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4教育观察·金洲谈教育

2016-06-01 14:59:33 来源:福建教育出版社 期刊部 点击: 收藏

  教材解读的边界

  郑金洲

  自20世纪末推进课程改革以来,关于教材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这些认识推进了教材的编写与实施,促进了课堂教学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系列变革。但有的认识需要设定一定的边界,不能无限推演开来。在我看来,最需要关注的一个观点就是:课程改革了,教材逐渐从蓝本变成文本了;教师所做的工作,越来越多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了。这一认识,如果缺乏边界观念,就有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是比较严重的问题。教材作为特殊的文本,不能用“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来解读,至少有以下几方面边界需加以限定。

  一、政治边界

  教材,尤其是正式发行的教材,自产生以来,就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意愿,反映着统治阶级对一些核心问题的看法和认识,集中体现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换句话说,是教师代表社会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蓝本”。哪些材料进入教材,哪些观点表现在教材,甚至编写的体例格式等,都有着明显的统治阶级烙印……

  二、学科边界

  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得我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已成为我们重要的课程类型。但就学科教学来说,仍是分科实施的,每个学科有自己的知识范围,有自己的概念、范畴、原则、原理以及相应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解读也应掌握在学科范围内,不能无限扩大,不能“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不能过度模糊学科的界限……

  三、文化边界

  教材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从教材中抽走了文化,教材就成了没有灵魂的“材料”;从文化中抽离了教材,文化的传承就很难得到延续。所以,每个时代,统治阶级都高度关注教材的文化承载,将教材作为传承文化尤其是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与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培训的贵州教师进行座谈的时候说:“我非常不赞同将古诗文从教材中删除,这种去中国化的做法是令人悲哀的……

  四、心理边界

  教材,首先是“学材”,是供学生学习的,因而,教师对教材的解读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注意从学生的立场、角度思考相关的问题。如果离开学生的心理接受范围,学生感到无法理解或无法承受,也会使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会走向其反面……

  教师对教材进行解读,本无可厚非,但解读不是无限制、无边界、无章可循的,需要教师增强边界意识,在“蓝本”与“文本”之间找到结合点,在“教教材”与“用教材”之间找到平衡点。

  (责任编辑:林彦)

  作者信息:郑金洲,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教师》编委会副主任。

上一篇:2016.4教育观察·元祥视点·课程改革的深化
下一篇:2016.4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