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5教育观察·元祥视点·课程改革的深化

2016-06-22 09:52:35 来源:期刊部 点击: 收藏

  增强课堂的画面感

  ——谈课程改革的深化(5)

  郭元祥

  从公共知识的理解到个人知识的建立再到意义达成,是一个生动的丰富的知识理解与意义建构的过程,更是学生行为参与、思维参与和情感参与知识学习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直观的呈现、经验的流动、想象的再造、情感的交融和思想的表达。当下诸多“速效”课堂大多呈现出去情境、去过程、去经验等局限性,课堂像个压缩饼干或腌制干果,了无生趣,毫无画面感,教学便失去了灵动的活力、必要的深度和应有的发展性。

  一、课堂画面感的意蕴

  课堂不仅是一个生动的知识学习过程,更是一幅知识与经验交融、理智与情感互动、师生心灵碰撞、学习过程与学生成长意义关联的生动图景。课堂的画面感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于知识理解产生的丰富想象和生动表征的一种学习状态,是学生理解新知识、加工新知识并获得知识意义的学习过程。知识的理解总是伴随着丰富的个体经验和认知活动的参与,个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了必要的学习准备状态。皮亚杰称这种状态为认知的“前结构”,奥苏伯尔则称之为“先行组织者”。学生正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理解新知识并产生新的想象,每个人的“前结构”不同,对新知识产生的理解和再造想象的影响也就不同,这也是为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之一。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脑海里所产生的丰富联想和再造想象,就是课堂画面感的具体体现。

  ……

  二、课堂画面感的生成

  课堂的画面感不是简单、机械的图形和图像呈现的结果,而是学生基于深度参与学习过程和自主建构知识所达到的学习状态。课堂的画面感是师生共同创生的,真正具有发展价值的课堂画面既是对知识的解构和再造,更是学生对知识的动态建构。课堂的画面感离不开知识与学生在价值层面和意义层面的相遇。课堂画面感的生成离不开最核心的三个过程:知识的解构、经验的重组、想象的再创。

  ……

  三、生动与创生

  近些年来,有的中小学课堂过于热闹,大有“堵住教师的嘴迈开学生的腿”的架势,课堂根本容不下产生丰富画面感的时间和空间,还美其名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美国课程教学理论家乔治·布朗在《生动的课堂》(The Living Classroom)一书中提出了很有趣的教学主张:课堂中学生应该有丰富的精神幻想旅行,并要求中小学教师每节课至少留足5分钟让学生遐想。遐想不是瞎想,而是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过程,是生动的课堂和课堂创生的根本要求,其基本的出发点恰恰在于丰富课堂的画面感。如何丰富课堂的画面感?我觉得最基本的要求是让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在知识理解过程中经历多样的创生过程,超越对符号知识的表面学习、表层学习和表演学习的局限性。

  ……

  (责任编辑:林彦)

  作者信息:郭元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华中分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2007年发起“海峡两岸能力生根计划”,在中国大陆率先倡导“深度教学”理念,并在江苏、湖北、湖南、广东、河南等五省开展深度教学实验研究。

上一篇:2016.5教育观察·走进港澳台
下一篇:2016.5教育观察·教师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