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
编辑推荐 日中比较文学的研究向来主要是从日本文学方面进行的。本书则是从中国文学的方面把握中日比较文学,开拓了新的视野,可以说成功地丰富了中日文学的研究通过这样的实践和积累,两国的比较会成为更为客观、更有说服力的研究。这意味着以文学为对象的中日学术交流,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交流。
内容简介
《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是当代中国比较文学主要奠基人严绍璗先生的代表作。作者认为日本文学是典型的变异体文学。在近代以前,中国文化与日本相比较,长期处于高层次阶段,因此,中国文化、文学上所获得的成果与经验,成为日本古代文学实行自身变异的主要材料。本书通过对日本从原始文化到江户文化中的中国原素的考察,以详尽的史料清晰勾画出日本如何接纳、汲取、融汇、改造中国文化,并最终形成以“物哀”“幽玄”为核心的自身文化这一历史进程。全书史料丰富、剪裁得当,洋溢着唯美的和风。
作者简介
主编:杨乃乔,原首师大中文系主任,现复旦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中国比较文学第一位博士后,师从乐黛云先生。
本册著者:严绍璗,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1940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1964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留校任教至今。严绍璗长期从事以中国文化研究为基础的东亚文化与文学关系的研究。
读者定位
中日文化研究者,相关专家、学者,文学、文化史读者,对中日文化感兴趣的各界人士
名家推荐
我期待着本书的翻译出版,在中日学术交流方面,这是具有着及其重大意义的事情。我以为这一从中国学者眼光来研究的第一流比较文学著作,一定会引起日本古典文学研究者的强烈关心。我希望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使这部书成为学术著作翻译出版的的绝好的典范。
——松浦友久先生,日本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著名的中国文学研究家
目录
目录
前 言……………………………………………………严紹璗
再版代前言………………………………………(日)松浦友久
第一章 日本“记纪神话”变异体的模式和形态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联
第一节 中日古代神话的保存与文献研究
第二节 “记纪神话”的形态模式及其外来哲学宗教色彩
第三节 中国多民族神话在日本创世型神话构成中的意义
第四节 日本唯美神话的多元性特征
第二章 日本古代短歌诗型中的汉文学形态
第一节 英语诗、汉语诗和日语诗的诗型特征
第二节 日本语韵文的原始形态
第三节 短歌诗型形成的中介
第四节 《万叶集》和歌的形态与中国文学的痕迹
第五节 汉诗的分解与短歌诗型的组合
第三章 上古时代中国人的日本知识与日本文学西渐的起点
第一节 上古时代中国人“日本观”的演进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献中汉日语言的对译
第三节 唐代文坛上中日诗人的交往与和歌传入中国的起始
第四章 日本古代物语的产生与中国文学的关
第一节 古汉文小说在日本古物语形成中的意义
第二节 “物语”文学的形成与早期“物语”中中国文化的特质 —— 以《竹
取物语》为中心
第三节 日本古代物语创作中“变异”手法的特征与渊源
第五章 白居易文学在日本中古韵文史上的地位与意义
第一节 白居易文学传入日本的一般性考察
第二节 中日诗歌美感的特征与白诗在中世时代日本传布的原因
第三节 “白体诗”的出现与日本汉诗诗风的变革
第四节 白居易诗在和歌中被醇化的形态
第六章 日本古代女性文学的繁荣与中国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日本古代贵族妇女的汉文学修养
第二节 古代东亚小说的文体特征与唐代小说和日本“物语”文学的融通
第三节 《源氏物语》中的中国文化因素与它的文学意义
第七章 中近世时代日本文学在中国文坛的地位
第一节 中世纪徐福东渡日本故事的形成与“移民”后裔的寻根意识
第二节 宋元时代日本诗人的唱和诗与日本文学的“反馈”
第三节 明清时代中国文学中的日本题材与日本文学作品汉译的发生
第八章 明清俗语文学的东渐和日本江户时代
第一节 “唐通事”的兴起与黄檗宗传入日本
第二节 “假名草子”的基本特色与明代传奇小说的影响
第三节 江户时代后期前近代型读本的产生与明清白话小说创作经验的意义
附录(一)
严绍璗:“日本的发现”
—— 本书著者获第23届“日本山片蟠桃奖”接受《中华读书报》
记者专访文稿
附录(二)
中日古代文化关系的政治框架与本质特征的研讨
—— 著者参加中日历史共同研究的基本体认………………(442)
参考书目
精彩节选
序言
前 言
双边文学研究或多边文学研究,特别是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研究,常常会面临一些危险。这一方面是由于研究者为观念与视野所限,不经意地对一些似是而非的文学现象,振振有词地发表见解,自然会受到饱学之士的讥评,双边文学研究的名声,因此也就会被败坏;另一方面是执着于民族主义情绪的研究家,常常把对揭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学的联系、排斥、包融和反馈的诸种研究,斥之为意在否定作家与作品的“个性”、试图抹煞文学的“民族性”等等。从事这一研究,有时不得不承担如此重大的责任,岂不让人如履薄冰,胆战心惊。
古代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的特殊性,造成了它们之间复杂的关系。阐发这种业已存在了千余年的文学现象,便常常会遇上这些危险。
