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教学探研·经典案例

2017-08-01 11:47:16 来源:期刊部 点击: 收藏

  重要的内容说三遍

  ——王崧舟老师《二泉映月》精彩片段赏析

  孔维清

  网上有一句笑言“重要的内容说三遍”,通过夸张、幽默的语言方式,意在提醒阅读者关注语言的重点内容,达到一种引人注目、过目难忘的语言效果。虽说这是网络时代涌现出的语言表达多样化和幽默化的个例,但这句笑言背后所隐藏的语言表达的独特价值却不得不引起语文教师的关注与思考。近日,再次观摩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教学视频《二泉映月》,这种“重要的内容说三遍”的感受尤为深刻,特撷取其中三处片段,与大家共赏。

  【片段一】

  师(生个别读词后):我们把这八个词语连在一起,完整地、有节奏地读一读,一边读一边体会,读着,读着,你会发现,这八个词语变了,变了。一起读。

  生(齐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 变了,这八个词变了,在你的眼前,它们变成什么了?

  生:在我眼前,它们变成了一首诗。

  师:一首怎样的诗?

  生:一首美丽的诗。

  师:在你的眼前变了,变成什么了?

  生:在我眼前,它不仅是一组一组(词语)来描写景物,而是像一篇文章一样来描写月夜景色。

  师:那是非常丰富非常完整又非常细腻的整段的文字了,你置身于这样的文字当中,有什么感觉?

  生:觉得心情很开放,很轻松。

  师: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生再读)

  师:这八个词语不再是八个词语了,它们在你的眼中又变成了什么?

  生:在我眼中,这八个词语变成了一幅美丽的画。

  师:当你置身在这样一幅画中的时候,孩子,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我就觉得这幅画太美了,都无法把它画出来。

  师:是的,太美了,无法描绘,无法言说,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我们一起走进这幅画,一起品味这首诗。(生齐读)

  师:孩子们,在你们眼前,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这是一首优美的小诗,这是一幅动人的画面,但是,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这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他看得见吗?

  生:阿炳看不见。

  师:一泓清泉,静影沉璧,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他看得见吗?

  生:他看不见。

  师:流水淙淙,蜿蜒而来,阿炳还是……

  生:看不见。

  师: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生:看不见。

  师:看不见,因为他是一个瞎子。一个瞎子,面对着美丽如诗的画面,他却看不见,在他的生活之中,只有两个字——黑暗。除了黑暗,还是黑暗,无边无际的黑暗,无穷无尽的黑暗。就在黑暗当中,阿炳经历了一段怎样的人生?

  ……

  【赏析】《二泉映月》这篇课文围绕阿炳创作的这首二胡曲,再现了无锡惠山美丽的二泉月夜景色和阿炳坎坷不幸的人生遭遇。将二泉映月的景美与阿炳坎坷一生的心伤形成强烈的对比,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学生读懂《二泉映月》这首乐曲,读懂阿炳之人的重要突破点。王崧舟老师紧紧扣住文中描写二泉月夜的八个词语,在个别读、一起读、理解读的多样化朗读中一咏三叹,将“重要的词语读三遍”。这三遍看似简单,实则匠心独运,层层推进,步步高昂。学生将对词语的理解,从字面上升到对画面的内心呈现,再逐步过渡到对美妙境界的个性体悟,这样,文字有了生命力,阅读也就真正成为了对话。

  王老师随即话锋一转,连续发问:面对如此美景,阿炳看得见吗? 描述景色的句子在变化,但问题不变,答案亦不变——看不见。连续的发问与“看不见”的答案重击学生的内心,轰然作响,他们的情感被瞬间激活。“在他的生活中,只有两个字——黑暗。”当王老师缓缓道来时,大家都沉默了,课堂变得异常寂静,而这也恰恰说明每个学生都在内心中感受到了那份痛苦与绝望。有了这份情感的铺垫与对比,就为后面读懂乐曲,读懂阿炳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课堂至此也就进入了高潮,而这都离不开王老师诗意语言的点拨引领,离不开王老师一咏三叹、一问三答的巧妙运用。

  ……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 责任编辑:辛铭 黄晓夏)

上一篇:2017.7教师生活·“新教师·新阅读”全民阅读
下一篇:2017.7学科专辑“基于儿童视角的习作教学”研究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