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9教育观察·教科研前沿

2016-10-31 14:37:59 来源:期刊部 点击: 收藏

  中小学教师微研究实现路径探析

  刘桂影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作为研究者”业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和关键一环,教育教学研究既为中小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亦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促进专业成长与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和探寻,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身份越来越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认可和接受。随着研究类型的多样性发展,微研究逐渐进入基础教育学术视野并日渐被关注。但是,何为微研究?如何实施教育微研究?等等,仍蒙尘未见,尚待探讨。

  一、微研究的本质探寻

  关于微研究,目前没有较为明确、统一的界定。有研究者认为,“微研究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是指视角微、形式微的研究,是析微察异、造微入妙的研究”。也有研究者认为,微研究“是以一线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成长师生为价值取向,以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各类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制定合理的研究过程,从而解决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师生的协同发展的一种研究范式”。由此可见,首先,微研究不是一种研究方法,而是一种研究层次。通常情况下,大家习惯性地认为教育研究从事的是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具有概括性的问题以及具有普适性的规律进行的分析、探讨。微研究针对的是具体教育教学情境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的研究。可见,相对于一般的教育研究,微研究具有微观性,是对微观教育教学世界的研究。其次,微研究是小规模的、具体化的研究。一般研究通常是以教育教学中的普遍现象为研究视角,探究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找寻指导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微研究是教师在特定的教育教学场域中,针对特定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现象和特殊问题所进行的探究,从而发现针对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方式方法,目的是促进特定教育教学的顺利实施,提升学生和教师的学校生活品质,促进师生的成长与发展。

  ……

  二、教育微研究的实现路径

  (一)微研究的实现条件

  任何研究的展开都离不了人和物两个条件。微研究作为研究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实现同样需要人的条件和物的条件。人的条件即微研究的研究者,是微研究的实施者,物的条件即微研究得以实施的场所和承受者,微研究的实现表现在对两个方面条件要求的满足,即对人和对物要求的达成。

  既然教师是微研究的实施者,对人的要求实现即是对于教师的要求实现。自本世纪初的新课改,斯腾豪斯所提出“教师作为研究者”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新的理念,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和推进,“教师作为研究者”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这可以从作课题写论文是教师评职称和晋级的硬性规定的条件可见一斑。当下,“教师作为研究者”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许多教师已经或正在主持或参与各种国家级、省级或市级、校级的课题研究,教师不再仅仅是教书匠。教师也是自己的教育事业的批判者和反思者,他们在自身工作的过程中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进行着认真的审思和深入的研究。“教师作为研究者”既是保障课堂教学顺利实施和提升教学质量的条件,也是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保证。随着教师作为研究者身份的日益巩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视野需要聚焦,应该关注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毕竟教师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这种聚焦教师自身工作的研究就是微研究。

  ……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公管学院教管系 责任编辑:朱蕴茝)

  本文系2014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课改十五年贵州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14ZC275)”和2014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新课程改革十五年贵州省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审视与展望(课题编号:2014B2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一篇:2016.9教育观察·域外来风
下一篇:2016.9教育观察·元祥视点·课程改革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