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理的境界:高考议论文的问题诊断与批改

作者:钟斌

编辑:林春森 雷娜

ISBN:978-7-5334- 7872-8

定价:44.80元

出版时间:2017-12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关于本书

本书是一所百年老校(厦门一中)语文组作文教学实践的总结与提升,是针对高中议论文理念转型和命题趋势(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中学议论文写作教学研究新成果。作者对高考考场写作的基本类型与写作方法作了全面的归纳与分析,选择了具有典型性的正反两方面学生考场作文,资料翔实、分析入理、立论有据、推论明晰。本书对高中语文教师以及即将走上高考考场的莘莘学子,都是一本值得研磨的好书。既可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参考书,又可作为高考作文复习用书,还可作为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读本。

内容简介

本书以近5年高考作文真题及省市质检题为例,从发现问题、定性分析、多维归因、多维比较、逐层深入、对象意识、让步校准、合理延展、作文建模、远离雷区等10个方面,分样题解读、样文分析与诊断、写作策略指导、优文评析等4个层次,分析议论文的写作任务,诊断与批改考场作文的偏差,给出议文论文的写作策略——说理的境界。

 作者简介

  钟斌,福建省教学名师培养对象,福建省中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集美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福建教育学院语文研究所研究员,厦门市杰出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福建省高考优秀评卷教师,厦门市高中语文学科中心指导组成员。 “厦门一中十佳教学能手”“厦门一中首届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厦门一中首届最受家长喜爱的十佳教师”。所教学生获福建省高考状元2人,培养过高考语文单科省状元、高考满分作文数人 ,指导学生获全国创新作文大赛、新概念作文大赛、“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比赛一、二等奖20余人。

  林明,厦门一中备课组长、厦门市骨干教师、福建省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刘远军,厦门一中备课组长、厦门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王坚,厦门市课堂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目录

绪论 高考作文命题趋势与考生的写作立场
第一讲 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新方向
第二讲 高考议论文写作新方向
第一章 发现问题,让任务更具体
第一讲 什么是写作任务
第二讲 如何完成写作任务
第二章 定性分析,让议论更精准
第一讲 概念界定的必要性
第二讲 定性分析的必要性
第三讲 概念界定策略例举
第四讲 定性分析策略例举
第三章 多维归因,让立意更深刻
第一讲 叙事体材料多维深入归因说理
第二讲 复杂叙事体材料多维深入归因说理
第四章 多维比较,让说理更个性
第一讲 权衡选择多维比较说理的要求
第二讲 权衡选择多维比较说理的方法
第五章 逐层深入,让说理更丰满
第一讲 说理的起点
第二讲 构建说理因果链
第六章 对象意识,让说理更入情
第一讲 平等交流,对话而非对抗
第二讲 包容异见,主动释疑解惑
第七章 让步校准,让说理更周密
第一讲 审辨让步和自我校准的意义
第二讲 如何做到审辨让步
第三讲 如何做到自我校准
第八章 合理延展,让说理更厚重
第一讲 什么是以小见大
第二讲 如何实现以小见大
第三讲 谨防以小见大的常见误区
第九章 作文建模,让说理更顺畅
第一讲 为何需要建构写作模式
第二讲 如何建构写作模式
第十章 远离雷区,让说理更完美
雷区一 开头:驳杂转述,入题过慢
雷区二 态度:貌似公正,不做选择
雷区三 立意:若即若离或断章取义
雷区四 说理:只重证明,不重厘清
雷区五 泛化:延展失当或空泛议论
雷区六 素材:篇幅过长或言不及义
雷区七 结尾:草率收兵,虎头蛇尾
雷区八 卷面:错字连篇,乱涂乱改
 
后记

精彩节选

后记
很久以来,一直有这么一个想法:写一部既能观照作文教学理论前沿,有学术高度,又能为一线老师提供教学帮助,也能为广大学子提供写作实践策略的议论文写作读本。几年前,林春森编审希望我能把这个想法付诸行动。近年来,我陆续把一些思考进行梳理,收集相关资料,在一些学校开设讲座,得到了一线教师和学生的认可,让我重新产生了整理出版的愿望。
本书是厦门一中语文组老师集体的智慧结晶。多年来,厦门一中语文组在写作教学中进行了不懈而深入的探究,培养了多名高考作文满分学生和全国创新作文大赛、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高考语文成绩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有效的作文教学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品牌,在省内外师生中有良好的声誉。为了完成本次写作任务,我们精心组织,精选成员,确保如期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希望不会让一线师生有太多的失望。本书的编写分工是,绪论、第三章、第四章及附录部分由钟斌老师撰写;第五章、第六章由刘远军老师撰写;第一章、第二章、第十章由林明老师撰写;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由王坚老师撰写。全书由钟斌老师统稿。书中引用的一些例文,欢迎作者来函联系,以便我们支付稿酬。
感谢福建教育出版社编辑的鼓励和鞭策,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就没有这本书的诞生;感谢余岱宗老师平时的学术指导并拨冗为本书写序;感谢福建省应永恒名师工作室的关心帮助;感谢对本书提出修改意见的省内外语文名师鲍道宏老师、俞发亮老师、石修银老师!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欢迎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不胜感激!
钟斌
2017年10月18日
 