古代日本是属于汉字文化圈内的国家,但是,它的文学,却是在与中国很不相同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环境内发展起来的。一般人都认为日本是一个深受中国儒学思想影响的国家。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称日本是一种“儒教主义”的社会。但是,如果体察日本文化的深层内容,那么,似乎可以说,儒学对于日本社会的影响,是远远比不过佛教的作用。在律令制时代,儒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家制度和政治思想方面,它始终未能真正地透入民众的生活意识之中。即使在江户时代,幕府定程朱之学为国家哲学,但是,这一时代,社会上恰是人欲横流;文学作品,充溢着对物欲和性欲的追求,与程朱之说,南辕而北辙。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日本文学,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欣赏心理,都具有与中国文学很不相同的内容和形式,两者在气质上的差异是显著的。
与中国古代的“诗教”之说、中世时代的“文以载道”论等所谓“文章乃经国之大业”的观念不同,日本文学从一开始就远离政治,它主要是作为一种纯粹表达感情和调剂精神享受的手段,故而,也就绝少见如中国文坛那样,作家诗人由文学获取功名,晋升精英阶层的情景。日本民族对于文学的这种根本观念,造成日本古代文学耽于唯美的内容和形式,不能自拔,追求所谓“物哀”“幽玄”和“寂静”等相融或相通的境界,以求表达民族心理深层的古朴、典雅和自然返真等气质,由此而构成了日本文学的“民族性”。
近代日本在明治维新中曾兴起过“兴亚论”,其功过是非,已由历史作了判定,无须我们在这里再说什么。“兴亚论”作为一种政治观念,在文化方面投下的影子,却是不可忽视的。所谓中日民族“同文同种”的宣传,始起于日本,呼应于中国,渗透于中日两国双边文学的研究之中。这种观念的潜在的侵蚀,至今时有显现,实在是我们要警惕的危险。
在日本文学发展史上,有一个现象应该引起研究家们的注目。古代日本书面文学的形成,如果以《古事记》《怀凤藻》和《万叶集》等为代表,大约是在公元八世纪左右。其时,中国文学正处于唐代极其繁荣昌盛的时期。换言之,日本古代书面文学是在中国以《诗经》等为代表的书面文学发展一千余年之后才开始起步的,但是,到十九世纪中叶,两国文学的发展达到了大致相当的水平。当经历了明治维新的变革之后,它却于中国文学之前,跨入了现代文学的行列。何以起步晚而进步在先呢?这实在是一个足以使研究家们深长思之的问题。
这个问题,大概涉及日本古代文学的性质——指存在于这一文学深处的一种内在动力。如果从发生学的立场来考察,那么,可以说,日本古代文学是一种“复合形态的变异体文学”。“多边文化”或“双边文化”研究中的“变异”,指的是一种文学所具备的吸收外来文化,并使之溶解而形成新的文学形态的能力。文学的“变异性”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溶解”,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如果从生物学的观点来说,“变异”就使新生命、新形态产生。文学的“变异”,一般来说,都是以民族文学为母本,以外来文化为父本,它们相互会合而形成新的文学形态。这种新的文学形态,正是原有的民族文学的某些性质的延续和继承,并在高一层次上获得发展。
日本古代文学作为复合形态的变异体文学,在其一千余年的发展中,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溶解,显得特别活跃,几乎没有停滞的阶段。这种共同融合而产生的文学形态,不是一种“舶来文化”而是日本民族的文学,是表现日本民族心态的民族文学。
日本古代文学的这一根本的变异特征,便造成了古代中日两国文化与文学的会合。
日本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与整个文化的发展相一致。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
原始文化(文学)阶段(原始时代——公元四—五世纪);
飞鸟奈良文化(文学)阶段(公元五世纪——公元八世纪);
平安文化(文学)阶段(公元八世纪末——公元十二世纪);
五山文化(文学)阶段(公元十三世纪——公元十六世纪);
江户文化(文学)阶段(公元十七世纪——公元十九世纪)。
日本作为一个偏居于亚洲最东部的海中岛国,它对大陆上的一切知识,都具有新鲜感。毋庸讳言,在古代亚洲大陆,中国文化与日本相比较,长期处于高层次的阶段。中国文化(包括文学)上所获得的成果与经验,是日本古代文学实行自身变异的主要材料。在日本文学发展史上,每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的产生,以及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文学样式的相互联系中,几乎都与中国文化的会合密切相关。这里丝毫也不否定民族文学发展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乃至文学本身的诸因素。文学的因素便包含了文化会合的条件。
在双边文学与多边文学的研究中,民族主义情绪是最应该避免的揭示日本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模式,特别是探明中日文化与文学会合的轨迹,丝毫也不意味着否定日本古代文学的民族特性。文学的“民族性”从来也不是一个封闭性的概念。日本文学“民族性”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这一文学内部的“变异性”来实现的。在一千余年的发展史中,日本文学的“民族性”得以延续不断,并充实丰富,正是因为它内具着活跃的变异性能,始终吮吸着亚洲大陆精神文明的成果。有的研究家执意强调日本文学与亚洲大陆文化,特别是与中国文化“相克”的理论,制造日本文学是所谓“单一性质的岛屿文学”的神话,实在与事实本身相距太远了。
