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4专业成长·永新读师
积极心态助力教师成长
——陶新华老师印象
朱永新
新华是我的学生。而且从本科、硕士一直到博士都是我的学生。
我们都来自一个共同的家乡,一个位于苏北的小镇。
因此,我对他,早就有着特别的厚望、特别的期待。
上个世纪80年代,他考入苏州大学中文系。我正好执教他们的教育学课程和选修课《大学生与现代社会》。我是留校任教,他们那一届学生与我年龄相差不大,课堂上是师生,课后则是朋友,经常一起打球、交流。我的一些书稿,他们也帮助誊抄。说实话,那个时候,也许出于教师的职业良心,也许由于自己聚精会神于事业,我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对他没有任何特别的关注与关照。
1987年,他大学毕业,回家乡工作了,在一所中学教书。过了一段时间,他来信倾诉了他的苦恼:在家乡结婚生子了,小日子也过得不错,但难道自己这一生就要这样平平庸庸地度过吗?
我告诉他,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差不多同时,不到30岁的我被破格评为副教授,成为江苏省最年轻的副教授,不久就开始招收研究生。我告诉他,可以试一试。
于是,他开始备战。专业问题不大,外语却丢得差不多了。他在高中教语文,升学的压力也很大,但是他的决心更大。时间不够,他甚至请了病假复习应考。
1995年,他正式成为我的硕士研究生。那几年,我开始主持苏州大学教务处的工作,但是对这些学生的指导一直没有放松。我建立的苏州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和苏州市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也让他参与其中。毕业时,苏州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也就自然地把他留了下来。
1999年,我开始招收教育哲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他又成为我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是师生关系问题。我一直认为,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中最关键的要素。谁站在讲台前,谁就决定教育的品质,决定孩子的命运。而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尊其师,才能信其道;爱其师,才能乐其课。
……
(责任编辑:黄常棋)
作者信息: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教师》名誉主编。
上一篇:2017.4专业成长·陶继新论道名师
下一篇:2017.4教育观察·教科研前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