高中议论文写作的思路(代序)
余岱宗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中议论文写作,学生通常存在着一系列的疑惑:作文材料中所显示出来的价值判断,写作者能否发表不同的意见,甚至持怀疑或不赞同的态度。当学生从材料中概括出一个主题后,论点很鲜明,例证也不乏权威格言的助阵,为什么在论证上显得无力。写好议论文,有了一个新颖的论点,如何论证才可能周密,从而使得观点成立的可能性更大。
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不深入地思考,将直接影响高中议论文的教学与写作。高中议论文写作的训练,对于论证部分的教学,同样不存在所谓从片面性论证到周密性论证的渐进格局,因为片面性论述思路一旦固定下来,相对周密的论证思路就可能被堵塞,所谓论证方面的教学就是无效教学。所以,将议论文写作论证方面的相对周密性作为教与学的起码要求,是高中议论文教学的一开始就应该明确提出的教学目标。

通常,提供材料的作文题,如果适合写议论文,其给出的材料应是作为被“审”的对象,而不是作为被“证明”的材料。换句话说,作文题中材料,是被考察被思考的对象,而不是不可质疑的主题。材料是作为思考的起点,绝非思考的结论。从材料到主题,这是一段极不寻常的概括之旅。
试以2012年福建高考作文题为例。这一年高考作文的材料是冯骥才的一句话:“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如果文章不对冯骥才这句话进一步剖解,所有的论述将陷入人云亦云的“诠释状态”,而非“发问状态”。事实上,该年度诸多高考优秀作文都是针对材料中“人生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这一说法发出疑问。疑问集中在为什么要将人生视为“赛跑”,“时间有限”与“多少路程”为什么要形成必然性。再进一步,如此“讲效率的人生”会导致什么样的心态。这样的心态延伸到不同领域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效应”。如果没有这些疑问,那么,对这道作文题的“正面阐释”往往只能停留在如何“跑”得更好,如何“跑”得更精彩这一论题上。“正面”固然正面,但这样的立意,在高中学生作文中,不知已累积多少代了。
对名人名言发问,不是说名人名言说得无道理,而是说任何一位名人名言的言说都是有条件的,而非无条件的“真理”。优秀的议论文,要将文章做下去,就不得不以“对话”的态度对材料中的名人名言发问。只有发问了,才可能找到问题,形成问题,进而让议论文形成辨析空间。
名人名言的作文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尚好把握,因为其价值判断通常比较明确,肯定、否定或商榷亦有一个明确的指向。还有个别提供材料的作文题,更具迷惑性,既有名人名言的判断,又有模糊不定的现象陈述,比如以下这个作文题。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约翰·多恩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
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
如果大海冲掉一块,欧洲就减小
如同一个海峡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敲响
请根据阅读后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如果学生就此材料写一篇议论文,主题为“朋友是不可或缺的”“每一个人都是整体的一部分”“人与人互相依赖”,自然非常切题。但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仅仅是材料中出现的一种价值判断,材料的判断仅仅是引发思考的出发点,不是终点。所以文章不见得就非得按照这首诗歌的主题,即“人与人的依赖性”去写才算是“做对了题”。哪怕你完全同意“人与人的密切关联性和相互依赖性”这个观点,如果要进入议论状态,也要从依赖性与竞争性的矛盾处着眼。这不是说议论文非生造出一个矛盾不可,而是说从材料概括出“人与人都是具有依赖性”这一观点,要用这个观点说服人,就要求回答有可能存在的疑问。因为人与人之间除了依赖性,不是还有竞争性,甚至排斥性吗?所以,哪怕要完成对依赖性的论证,也无法回避竞争性和排斥性,否则这种强调人与人的依赖性就不那么有说服力。
作文题中材料是一首诗歌,诗歌是可以将情感强调到绝对境界的,所谓“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但议论文不靠抒情,议论文重在说理:任何人的死亡的确都是损失,但凭什么说“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死亡是生命过程的合理环节,死亡既是损失,也是贡献。议论文强调的不是情感的绝对性,而是理性思维的逻辑性。所以,议论文要让读者相信“人与人是相互依赖的”这一观点,拿出“相互依赖”的案例固然非常重要,还要有足够的理由抵御“人与人相互竞争”这一观点对此的反驳,否则“人与人相互依赖”之说就难免受到质疑,因为其他人可能反对,认为“人与人相互依赖”是一种假相,真相则是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竞争性。如此说来,一道作文题的材料所显示出来的价值判断不必求其论点周密,而写议论文面对这种材料的判断,却要有思考力和辨别力,要对材料显露出的观点进行反思。这种反思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为了论证的相对周密,不能不对有可能出现的相左观点进行思考。否则,议论文缺乏适度的论证,自说自话,那就不叫议论文了。由此可见,材料显示出来的价值判断,不是都无可商榷,相反,材料仅仅是起到引出问题的作用,材料本身不担负解决问题或做出结论的任务,作文题给出材料不是论点,更不是不可质疑的结论。作文题中的材料只承担引出某一问题的功能。而议论文与材料的关系,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而是“对话关系”“商讨关系”,绝非“证明关系”,哪怕为了“证明”,也应该是有说服力的“证明”,而不是顺应材料显露出的论点,找几个实例,引用几句貌似权威的名人名言,不加思考,不加以论证就了事。说到底,材料只能左右话题的范围,而不能控制话题讨论的思维走向和思维的深入程度。审题,应以俯视的态度利用材料,而不是以仰视的姿态接纳材料,至少应该以平视的立场与材料“对话”。
 