任何民族的文学,为保持其自身的特性,都具有“排异”的功能。但是,日本文学为保持其“民族性”所表现的“排异”能力,并不在于简单地拒绝外来文化,而是在于追求与外来文化相抗衡的力量,这便是在“排异”中实现自身的“变异”。如日本早期民间的歌谣,为了与当时弥漫于宫廷的汉诗相抗衡,便寻求实现自身的格律化。为了创造一种定型的和歌,它从中国汉诗所获得的成果中吸取营养,并使它融化为适合于日本语韵律表现的形态。经过几代歌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三十一音音数律”。和歌成为古代日本文学诸样式中,典型的民族形式之一,相袭至今。中国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便被逐步吸收和融化于日本文学之中,这便是古代中日文学会合的主要轨迹之一例。
当然,不同民族之间文学的影响,总是呈现双向流动的形态。在以往的一千余年间,不仅日本文学的发展得力于亚洲大陆的文明,而且中国文学也曾经以自己的热忱,吸收了日本文学创造的成果。一些对于域外文化具有敏感的作家,不仅选用日本题材进行创作,而且在自己的作品中,接受日本文学的反馈,编选和翻译日本的文学作品,从而,使中国文坛获得了新的样式、新的知识,丰富了中国文学。
本书的写作,原意在于探讨在中日古代文学会合的历史过程中,文学相互影响的主要特点,文学融合的基本轨迹,以及造成这种联系的民族心态和文学内在的动力。希望通过这些问题的阐述,大致勾画出中日两个伟大民族古代文学相互关系的历史面貌,并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本书各章节内容,大致以文学样式为纲,其先后编次,以历史时代为序。有些章节因内容过大,又分为若干子类,在全书目录中不再标出。书中各章的论证,以文献实证为主。
1985年在担任日本国立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日本学”客员教授期间,有机会就本书若干内容,与所内诸先生切磋商讨,得益不少。又蒙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指导关怀,罗尉宣先生又力促其早日付梓。对他们的热忱之情,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严绍璗 1986年冬于北京大学跬步斋
再版代前言
松浦友久
(日本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
严绍璗教授《中日文学关系史稿》修订版的刊行,确实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此书是以古代文学为对象的比较文学专著,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著作之中,具有着许多有益的特征。
第一,研究对象选择的广泛与适宜。除了作为总论的前言之外,第一章日本记纪神话的变异体模式和形态、第二章日本短歌诗兴型中的汉恩学形态、到第八章明清俗文学的东渐与日本江户时代小说的繁荣,从上代到近世的古代文学重要研究领域作为了研究对象,广泛而又适宜。正如前言所述,按照时代的顺序排列了重要的文学样式,构成本书的框架。在翔实的文献基础上,围绕着神话论、短歌论、物语论展开了具体的论述。宏观与微观兼具的论述态度,提高了本书饿说服力。
第二,在认真咀嚼日本学者现行诸说的基础上,加入了中国学者独特的见解。日中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相当悠久,有极其丰富的相关著作与论文。对日本学者来说,例如上代的比较文学研究者难于通览中世与近世的研究成果,这是实际的状况。本书以先行研究文献为基础,在把握了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从日本学者忽略的视野,提出了新鲜的论点。书名冠以“关系史”,说明这是一部通史性的著作,应当说这是格外珍贵的特色。
第三,此书论点明确。一般而言,比较文学方面的著作资料丰富,出于研究对象领域的广阔,对资料的依赖性很高,因而著作者的观点往往不够明确。本书涉及丰富的资料和广阔的领域,但作者的观点及其明确。作者是具有卓越逻辑思维的学者,同时作者论述的文体语句准确明晰,应当指出这是观点明确的原因。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日中比较文学的研究向来主要是从日本文学方面进行的。本书则是从中国文学的方面把握中日比较文学,开拓了新的视野,可以说成功地丰富了中日文学的研究。通过这样的实践和积累,两国的比较会成为更为客观、更有说服力的研究。这意味着以文学为对象的中日学术交流,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交流。
张哲俊 译
译者附记:
松浦友久先生,日本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著名的中国文学研究家。他曾非常关注严绍璗先生的《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一书在日本的翻译出版事宜,1993年1月30日他在给严绍璗先生的信中指出:
我期待着大作的翻译出版,在中日学术交流方面,这是具有着及其重大意义的事情。我以为这一从中国学者眼光来研究的第一流比较文学著作,一定会引起日本古典文学研究者的强烈关心。在您归国之前没有能够完成这一部著作的翻译,是一件憾事。然而如果考虑到这一部著作的质与量,是可以理解的。我希望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使这部书成为学术著作翻译出版的的绝好的典范。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松浦先生未能见到本书的日文版就已离开了人世。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90
开 本:16开
字 数:389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