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教育观察●教师视角

2015-07-10 16:01:06 来源: 点击: 收藏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师交流轮岗

【编者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推行教师交流轮岗是解决教育均衡问题的关键举措,但这绝非是一剂灵丹妙药,还需要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探索,逐步去改变。如果操作不当,很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教师交流轮岗中出现一些什么问题?如何让教师交流轮岗科学化、合理化?本期刊登的几篇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文章,相信会让教师们产生共鸣。最后再附上本刊记者对厦门市教育局具体作法的报道,提供给大家一个参考。
 
【专家声音】
由关注到关怀——谈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实施中的人文关怀
刘冬岩
    教师交流轮岗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重要措施。教师交流政策的提出,既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又是维护教育公平的保障。为了推动教师有序、正向流动,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实施既需要刚性的政府干预,更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对交流教师的人文关怀。
    一、完善政策导向——关注外在的规定与激励
    1.完善相关法规。要使教师流动制度顺利实行,除了制度内容本身要科学合理外,还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及法律保障。与教师交流轮岗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种配套措施,需要对教师流动的义务性和定期性、流动区域、流动对象、流动程序、相关待遇等做出明确规定,从而保障教师流动过程合理规范、公开透明,教师利益也具有有力的法律保障。教师要明确轮岗交流是规章制度,是一种常态化管理,而非短期行为,条件范围内,人人必须参加轮岗。就我国当前情况来看,制定教师交流轮岗相关政策的目标是将教师流动规范化,构建稳定的流动机制并不断健全细化管理方式。
······
    3.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教师轮岗制度的实施,应该注意引入多方监督,监督主体不仅仅是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多方社会力量也是监督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监督主体多元化有利于轮岗过程的规范化和透明化。轮岗前、轮岗中和轮岗后都应当进行必要的监督,这样可以避免在政策执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起到重要的纠偏作用。国外的一些地区,教师轮岗制度之所以能够取得瞩目的成绩,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实施过程的规范,监督机制的健全。例如,日本会公开发布教师定期流动的实施指南,包括轮岗的地区、原则、方式等具体要求,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参加轮岗的教师则要填写调查表,确定其流动意向,而后,由校长在经过与教师的商讨之后宣布最终人选,同时上报主管部门审核并公示。日本的教师轮岗制度非常完整并且公开化,整个过程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
    二、刚柔并济——行政管理过程需要以人为本
    教师流动制度的推行与实施应当循序渐进。在实施流动政策时,要尊重教师个人的流动意愿,交流方式也可以多样化,还要注意建立健全教师交流轮岗评价制度。
    1.着力进行价值引领,促进教师理解交流的深层意义。针对这样一项涉及重大人事变更的改革,政策实施者应该最大限度地让教师们领悟改革的深层意义,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在实施教师流动政策时,要充分尊重教师个人的流动意愿。若不能充分尊重教师本人的意愿,就不可能得到广大教师的支持。据了解,我国目前参与流动的教师好多都是被动的,有的甚至是抽签决定的,因此抵触情绪严重,很难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更难以把“心”留在所流动的学校。在安排教师流动过程时,可以先征集教师个人的流动意向。如,在一所学校任教达到一定年限后,需要流动的教师按照要求填写一张包含流动意向的调查表,然后由校长或者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教师流动的学校。这样,让教师在流动中充分享有话语权,尽可能满足教师的流动意愿,不让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此外,需要对不宜流动的教师范围进行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学校及有关部门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
三、关注轮岗教师的专业提升,实现轮岗教师与流入学校的共同发展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重在从外部激励、约束轮岗教师。若想充分发挥交流轮岗的作用,需要重视流入学校与轮岗教师之间的相互适应与协调,充分发挥轮岗教师的专业力量。
    1.“留人更要留心”———帮助轮岗教师快速适应环境。轮岗教师与流入学校的相互适应非常重要。教师的定期调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心理上的不安全感,没有归属感。有些轮岗教师在进入新环境后,或许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力,而且由于环境的不适应,他们或许成为过客,保持事不关己的心态。如果轮岗教师能够得到新同伴的支持,获取教学方面的改革等信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对定期调动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安慰和鼓励。为此,流入学校要注意帮助教师尽快地适应新学校的工作环境,快速地融入到新学校的教学团队中。轮岗教师要认识到自己之于学校的价值,学校更要培育开放的学校文化,给外来力量施展手脚的空间。
······
    四、交流教师需要提升自我关怀
    教师的自我关怀,是指教师对自身的关爱、关注与关心,包括对自己作为“人”的关爱、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关注以及对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关心。自我关怀需要教师正确地认识自己,提高专业自觉意识,追求健康快乐、对自己负责、有反思与创造的职业生涯。轮岗教师应该认识到流动是教师职业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流动中,教师不仅把自己原学校所获得的经验向流向学校展示、交流,也要习得流入学校的好的经验和做法,相互交流学习中,教师的职业能力也在潜移默化地增长着。教师应该把流动作为增强职业幸福感的一个契机,从而享受由此带来的工作上的欢乐,并促进自我发展,达到自我价值实现。
(作者单位:福建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记者声音】
探索,让我们靠理想更近——厦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际交流情况调查

