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教育观察·教科研前沿
教育创新驱动 开创未知世界(二)
冯增俊
三、创新驱动与智化中国
中国走向未来就要走向智化中国。当下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智能化。创新最根本的就是产业转型,产业转型就是产业智能化。无论是德国工业4?郾0,还是中国制造2025,智能化发展是人类社会未来。不仅工业互联网等是产业智能化的结果,也代表了人类未来经济趋势是智能化。
1. 智化中国战略思路。
中国实现智能化社会,不仅提升了人的智能水平,也提升了产业智能化及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其战略思路表现为:一是从劳力型产业转向技术型产业。这是一个从文凭教育到智能教育的过程。二是从自给经济到规模经济。这是一个从谋职教育到创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三是从个体经济到产业共同体。这是一个从低级个体技术向高端互联技术的过程。
2. 中国未来教育以智能化为核心。
这里可以从三个方面看,一是以开启儿童智能作为教育的核心目的。以此建立中国未来智化教育新体系,形成一种与儿童发展相适合的、兴趣的、探究的、成果的教育体。二是建立规模性智能教育集团。以此实现从个体教育到互联网+教育,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学到所要学的任何知识。例如,最近我参加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胡钦太教授一个博士论文答辩,提出建立互联网+下的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最优化混合学习体系,就非常有新意,如果把它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就非常厉害,实现课内与课外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从而对大学教学进行改造。三是建立以重点高水平大学引领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推动高端技术牵头的智化产业共同体。
……
现场问答
黄少波:提问1,“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是由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五所知名大学教育学院共同举办的,有两所是我的母校,一所是中山大学的政务学院,一所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非常感谢冯老师和钟院长每年都给我以学生身份参加这个论坛,收益颇多。本次论坛强调创新驱动,这是中国走向未来的关键点。刚才几位发言中,我统计了一下冯老师的演讲,总共23次提到创新和重建。我觉得本次论坛突出创新抓住了时代发展要求,创新很重要,是教育重建的前提。中国教育未来发展迫切需要创新。例如教育体系,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的教育照搬苏联体制,中国学子梦寐以求的大学,就是莫斯科大学。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是仿效欧美国家,学子们梦寐以求的大学是美国的哈佛大学。说实话,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属于我们中国的现代教育体系。所以,什么是教育现代化,不是照抄其他国家的,不是照搬西方的就是现代化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关键是建立起为本国服务的教育体系。现在我们许多大学纷纷模仿外国,模仿哈佛大学等,结果哈佛大学的教师就提醒我们,一个民族的大学,必须以服务本土发展为前提,决不能够照搬英国或者德国的大学,美国的大学建立之初,就不是外国大学的翻版。这是爱迪生说过的。
……
冯增俊:这里我先回答几个问题。一是自1995年来中国就提出要建设一流大学,简称“985工程”,宣称10年后如何如何。现在20年过去了,简称了什么,大家很清楚。二是我之前到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访学,该校老师见了我就问,你是北京大学来的?我说不是。他们对此表示茫然,不是北京大学那怎么是大学老师呢?后来我说到中山大学。他们立刻说道:“啊,知道,是孙中山的大学!”他们就知道中国有两所大学。按黄老师说的,中山大学在世界很有声誉却不能进入“双一流”,很不可思议。其实,北京大学的作用和声誉来自20世纪初蔡元培的办学思想,而中山大学的声誉既有孙中山的影响,更有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达人、李延保时代推出系列在世界发展下服务中国服务广东的办学精神,同广东产业共同成长,攻坚克难,体现了中国新大学精神。现在这种建设一流大学,很多是一厢情愿的。如果不能推动大学服务中国,服务地方发展下瞄准世界前沿,不能强化对中国、对民族、对社会的贡献这一点上,简单地套用国外指标,搬来外国的做法甚至价值观,可能钱花了很多,但是一流大学也许还不知道在哪里。
……
(续完)
(责任编辑:朱蕴茝)
上一篇:2017.2教育观察·走进港澳台
下一篇:2017.2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