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贴近材料,又超越材料,才可能拓展议论。
那么有些文章观点很鲜明,对材料也有所超越,但议论始终徘徊在同一个层面上,议论空间始终打不开。为什么呢?这与其说是技巧的问题,不如说是单极化思路导致的。单极化的思路窒息了议论空间。克服单极化思路,将多元化思维引入议论文写作,才可能真正打开议论空间,释放论理的活力。
什么是单极化思路呢?以非黑即白的方式看待问题并将观点推到极端。这种思维方式对某种现象片面化概括,将某种原因过度强调,将某种复杂关系高度简化,无视现象或事物错综复杂的关系,只看到影响事物或现象的一种因素,并将此因素当作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因素加以突出,无视事物或现象所牵涉的多种关系,结果因为将某一因素单边地强调到极致,造成论证上明显的漏洞,使得文章缺乏说服力。
议论文写作的单极化思路会影响议论文的质量,其根本原因在于单极化思维让复杂的问题高度简化,使得文章只是不断强化某一单极思路,对一个问题背后的复杂的原因视而不见。单极化思路,只找有利于预设论点的论据,不顾不利于预设论点的事实,一路写来,虽然罗列了不少看似能证明其预设论点正确性的案例或名人名言,但论述问题是单向推进,不顾相左观点的存在,结果论述上一厢情愿,虽然论点鲜明,但论证上存有明显的漏洞。
议论文从根本上说是为说服读者而写作,读者可能存在的疑惑都应尽量纳入论证的框架中,析疑解惑是议论文首要出发点。因此,议论文要尽可能多考虑形成某事件或现象的多种因素,论证的过程就是通过对多种因素的辨析,从而推导出结论,而不是宣布一个观点,继而找些事例或格言“响应”一下观点就算议论了。“响应”不是议论,“响应”只是对某种判断不断发出赞同的声音,而议论之“议”在于能针对一个问题说明形成问题的诸种原因,分析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在多种原因和可能性中,说出选择某种判断的理由。这意味着,议论要在多种成因和可能性中有所辨析,不辨析就难以形成一篇有说服力的议论文。
 
