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教育学家经典论要丛书”由在教育学界声望卓著、已有定评的资深教育学专家或其授业弟子,选取已有论著中的主要观点、论据择其要而述之。将这些教育学家的教育论要集结成册,便于读者较快了解、学习作者的主要观点、思想,对需要更深入细致阅读的读者也提供了详细的线索。
本书萃集了顾明远先生对教育多个细分领域的代表性观点及精要论述,,内容分教育现代化: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素质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比较教育、教育学科的发展八个部分。顾明远先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教育学家之一,长期担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其著作和理论主张对中国教育实践、国家教育政策制定、教育学学科建设,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但其教育思想散见于大量著作和文章之中,读者难以全面了解和学习,本书撮其精粹,集中呈现,对教育学研究者的研究和欲了解顾明远教育思想的研究人员、一线教师都富有帮助,十分实用。
作者简介
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教育管理学院院长、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人民教师”。香港教育学院、澳门大学、日本创阶大学名誉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名誉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比较教育、教育哲学、基础教育等,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培养中外硕士博士60余名。许多著作对中国教育理论和政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同时也获得了多项奖励。
目录
第一部分教育现代化: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
论教育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
新的科技革命和教育的现代化
论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育思想的转变
三个面向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思想
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
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
终身学习与人的全面发展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高等教育改革
中国教育改革最新政策走向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两会工作报告的体会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
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
教育的文化研究
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
人才学与教育学
第二部分素质教育
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
再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
素质教育的推行与困惑
素质教育十大原则
又该呐喊“救救孩子”了
折磨孩子的奥数可以叫停了
鞭子只能培养奴才,不能培养人才
我为什么呼吁废除 “三好学生”的评选
公平而差异是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把选择权还给学生
爱是教育的源泉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教书育人在细微处
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我提倡“活动教育”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第三部分基础教育
努力办出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小时候养成的好习惯最不容易改变
站在孩子的视角谈教育
特殊教育应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中小学校本德育研究
加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
谈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问题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
论课外活动
“愉快教育”值得提倡
试论课程改革的依据和原则
开展“科学技术社会”课程研究,促进中学理科教育的改革
多样化是高中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跳出要不要文理分科的框框来思考
把课改落实到课堂上
论学校文化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现实意义
第四部分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过程中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是大学教育的主旋律
高等教育评估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
大学文化的本质是求真育人
高考改革之我见
谈谈社会科学研究生的培养问题
——兼谈学位制度的改革
重塑大学文化
高等学校要向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第五部分教师教育
必须使教师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
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师范教育的传统与变迁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
教育变革中的教师专业化
论教育家办学
既做经师,更做人师
班主任要做学生最贴心的人
推动新课改的有力队伍
第六部分职业技术教育
谈职业技术中学的性质和地位问题
论发展和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第七部分比较教育
教育与需求
——现代教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课程改革的世纪回顾与瞻望
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比较教育的使命
比较教育的身份危机及出路
第八部分教育学科的发展
人人都需要学习的教育学
一门亟待发展的重要学科
——学科教育学
实践的发展与理论的反思
教育科学应从五四精神中吸取什么营养
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现代化
对教育定义的思考
精彩节选
对教育定义的思考
教育是什么?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夸美纽斯认为,人人具有知识、德行和虔信的种子,但这种子却不能自发地生长,需要凭借教育的力量,他的学说可以称之为“生长说”。英国教育家洛克则主张“人心没有天赋的原则”“人心是白纸”,通过教育能使儿童掌握知识和德行,是谓“白板说”。法国教育家卢梭则提倡“自然教育”,教育的任务是使儿童从社会因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归于自然”,培养自然的人,自由的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作为独立的一门科学的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教育目的就是“德行”,“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则把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教育中学校、负实际责任的教育者和教师是教育者;广义的教育是无意识的教育,大自然、家庭、社会、人民及其宗教和语言都是教育者。他认为,“完善的教育可能使人类的身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力量得到广泛的发挥”。美国教育家杜威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出发,主张“教育即生长”, “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杜威理解的教育也是“生长说”,但与夸美纽斯的“生长说”有所不同。杜威把教育建立在儿童的经验上,经验是人的有机体与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
历史上各国教育家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根据自己的哲学观点提出对教育的理解和诠释。他们都没有给教育下完整的定义,主要是从教育的作用和教育的目的这个角度提出教育是什么。这里面还包含着对人的本质、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获得的不同认识等。
中国教育界长期以来受韩愈《师说》的影响,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授业、传道、解惑”,这也就是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加里宁提出:“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行的一种确定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的心身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长期以来我们接受这个观点,认为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青年一代的活动,它具有历史性、阶级性,是上层建筑。
1978年教育界展开了一场教育本质的大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教育的本质属性上,教育是上层建筑,还是生产力,还是有多种属性。但没有统一的结论。有多种提法:(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2)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教育大辞典》)(3)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4)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是人的培养。(潘懋元主编:《高等教育学》)
这类定义有两个特点,一是都是从现象学的角度提出来的: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或社会现象;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二是从教育者出发,强调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培养教育者所希望的人。很少讲到受教育者本人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他们的自我发展。
1979年于光远曾经提出,把教育科学分为两大门类:一是把教育主要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加以研究的科学,叫做“教育社会现象学” ;一是把教育主要作为一种认识现象来研究的科学,叫做“教育认识现象学”。他还提出教育的三体论:即主体、客体、环境三体,互相作用。1981年,我在《江苏教育》第10期上发表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一文,引起了争论。
随着教育理论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学生主体性的张扬,1990年代,项贤明提出泛教育理论, “教育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共同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开发、占有和消化人的发展资源,从而生成特定的、完整的、社会的个人之过程”。
这就完全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教育。人的成长与教育密不可分,但把“人成为人”的全部活动都说成是教育,那么,教育就变成涵盖人类一切活动的活动了。
从以上许多教育的定义和观点可以看到,什么是教育,或者说教育是什么,至今还没有一致的看法。定义者总是从某一视角提出对教育的理解。有的从教育现象的角度,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有的从教育目的的角度,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有的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教育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活动;更有人从人的生长的角度,教育即生长。
教育既具有永恒性,又具有历史性。对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教育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更因为时代的变迁,民族文化的不同而很不相同。要给教育下一个科学的界说,需要仔细分析教育各个要素,弄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教育的基本要素有三:教育者(教师、父母、长者)、受教育者(学生、儿童)、教育影响(或称环境,具体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有了这三者就可以构成教育活动。历史上对教育的诠释不同,就因为各个学者对这三者关系的认识不同。
今天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儿童中心主义的观点不同。儿童中心主义是强调儿童、儿童的兴趣在教育中占主导地位,而学生的主体性则是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是强调要把学生作为能动的人来看待。因此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
对教育的认识还涉及对教育价值的认识。教育理论发展史上长期存在着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争论。主张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就认为教育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塑造人;主张个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就认为教育是个体成长发展的活动。其实两者是不矛盾的,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需要是统一的。
那么,教育是什么?我无意为它下定义,也没有能力做出科学的界定。只想用证伪的方法,对现有的各种界说进行分析,指出不足之处,供大家思考。
(本文原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创刊号)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264
开 本:大32开
字 数:200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