古典文化。

  ……

  二、以儿童为本的原因分析

  增强国家认同感、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必然要构建一个合理、稳固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这个体系的中心应当是社会群体的基石,是文明延续的火种,是国家新生的力量。《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中明确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基本原则之一即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是人民教育的重要环节,追本溯源,以人民为中心更是以“人之初”为中心。

  1. 儿童为本的理论传统性。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终身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应当是贯穿人的生活始终的。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对儿童教育的研究更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他认为儿童是能够成长为“圣贤坯璞”,教育儿童要及早及时,否则就会像名门右族因祖先忠孝勤俭发家,却因子孙顽劣破败,“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如果在幼年时期没有好好地教导儿童人伦,以后就会不遵守纲常。在19世纪末,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从实用主义出发明确提出“儿童中心主义”的教学理念,提倡把儿童当作是教育的中心,而不是传统的学科教育。“教育的最大毛病,是把学科看作教育的中心……其改革的办法,只是把教育的中心搬一个家:从学科上面搬到儿童上面。”德国教育家幼儿教育之父福禄培尔(Fredrich Froebel)在其教育学名著《人的教育》中提出的葡萄藤比喻,也是以儿童为本位教育思想的体现。种种理论和研究表明,推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要切实地跟儿童中心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教育对个人作用的最大化。

  ……

  三、如何构建以儿童为本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 明确教育目标。教育要立足固有土壤,吸收外来文明,面向现代化。构建以儿童为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当明确传承发展的应该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语》中曾提及孔子把“文、行、忠、信”这四要素当作是教育的大纲,朱熹则认为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儿童的道德习惯和行为规范。著名哲学家洛克也着重强调有德行、有能力、有才华的绅士必须具备以下四种品质: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这些儿童教育目标的扬弃,重点宣扬了传统文化中教育儿童如何做人的伦理精神。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就曾公开发言自小学习的《孟子》使他受益终身。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德育传统,不仅是着眼于宣扬立德树人,更是提倡我们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知行合一。

  ……

  四、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出现断层的古老文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正是得益于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我们厚重的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这片文化沃土,拥有了突出的发展优势。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丰富文明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儿童又是连接一个国家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立足时代需求、面向国家未来发展,构建以儿童为本的传统文化教育,既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又传播了中华人文精神,对全面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朱蕴茝)

  作者信息:陈玲,哲学博士,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导,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科技思想史、科学哲学。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省社科重点项目等课题16项,获得省、市、校奖励等15项。陈珏帆,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教师。袁方,厦门大学哲学系硕士生。

上一篇:2017.7专业成长·永新读师
下一篇:2017.7教育观察·元祥视点·课堂教学新视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