试以以下一道作文题为例。
①郁达夫在《怀鲁迅》一文中说过:“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②因说地球转动,伽利略被审判。当他出来时,他的学生冲过来:“老师,你顶住了?”伽利略:“不,我招了。”学生震惊:“为什么?”伽利略:“因为我怕挨揍。”学生愤怒:“没有英雄的国家真不幸!”伽利略摇头:“不,需要英雄的国家才不幸!”
对以上文字,你有何看法?
不少学生就此材料写文章,认为应该让“英雄走下神坛”,理由是“英雄的光芒有可能遮掩群众的智慧”,或是“当人人都成为尧舜,那人们便不再需要尧舜了”等等。这些判断固然都有一定的理由,但是,都难以成为不需要英雄的充分论据,因为英雄的光芒固然有可能遮掩群众,但历史各个时期不乏存在英雄引领群众的典型事例,那么,对这些典型事例你又该如何应对呢?“人人皆成为尧舜”,那自然就不需要英雄了。可是,这可能吗?这仅仅只是一厢情愿的假设,人人都成为圣贤不过是一种憧憬罢了。所以,分析“需要不需要英雄”,应该看到英雄存在于历史各个阶段的事实,英雄不是说不要就可以不要,英雄是否需要,应该从“英雄崇拜”可能导致的诸情形说起。扼要地说,“英雄崇拜”从古至今都存在。“英雄崇拜”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在危机环境中,英雄的出现可激发斗志,引领群众,对英雄的崇拜具有极强的积极性和建设性。但英雄崇拜也有消极作用,那就是英雄的影响力过于强大,甚至英雄人格魅力压制了制度以及群众声音的时候,这种崇拜就具有消极性甚至是破坏性。如此,当英雄发挥了正面的、积极的作用,拥护、爱戴英雄便理所当然,反之,当英雄的人格魅力无限膨胀甚至抑制了制度的作用力的时候,英雄的作用就要被质疑被限制,这样的英雄很可能不需要会更好。甚至,在诸多环境中,好的制度比魅力型英雄更能造福社会。如此,就不是单极化地强调不需要英雄,而是打开思路,既承认英雄的积极作用,也能看到过于依赖英雄,将英雄视为全能的超人的不可取。通过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角度看问题,议论文就“议”得起来,议论的空间也由此获得拓展。这远比找几句呼应“英雄下神坛”格言更有说服力。因为一个论点要获得确立,回避不同看法是一种懒惰的且无益于论证的鸵鸟战术,只有让不同看法亮相,哪怕只是简单地亮相,初步说清你对待不同意见的看法,如此才可能让你的观点进入一个相对周密的论证过程。否则,连明显的不同意见都装作不知道,自说自话,就不是议论文,只能算表态文。
有些议论文的材料,权威发言者的声望极大,其判断的倾向性亦非常明显,文章的主题似乎只能附和权威的声音,那么,面对这样的作文材料,学生是不是毫无思考的余地呢?如以下一道作文题中的材料,学生的作文几乎一边倒赞同苏格拉底的选择。
有一天,几位学生鼓动苏格拉底去集市逛一逛。他们说:“集市里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您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第二天,学生们请他讲一讲集市之行的收获。苏格拉底说:“此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这样的材料给学生,学生几乎无一例外赞同苏格拉底选择了高尚的精神生活,而多数人为物欲所诱惑,所以见到“新鲜玩意儿”就想拥有。问题在于,选择赞同苏格拉底,你要说出选择的理由,而不是附和式地赞美。文章要不断追问的,恰恰是其他人会如此热衷“新鲜玩意儿”,为什么苏格拉底会放弃呢?其他人需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当真需要,还是从众心理在作怪?什么是真正的需要,还是被人灌输的需要?我们如何辨别自己真正的需要与被影响的需要呢?真正需要的限度在哪里呢?为什么“新鲜的”会成为人们的需要呢?是“新鲜的”就一定是你需要的吗?苏格拉底凭什么就放弃了呢?是他当真什么都不要吗?还是因为他要的是精神的丰富,而物质方面的“新玩意儿”对他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或者说,苏格拉底哪怕需要物质,“量”在他那儿就是一个有限度的“量”,而众人则在“量”上求得满足。所以,归根到底,这还是对于“新鲜玩意儿”的价值评估的问题。要议论,就不是简单地赞同精神至上,反对物质拥有,至少要问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物质上的无限度需求,而精神生活又会在何种程度上对物质需求产生约束性。
 
事实上,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做文章,不妨对苏格拉底也来一番推敲。在他人眼中“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在苏格拉底那儿却是不值得拥有的。那么,苏格拉底所求的,是不是一定就要作为众人的标杆呢?那么多“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是世俗欲望的追捧之物,完全弃之如敝屣是否合适呢?众人拥有“新鲜玩意儿”是否有合理之处?其限度又在哪儿呢?假定众人追逐“新鲜的玩意儿”是求得物质上量和新鲜度的满足,那么物质追求上的“量”与“新”,其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又在哪儿呢?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两者是完全对立,还是可能相互补充呢?苏格拉底的“不要”是一种普遍的要求,还是圣人的特立独行呢?是不是苏格拉底不要,其他人也应该放弃呢?那么多“新鲜的玩意儿”都是垃圾吗?我们尊重苏格拉底的选择,为什么可以不尊重其他人的选择呢?
写议论文,本来就是因为有了问题,需要通过辨析来解决问题。那么,将各种思路引入议论文,目的在于强化议论文的写作的说服力。去掉单极化思维,拓展思路,不是说议论文就没有一个核心论点,恰恰相反,是为了强化核心论点的可信度,因为与核心论点有可能发生龃龉的其他观点如果能一并考虑进来,呈现多元角度思考问题的文章格局中辨析观点,这样,才可能真正让观点在相对周密的论证过程中“站立”起来,让议论文更具说服力。再者,让议论文写作回归到论证的周密性与论点的新颖性并重的轨道上来,而不是只求论点的醒目,这对改变当下浮夸的议论文文风,亦有重要的意义。
2017年6月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60

开 本:16开

字 数:333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