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学教授的高考“下水文”——一种作文指导范式

作者:徐江

编辑:李惠芬

ISBN:978-7-5334-6762-8

定价:25.00元

出版时间:2015-03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标签: 水文教授大学

关于本书

32道历年高考作文题精妙分析,39篇高考“下水文”指路示范 本书所展示的是如何找到高考作文写作的切入点,告诉你正确的理性逻辑思维方法,在作者条分缕析之中享受思维的快感,特别适宜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共同互动讨论。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有感于当前高考作文指导书的乱象,特选择近二十多年有特点的32道高考作文试题为写作对象,写出39篇“下水文”。教师可以较为系统地依次以例文为例,教学生认识定义、划分、假言思维、矛盾律、同一律、充足理由律、类比推断、演绎推断、归纳推断等思维方式在应试中的应用;还可以系统地依次以例文为例,教学生认识因果、比较、联系、临界、相机、两面、质疑等思维方式在应试中的应用,是典型的理性的案例性作文指导读本。

作者简介

徐江,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积极关注并致力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是当下中学语文教学界的先锋人物。他尖锐地批判中学语文教学的无效,言辞振聋发聩,激烈程度备受争议;他身体力行为中学老师上示范课、指导课,其心系中学语文教学的真诚和执著令人感动。他的声音被《中国青年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等著名报刊宣传与关注,被称为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颠覆者”;他自称是“闯进语文教学苑地的一匹狼”,“就是要‘逐鹿’,让老师们动起来”。

目录

前言  写给命题人、主阅卷人、语文教师及中学生1
序    教学生做会思维的“老虎”1
 
一、定义,议论文写作之纲——以2004年上海高考作文为例
定义对于论说如同肯定的决议对于行动一样。要明确“什么是什么”,揭示事物的本质。
试题:忙。
下水文:《忙》
 
二、认识划分事物——以2000年全国卷高考作文为例
划分你所要表述的对象,以同一的标准将其归置为若干小类。否则,你的表述将会一塌糊涂。所以,首先要学会划分。
试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下水文:《马驴骡牛又该怎样分》
 
三、选言思维,选准好的应对角度——以2001年全国卷高考作文为例
当断定若干可能的事情中至少有一种情况是必然存在的,此时行为主体的机敏、智慧、才干就体现在能够迅速做好证伪排除的工作,让利小弊大的情况不会发生。
试题:某年轻人携有“健康”、“美丽”、“金钱”、“机敏”、“才学”、“诚信”、“荣誉”七个背囊,在他乘船到河中央时,风涌浪起,船家要他扔掉一个背囊,以减轻船的负荷,保证安全。年轻人考虑之后,扔掉了“诚信”。
下水文:《诚信:重要的是做而不是说》四、在比较中作选择——以2013年天津市高考作文为例
选言思维的艺术——在比较中选择。
试题:由“学而知之”而想到“而知之”。
下水文一:《做而知之》
下水文二:《辨而知之》
 
五、认识“假如……,就会……”思维——以1999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为例
要把握“假如……,就会……”句式中的充分条件关系,让假言想象的天马行于空。
试题: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
下水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六、运用“假如……,就会……”思维写文章——以2007年安徽省高考作文为例
运用假言思维方法,想象事物的不同可能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之。
试题:提篮春光看妈妈。
下水文:《提篮春光看妈妈——感恩的心可比秋实》
 
七、认识“只有……,才能……”句式的思维特点——以2014年四川省高考作文为例
要把握“只有……,才能……”句式中的必要条件关系,明确论证要点。
试题:人,只有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
下水文一:《我思故我立——谈中学生“独立”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下水文二:《杜立轶事》
 
八、坚持“同一”思维——以2014年全国卷高考作文为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要坚守这样的同一思维原则。
试题:“山羊过独木桥”运动比赛引发的风波。
下水文:《“无意义的当场争论”与“有意义的事后思索”——关于“序”的哲学考问》
 
九、警惕诡辩,坚守“同一”——以1991年全国高考作文为例
要警惕同一个词不同意义的欺骗性使用,坚持同一,反对诡辩。
试题:“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之辩。
下水文:《近墨者黑》
 
十、认清矛盾,正确应对——以2012年辽宁卷高考作文为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认清矛盾,正确应对。
试题:某女钢琴家说:“人,要隐于音乐的背后。”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
下水文:《人与音乐同在》
 
十一、在陌生事物间寻找亲缘关系——以1986年全国高考作文为例
类比是在陌生事物间寻找亲缘关系,从一种熟悉的关系生动地推知另一种迄今不知道的关系。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
试题:树木·森林·气候——谈。
下水文:《树木·森林·气候——谈“树木与气候关系”之于“人与社会气候关系”的启示》
 
