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教育观察·教师视角

2017-04-18 11:42:00 来源:期刊部 点击: 收藏

  教育惩戒须依规而行

  【编者按】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大增,传统文化进校园也成为中小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内容。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如何去粗取精,扬弃继承,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完善学校的管理机制,等等,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希望本期刊登的这几篇文章能给读者带去新的启迪。

  学国学志在报国

  ——由《论语》说开去

  孔为峰

  孟子曾说:“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现代儒学宗师柳诒徵也曾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古往今来,不仅我们中国人认为孔子伟大,而且外国人也十分尊崇孔子。如今孔子学院遍布全球,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球140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12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课堂。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英国汤因比博士曾说:“拯救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所以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也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而孔子的大智慧就在我们身边,就在《论语》中。

  ……

  一、学习的三个快乐境界

  第一个境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全书共20篇,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包含了政治、哲学、教育、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和智慧,开篇就是《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大部分人都明白。孔子说:“学习知识并在适当的时机运用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

  二、为天下人而忧

  但是,孔子也有忧愁。《论语》记载,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他忧愁的是不能修正道德,不能研究学问,不能从善如流,不能及时改过。他不仅为自己而忧,而且也为天下人而忧。

  德之不修,修德就是修身。论语中有许多修身的方法,其中有几句我深有感触。“修己以敬”,修炼自己,从内到外恭敬别人,就会获得别人的帮助;“修己以安人”,修炼自己,让别人感到安全快乐;“修己以安百姓”,修炼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得到安乐。这一点,孔子认为尧舜都难以做到,但我们要努力去实现。

  ……

  (本文系作者的一次讲学稿,内容有删改)

  作者信息:孔为峰,圣人孔子76代孙,曲阜首家公益国学馆创办人、曲阜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曲阜孔子文化学院儒学所所长、曲阜百姓儒学工程发起人,山东省第三批齐鲁文化之星,孔子文化体验中心副会长,中华吟诵学会理事。

上一篇:2017.3教育观察·教科研前沿
下一篇:2017.3教育观察·金洲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