当全国各地不少教师在因轮岗问题牢骚满腹,且有抵触情绪时,福建省厦门市却有不少教师主动申请轮岗。这样的反差让我们不禁深入探析,其结果也让我们释然:只要用心,且制定相应激励机制,我们总会离教育理想越来越近。
记者了解到,2014年11月,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公务员局、中共厦门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厦门市财政局四个部门联合行文,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际交流的实施意见(实行)》。它昭示着厦门市在推进教师轮岗上前行了一大步。
初探前路
2009年,按照福建省教育厅的工作部署,厦门市确定了思明区和海沧区作为省、市开展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试点;2010年,厦门市各区便相继试行教师校际交流制度。据统计,从2010年开始,每年厦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数均达到并超过当年应交流教师数的10%以上。然而,这年年增长的数据却依旧不容乐观:全市各区工作推进不平衡,思明、湖里区教师交流比例不足10%;一些区的教师交流覆盖面不够广,交流力度不够大,基本上是以个人申请调动和组织选派调动为主要交流形式。
调整步伐
2010年,教师校际交流在厦门市全面铺开,在一些区推进得不错,如湖里区的竞岗、海沧区的刚性流动等。但是,各区交流仍然存在种种问题,介于此,厦门市教育局及时调整策略,于2013年9月,启动市直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际交流工作,让市属学校起模范带头作用。教师校际交流工作进入了攻坚阶段。
······
    (一)指导性交流
    符合校际交流条件的教师到新校交流履职的年限为3年,交流期间的人事关系、职称评聘和工资关系保留在原学校。交流期满后,教师回原学校工作,从优质学校交流到普通(薄弱)学校的教师可以选择留在新校工作。
    2013年,市直属学校采取这种形式开展教师交流,共有21名教师进行校际交流;2014年又有29名教师进行交流。
    (二)校际对口交流
······
    (三)调动性交流
    由于厦门市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各区充分利用学校布局调整和新建、扩建学校的师资需求,统筹协调,引导教师队伍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城区学校向相对偏远学校流动,同时选派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到新建学校或薄弱学校任职、任教,促进学校发展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四)跨校竞聘交流
······
成果初现
    2014年,校际交流工作平稳有序发展,教师们的参与度和报名数都呈上升趋势,交流教师的素质整体上也有很大提高。
    按交流比例要求,2014年,直属校共有29名教师参与轮岗,其中,19名是通过个人申请的,有一位获厦门市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的教师通过个人申请去轮岗交流。
加大力度
    在深入调研,充分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之后,厦门市教育局认为,应不断完善教师交流激励政策。制定教师校际交流的政策措施,调动教师参加校际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师校际交流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于是便有了我们开首提到的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际交流的实施意见(实行)》。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文件颁发后边的种种努力与艰辛。现摘取文件中的几个重要内容供大家参考。
······
    (二)激励保障措施
    1.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
    市、区教育局和各学校要把努力改善教师交流的工作、生活条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解决校际交流教师的交通、午休等问题。学校领导要在工作、生活上关心交流教师,适时到交流教师进行家访和慰问。
    2.完善教师交流激励机制。
    (1)在城区之间交流的教师在交流履职学校工作满3年,经考核合格,申报高一级职称时视为有支教经历。交流教师在交流履职1年后,参加学校职称竞聘时,可提前确认支教经历并在学校量化评价中加3分。
    城区学校到农村学校交流的教师,履职一年及以上的,申报高一级职称时视为有农村任(支)教经历。
······
    (4)对于具备中、高级职称资格教师调动交流到农村学校或普通(薄弱)学校工作,交流履职学校如没有相应岗位的,其在原学校聘任的岗位细分等级可以在交流履职学校保留3年。城区学校调动交流到农村学校的教师,在农村学校任教满3年,表现突出的,经本人申请,并经教育主管部门考核认定,可在同一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内高聘一级。
    (5)市、区机构编制部门会同教育、财政部门,以学校(教学点)为单位核定本辖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区域内校际间教职工编制可以互补余缺,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编制总量内,按照班额、生源等,具体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并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交流片区内学校教师编制可以统筹使用。
    (6)市教育局设立“校际交流奖”,作为市级单项奖,用于表彰在校际交流工作中作出成绩的优秀教师。
    (三)工作流程
    1. 每年5月中旬,市属、区属学校应将符合校际交流条件的所有在职教师花名册和教师调动申请表分别报送市、区教育局。
    2. 市、区教育局根据各学校教师编制、岗位及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数等情况,下达各学校应交流的学科及交流名额指标。
······
    5. 各区教育局于9月底将当年度教师交流情况(包括学校、交流人数、交流形式、交流去向等)书面报告市教育局备案。教师交流后,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将编制使用情况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备案;岗位聘用经同级人事行政部门认定后兑现工资待遇。
    在此次颁布的公文中,记者还注意到一个细节,义务教育之外的普通高中也纳入了交流的范畴。
近期目标
    在市教育、人事、机构编制和财政等部门协作下,到2016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际交流常态化、制度化;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基本均衡,城乡之间师资配置差距逐步缩小;到2020年,实现市域内师资配置基本均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实行“区管校用”,即新招聘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试行人事代理制度,落实人事关系“区管校用”管理体制,以促进校际交流。
任重道远
······
     诚然,作为经济特区的厦门,它在经济实力、人文环境,以及教师素质上占了不少优势,但是,如果没有努力,不断探索,他们终不会有今天的成绩。他们走过弯路,也碰过壁,这些不过是改革路上常见的风景,但切莫沮丧,切忌气馁。我们相信,只要用心、尽心,并拥有一颗坚定的心,我们终究会离教育理想越来越近。
【一线声音】
7 交流轮岗教师心理支持的策略  宗义健
9 “必须”轮岗制的担忧与思考  胡杨林
10 从支教教师的酸甜苦辣看教师流动制  钟乐江
 
(本专题责任编辑:庄严)

上一篇:2015.01教师成长●致敬一线教师
下一篇:2015.01生活空间●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