十二、充足理由是立论基础——以2011年江苏省高考作文为例
在同一思维中,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总是有充足理由的。所持理由推不出推断,还在那里固执地坚持,是十足傻瓜干的事情。
试题:拒绝平庸。
下水文:《拒绝平庸——平庸人该怎么办》
 
十三、认识“三步推论论证法”——以2013年福建省高考作文为例
某一类对象的全部是什么,那么,这个对象中的部分也就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试题:“运动比赛”讲在有限路程内用的时间少,“人生比赛”讲在有限时间内跑的路程要长。
下水文:《以“比赛意识”做好该做的事》
 
十四、学会归纳,生产思想——以2011年辽宁省高考作文为例
人的一种真正的精神文明,其聪明和智慧就表现在能从具体的事件中发掘出它的象征性意义和从特殊之中感受到一般。学会归纳,生产思想。
试题:哲学家把一个蜡苹果在课堂上说成是真苹果,学生反应虽不同,但无人说出那是假苹果。
下水文:《假苹果前的心态折射出什么》
 
十五、“归纳”产生新的文章——以2014年湖北省高考作文为例
只有准确归纳出试题材料的内涵,乾纲在握,成竹在胸,才能构思出好文章。
试题:游山有人留在山脚,有人来到山腰,有人攀上山顶。
下水文一:《山上有一片红叶》
下水文二:《新游褒禅山记》
 
十六、归纳推断,生产思想——以2007年北京市高考作文为例
从事物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思考问题,分析事物,作出判断,这种思维方式是因果思维。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讲笑话说,一只乌龟从天上掉下来,恰巧砸在一个秃子的头上,你不必奇怪,那是有原因的:抬头看吧,天空会有一只老鹰在盘旋,它把乌龟从天空摔在石头上,以图摔裂龟壳便于食之。鹰把秃子头误认为石头了。
试题: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下水文:《大自然的诗意提醒——读“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十七、比较论证法——以2014年江西省高考作文为例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分析、认识某一事物的时候,要把此一事物与其他某种有联系的事物作比较,从中找出双方的相同或相异,进而对事物作出评断,这种认识事物的方式是比较思维。
试题:对“探究”这一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你有何真实感受,正面体会或负面评价?
下水文一:《“会一样的”与“一样的不会”——谈阅读教学“当下”的“探究”》
下水文二:《谭玖老师一次讨论课的尴尬》
 
十八、相机立论,灵活应对——以2011年上海市高考作文为例
有一种思维方式叫相机思维。“相”,本是用眼睛端详树木做什么材料,所以,“相”就是察而思之的意思。“机”呢?《法华玄义》卷六上曰:“机有三义:机是微义,机是关义,机是宜义。”这里取其“宜”义。“相机思维”,就是以灵活的态度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并相应提出妥当、恰切的主张、手段处理事情的思维方式。
试题:有人说“一切都会过去”,有人说“一切都不会过去”。
下水文:《“会过去”与“不会过去”》
 
十九、临界思维——以2008年湖南省高考作文为例
以事物量变达到一定的界限从而发生质变这一规律为纲,关注事物量变没有达到或达到临界点时,事物的性质相应发生什么变化,这一思维方式是临界思维。
试题: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为话题。
下水文一:《坝上二月草色奇——遥可看,近却无》
下水文二:《问诗“却”字味如何——读“草色遥看近却无”》
 
二十、认识联系性——以2014年安徽省高考作文为例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不能静止地就事论事,而是要从事物与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间互相影响、制约和联系的角度看问题,这样的思维方式是联系思维。
试题:表演艺术家说,演员可以根据表演需要修改台词;剧作家说,演员不可随意修改台词。你怎么看?
下水文:《修改剧本还是多个积极性好》
 
二十一、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要统—和谐——以2014年全国卷高考作文为例
 
实际发生的事情决定了一个行为的好坏,好的行为是能够产生最大的正面效应或使负面效应降至最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应该是统一的。严格说这是联系思维的一种。
试题:动物自然保护区禁止游客喂食动物,违者严惩。
下水文:《用“惩罚”制止“爱”的行为引发的思考》
 
二十二、合二而一,两面思维——以2011年天津市高考作文为例
罗马神话中有一尊神,他的脑袋上长着两张面孔。一张看着现在,一张注意着过去和未来,人称之为两面神。我们没有两张面孔,但要能做两面思维,比如,一方面看到事物发展的积极因素,一方面又要看到其消极的因素,如此等等,这种思维方式即为两面思维。
试题:五种镜子,有望远镜、显微镜、反光镜,哈哈镜、三棱镜,任选两镜组合一组看事物。
下水文:《“望远”+“显微”》
 
