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4专业成长·陶继新论道名师

2017-06-26 10:53:26 来源:期刊部 点击: 收藏

  “平”中见奇 “无”中生有

  ——薛法根老师的文化造诣与教学智慧

  陶继新

  浅显易懂是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原则之一。一些课文,尤其是白话文课文和语言自然浅近的古诗,对于学生来说,并无多少文字障碍,也少语义蔽障。面对言近意浅的课文,很多教师不能力透纸背,教学过程平淡无奇,学生学起来索然寡味。

  其实,某些白话文课文与古诗,尤其是名家之作,往往将言外之意、象外之旨,隐藏在看似平淡的语句之中,“迷惑”了一些教师,更“欺骗”了很多学生。

  薛法根老师的高妙之处在于,他总能从“平”中见出奇,从“无”中生出有,于无声处听惊雷,巧妙引领学生悄然而至美妙的境界。

  笔者结合薛法根老师执教的几篇课文,带读者领略其教学风景之美与意蕴之深。

  (一)

  《天游峰的扫路人》结尾有这样一段话:“老人朗声大笑。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学生粗略一读,没有什么不明白的。但是,“飞了起来”,却“又悄悄地落回原处”就显得很特别。一般写鸟被惊起之后,总会写它飞走了,而这里却写鸟又落回原处。如此一追问,学生顿时感觉此处写得并不寻常,引发了对言语的推敲和揣摩:此处写宿鸟,一语双关,其实是在写老人。宿鸟惊起又落回原处,因为它们离不开生活的这片竹林;老人早已退休却仍在扫地,是因为他对这座大山的那份情愫难割难舍。这样一来,醒悟的心回寻追溯,豁然开朗。而仅仅这样理解和体会还不够,薛法根老师知道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往高处“攀爬”,于是追究:这里的“扑棱棱、悄悄地”等字眼还有什么特别的意味吗?读来让你有怎样的一种韵律与心绪?句段中的言语音韵之美、情意渲染之美,就这样被揭示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

  ……

  (二)

  笔者在听薛法根老师执教《雾凇》时,大有“高山出平湖”的惊奇感。当时有人形象地说,他的指尖上开出奇异的凇花;也有人诙谐地说,藏在松树中的天机,被他破译出来。

  课文不长,可是,对于生于南方、长于南方的杭州孩子来说,真正领略其中的要义与美质却并不容易。这些孩子中到过雾凇“产地”吉林者寥寥无几,甚至可能一个也没有。可是,当听过薛法根老师执教《雾凇》之后,雾凇则形象化地呈现在了他们的眼前。他不但填满了孩子们心灵的渴望,还让他们对这个北方景观有了心向往之的游览欲求。

  上课伊始,薛法根老师就让一个学生走上讲台,在黑板上书写“水汽、雾气、霜花、雾凇”四个词语。前三个词语,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寻常之物,他们一点儿也不陌生。这样,无形之中,拉近了学生生活与课文内容的距离。随后,薛法根老师便让学生辨识何以“水汽”的“汽”有“三点水”,“雾气”的“气”没有“三点水”,而“雾凇”的“凇”又是“两点水”。这个时候,在一般人看来,他是在教学生辨别疑难字。其实,从深层次上说,薛法根老师是不动声色地让学生初步了知了水汽、雾气、霜花、雾凇的内在联系。因为这四种景物都属于一个共同的物质,那就是水。没有水,形不成雾气;没有雾气,形不成霜花;没有霜花挂在树上,也就没有雾凇这一奇观的诞生。那么,前三个景物与雾凇之间到底构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显然,在逻辑上是一种必要条件关系,即“有之则未必然,无之则必不然”。不是吗?江南也有前三种景物,然而,在江南听到的只能是小桥流水的声音,哪里能看到雾凇?原因是,零下30摄氏度左右的气温,才是形成雾凇的必要条件之一。此时,学生就不仅是简单地知道了雾凇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了解了雾凇形成的要件及过程。如此,在识字环节悄无声息地“立起”学习新知的支点,撬动学生深度理解,就为升华学习境界奠定了良好基础。

  ……

  (三)

  白居易诗风浅近易懂,《夜雪》一诗,如果只观文字,亦无深奥难解之处。可是,细细品味,又觉其中诗意沛然,意蕴悠长。如果没有教师的相机诱导,小学生多难以步入“云深不知处”的意境之中。而薛法根老师,则巧妙地运用“只在此山中”的点拨,让学生从“无”中看到了有,从“平”中见到了奇。我们不妨看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夜雪,顾名思义,就是夜里下雪。当时诗人在哪儿呢?

  生:诗人应该在窗前看着天上下雪,不然的话怎么知道夜里下雪了呢?

  师:哦,诗人一直在等着看下雪?(众笑,生感觉有点不对)

  生:诗人在屋子里睡觉。夜深人静,谁会一直傻站着不睡觉啊?(众笑)

  师:其实诗人在诗中清清楚楚地告诉你了,注意关键的字。

  生:我知道诗人这时正在床上睡觉。“已讶衾枕冷”中的“衾”和“枕”是说作者正在被窝里睡觉呢!(赞叹声)

  ……

  评价薛法根老师的很多课,如果不对其全人及教学风格进行深入研究,也往往会步入“平”的误区之中。可真正走进薛法根老师的语言系统与思想殿堂,你就会惊诧地发现,很多看似自然朴实的话语与平淡无奇的设计,都有他的匠心独运与出神入化之妙。激发灵感、点燃智慧,教得无比轻松。学生在他的引领下,都能透过直白的文字,发现万千气象,兴趣盎然。要抵达如此之高的境界,不但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也需要超越常人的教学智慧。要想真正领悟这种大象无形之妙,不是仅从方法技巧上能够学来的,还要有情怀与境界。他是一位校长,工作之忙可想而知,可他一直站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讲台上,因为他爱学生爱教学如爱生命,他的每一堂课,都在与学生共同演绎着生命的精彩,所以,才有了“平”中见奇、“无”中生有的生命张力。

  (责任编辑:黄常棋)

  作者信息:陶继新,山东教育社编审、原总编辑。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各类文章700多万字,著作40多本。在全国开设讲座700多场。

上一篇:2017.4学科专辑 “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学习关键能力的培养”研究专辑
下一篇:2017.4专业成长·永新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