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5专业成长·永新读师

2016-06-22 09:47:05 来源:期刊部 点击: 收藏

  永远不老的“学童”

  ——李吉林老师印象

  朱永新

  春节期间,李吉林老师打了几个电话给我。因为在京郊闭门读书写作,一直没有接到。

  前几天,李老师托人发来短信,说她最近要出版一本随笔集,希望我能够写一个序言。

  说句实话,我很惶恐。李老师是我非常敬重的前辈,岂敢为她写序言呢?

  ……

  年过花甲以后,李老师“仍然像孩子一样,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学”。从《学习的革命》到《建构主义丛书》,从课程理论到脑科学,她都不轻易放过。她感叹地说:“世界这么大,新知识像浪潮向我涌来,我永远只能抓一点芝麻,大西瓜是搬不动了。但能抓一点芝麻,总比两手空空要好得多。”她多次告诉我,她十分警惕老人的封闭,因为“封闭就停滞,停滞就萎缩。只要像孩子那样,憧憬着未来,敞开自己的心怀,便能不断地呼吸到新的空气,吮吸新的营养,而这一切都是教孩子所必需的”。她是一个真正的老学童。

  ……

  李老师说,儿童的眼睛,儿童的情感,儿童的心理,构筑了她的内心世界。正是儿童,是童心,给了她智慧。

  李老师说,她爱儿童,一辈子爱。如今她已不是儿童,但喜似儿童。“我只不过是个长大的儿童。我多么喜欢自己永远像儿童!”

  是的,尊敬的李老师,您从来就是一个儿童,一个长大了的儿童,一个永远不会老的“学童”!

  (责任编辑:黄常棋)

  作者信息: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教师》名誉主编。

上一篇:2016.5学科专辑“活动式作文教学”研究专辑
下一篇:2016.5教育观察·走进港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