二十三、质疑思维——以2007年江西省高考作文为例
质疑思维,就是以人们已有的观念和行为作观察对象,进行反思性分析,用古人的话来说是把思维转向“题目之背也”,从而形成对已有观念和行为一定的否定。
试题:(1)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2)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任选一题作文
下水文:《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二十四、主题先行编故事——以2014年上海市高考作文为例
给材料作文编故事,是主题先行,以形象图解思想。
试题: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方式和路线,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沙漠,你又是不自由的。
下水文一:《主观因素与实践中的“自由”“不自由”》
下水文二:《球场10秒钟的选择》
 
二十五、归谬法运用——以2014年天津市高考作文为例
如果一个问题导致悖论,那么,它的可接受性就会动摇,很容易被归谬。
试题:有人发明一种智慧芯片,装配它,可以“无一不知”,“无所不晓”。
下水文:《请问命题人:您装了这样的芯片会怎样——知道您不知道的东西吗》
 
二十六、超越一般,在精神层面做文章——以2005年天津市高考作文为例
 
识得轻重,抓大放小,在上位道理做文章。
试题:留给明天。
下水文:《留给明天——作为一种生存意识》
 
二十七、充足理由是立论的基础——以2011年全国卷高考作文为例
“诚信”,是一种双向的双边行为。用充足的理由向狭隘的道德观念提出挑战。
试题:某彩票店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彩票,并且完成了有关彩票的认奖号等有关工作,结果彩票中大奖500万。店主在第一时间便通知了彩民,并保存彩票。就巨额奖金的享有问题,人们有不同议论。
下水文:《我为分享彩票奖金出点儿新主意》
 
二十八、耐人寻味的意象——以2006年江苏省高考作文以例
关注活生生的社会现实,认识“人与路”的因果联系。
试题:有人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
下水文:《人与路》
 
二十九、巧用所学,经典话语两面看——以2007年天津市高考作文为例
 
要善于化自己所学为解决问题之所依,学以致用。当前中学生知识不可谓少,但致用意识及能力还是不尽如人意。
试题:有句常挂嘴边。
下水文:《有句话常挂嘴边》
 
三十、把握条件与结果之关系——以2002年上海市高考作文为例
面对大海,与其感叹海之阔,不如想一想怎样过!
试题:面对大海
下水文:《面对大海》
 
三十一、掌握“假如……,就会……”句式思维——以2012年全国卷高考作文为例
分侧面、分角度解释论点是基本的论证手段。
试题:修船工在受雇给船刷油漆时,顺手将船底的小洞补好,防止了一场悲剧发生。
下水文一:《论为善之道——从一个修船工的故事谈起》
下水文二:《“无心”与“有心”》
 
三十二、从关键概念切入题理——以2007年四川省高考作文为例
在关键概念上做好文章,力求此“一步”保证好“一生”。
试题:“一步”与“一生”。

精彩节选

  • 样章|节选
十、认清矛盾,正确应对
——以2012年辽宁卷高考作文为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认清矛盾,正确应对。
——题记
【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目?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是:“人,要隐于音乐的背后。”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
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简析】
试题要求考生写什么已非常明确,即对女钢琴家的艺术理念——“人,要隐于音乐的背后”——发表看法,而且还提出一些评论的角度。
做此题应该对试题提出的这些情况作进一步的划分。从对艺术家的艺术理念倾向看,显然试题已给出两种互相否定的态度,有“感佩不已”者,有“不以为然”者。考生似乎选择哪一角度都可以,其实是不可以的。很显然,是赞成还是否定女钢琴家的艺术理念,两种态度不可能都是对的。所以,不是选择哪一角度都可以。我们应该选择一个“好角度”,而不要选择一个“不好的角度”。
笔者预断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很少有人敏感地意识到,试题讲的故事本身已经否定了女钢琴家的理念和实践。人们没有议论她的弹奏艺术如何使人陶醉,没有感觉到艺术的存在,反而对她的朴素衣着格外关注。衣着把她推到了最前面。笔者对人们这种解读神经的麻痹感到十分的痛心,大家只会顺着试题表层的陈述去写,毫无独立思考能力。这不就是语文教育出了问题的明证吗?
笔者相信,会有很多很多的考生及老师去大谈女钢琴家思想之高尚,甚至上升为“心灵美”之类的套话。所以,笔者以逻辑思维写此文以正视听。
笔者是怎样分析女钢琴家这一套言论与行动是错的呢?
让我们看一看女钢琴家的思维轨迹——“人,要隐于音乐的背后”;“朴素的衣服能将人隐于音乐的背后”;“所以,我要穿朴素的衣服,让我隐于音乐的背后。”其实呢?她的每一步都错了。演奏,不仅是让观众听,同时也是演奏者生命的表现,无需隐。朴素衣服能使人隐吗?不能,若隐只有在大幕后面,人不露面。她自己的实践否定了自己的艺术理念而不自觉,很可悲!
 
【下水文】
人与音乐同在
有一位女钢琴家认为“人要隐于音乐的背后”;同时,她还认为“衣着简朴能将人隐于音乐的背后”;所以,她在演出时衣着简朴,不近华美。她的言行引起了观众的热议,人们纷纷与她互动讨论这个话题。
对此应该怎么看呢?我的态度很明确——不以为然。
女钢琴家嘴上说的和实际做的,特别是从客观效果上看,言行是矛盾的。上述事例的描述本身就证明了这一点:人们并没有关注她钢琴弹得如何动人,反而关注的是她的“衣着”。本来,音乐会是以听为主、视听相兼的艺术活动,但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她的“衣着”,显然视觉效果被放大了,她被她的“衣着”推到了音乐之前。为什么?因为一般来讲,舞台演出时钢琴家,尤其是女钢琴家对自己衣着,从演出服到发型、耳饰、项链、胸饰,乃至穿什么鞋都有讲究。而这位女钢琴家一反常态惯例,以不讲究为讲究,实际上就相当大地搅动了人们的好奇心,莫不研究她的这一举动。她的主观动机是否以此为策略吸引人的眼球,只有她自己知道,至少客观效果如此。接下来再看她的艺术理念——“人要隐于音乐的背后”是否妥当,是否具有实践的意义。
我主张——人与音乐同在。人不可能隐于音乐的背后,不管她的衣着如何。
也许女钢琴家的话有这方面的意思,演奏者应让听众只沉浸于音乐之中,不要让演奏者影响了音乐。这种出发点类似于音乐史上冷静忠实于原作的钢琴家们的主张,他们主张理性地忠实于原作,比如德国钢琴大师肯普夫。而另一派是炫技派,他们主张把个性部分夸张到极致以凸显其独特风格,比如我们知道的郎朗。但这两者的主张都是与音乐同在的。因为不管是哪种技巧,音乐都是从钢琴家的手指间流淌出来的,人与音乐怎会分前后呢?
我还想到了一个名字——观音,音是可观的呀!并不仅仅是听的呀,尤其是就弹奏艺术讲绝对是一种魅力,是一种高境界。韩愈《听颖师弹琴》便有这样的描述:“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从音律听出这样可观的画面,并不仅仅是旋律本身引发的想象。这里显然与弹琴人如何在现场弹直接相关。曾在电视看直播,身材修长婀娜的女演奏家,着一袭雪白且质地柔软的演出服,飘逸的乌发披肩,她一亮相便让观众为之倾倒。在弹奏中,当那悠长、轻柔、缓慢的旋律弥漫于大厅——“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风扬”——她的身姿时而稍稍后仰,时而前俯,腰身舒展,雪白的演出服随着身子在流动;当曲调升高激越时——“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巾帼不让须眉,乌发抖动,雪白的衣袖闪烁着,甚至额前那一绺短发恰似一个音符在跳动,成为音乐的一个部分。所谓“观音”,其实就是通感,“听声类形”。但是,在这种艺术感染过程中,很显然,人、服饰、旋律和谐地融在一起。因为演奏,并不仅仅是给观众听或看的,这种活动本身也是演奏者以旋律在宣泄自己的情感,演绎自己的生命,为什么要隐于音乐的背后呢?正如一位音乐家所说:“音乐不仅仅是娱乐别人,而且还要表达自己。”
倘若讲究什么“人要隐于音乐的背后”,还讲朴素的演出服干什么,自己干脆在幕后弹奏好了。但事实上,谁都不会这样做。他们不但要站在舞台上,而且还要千方百计挑选服饰打扮自己。春晚著名造型师徐晶为了让毛阿敏唱好《思念》特地跑了许多店,陪毛阿敏挑选时尚的裙子;为了让李谷一演唱好《难忘今宵》,不但讲究演出服,而且还精心用网状纱饰以亮钻做成一朵大花斜插在李谷一头上。
其实,演出服饰朴素一点或华美一些都不大紧,关键是人、服饰、旋律三者要和谐。梁实秋在散文《衣裳》当中引用莎士比亚的名言——“衣裳常常显示人品”,还曾引用法朗士的话说——“妇女装束之能告诉我未来的人文,胜过于一切哲学家,小说家预言家及学者”。女钢琴家的演出衣着则更能显示其文化品位,它绝不是用来隐人的。
 
  • 读者定位
中学语文教师,高中学生
  • 上架与陈列建议
上架:中学语文教师用书
陈列:码堆与平摊最为合适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164

开 本:16开

字 数:140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