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教育观察●教科研前沿

2015-05-15 16:36:00 来源:福建教育出版社 期刊部 点击: 收藏
直面微课程 主动迎挑战
 
黄国才
 
    一般地,“微课”是指教学生学习的一段视频,而“微课程”则是一个教学生学习的资源包,除视频外,还有微练习、微资源、微设计(供教师用)、微反思(提醒运用此微课程的注意事项等,供教师用,也可供学生用)。不管是“微课”还是“微课程”,都是为学生在线自组织学习而开发的,是帮助学生自学的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终端设备的普及,学生是不是也可以不用到学校、到教室上课呢?回答:“这个可以有。”只要教师把教学视频上传网络,只要网络上有足够丰富的、系列的、优质的课程资源,不就可以了吗!此其一。
······
    因此,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微课程质量问题,确保其能够帮助学生自组织学习。其次,要解决怎么用、怎么用好的问题,确保它帮助了学生独立学习。第三,学生“在线学习”后,在教室还学什么、怎么学,亦即教师还教什么、怎么教。微课程绝不“助纣为虐”绑架学生的课余时间和空间,也不“越俎代庖”代替教师的教学和辅导。在我看来,第三个问题才是问题的核心——对教师最大的挑战。我们要直面它,化挑战为迎难而上的动力,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机遇。
    一、保证微课程的质量,确保其能够帮助学生独立学习
    从微课程本身来说,要实现帮助学生自组织学习的目标,就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上着手研发能瞬间吸引学生眼球又能使之保持至少10分钟的注意力跟着学的微课程。从我们对各地选送的183个课堂录像式微课视频和93个录屏软件制作的微课视频作品看,录屏软件制作的微课更适合学生静静地学习,而课堂录像制作的微课往往陷入“看别人学习”或“看热闹”的尴尬境地。本文讨论的微课程均指运用各种录屏软件和电脑技术制作的。
    1.内容上。首先是考虑学科特点(相对而言,理科比较方便以微课程的形式呈现,而文科要复杂得多);其次考虑学科重难点(不是也不必要学科所有内容都要制作微课程);再次,微课程都不以教学生记忆知识为目的,而以理解、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例如,小学语文学科,不是教学生学习某篇课文,而是以课文(整篇或部分)甚至其他材料为例子教学生“怎样”学习、“怎样”解决问题。学生一旦掌握了“怎样”如何如何,就可能“能够”如何如何。当然,这只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从“怎样”到“能够”必须经过反复实作、迁移学习。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版六下)为例,就可以研发出若干个微课程:
······
    2.形式上。一是幻灯片画面尽可能活泼——吸引学生的眼球,但又不花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文字(符号)尽可能简洁、醒目,帧数适量;二是讲解语言要准确精练又不失生动富于表现力;三是尽可能多与学生互动,如设计闯关练习等(当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机互动增强、电脑智能化水平提高,人机即时对话就不成问题了)。总之,短短10分钟左右的视频要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使其像迷恋网络游戏一样沉浸其中而不知不觉地跟着学,而且,还想做微练习中的作业,阅读微资源中的超链接内容,经历一次完整的学习过程。
    从教研部门来说,要加强培训、指导和质量把关,确保上传到专业网络上的微课程是信得过的优质产品。目前,我们省普教室等部门组织了多场微课程研发培训,还针对不同学科特点以及农村学校需求列出研发指南,开展微课程作品评选活动,并择优推荐给福建省中小学微课程中心网站。
    二、确保学生自主运用微课程,让学生在决策中学会自主决策
    微课程资源运用的总原则是,只要你喜欢且需要就下载来看来学。具体言之,一是学生自主;一是教师主导。
    1.学生自主。既然微课程定位是“学生在线自组织学习”的资源,那么,用与不用以及怎么用,就看学生的实际需要了。因此,用的时间和空间主要在课外。“我要学”是微课程资源运用的常态。
    2.教师主导。在尊重学生自主的前提下,教师有目标、有选择地指导学生用,“为我所用”是新常态。如:
······
    三、因“学”施教,主动应对挑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对于教师来说,真正棘手的问题是:学生先学了怎么教?有的学生学了、有的学生没学,怎么教?有的学生甚至超过教师了,怎么教?
    这使本来就复杂的教学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当然,这并不是有了微课程之后才有的问题。因为,差异是必然的(用好了,是优质资源)。在微课程出现之前,学生不也因为家庭教育的不同而不同吗?同一个内容,对有的学生来说,早在“家教”中就学了,可有的学生还没接触过。只不过,微课程的出现,使人们又重新关注或更加担忧而已。
    怎么解决此问题,靠的是迎难而上的勇气、躬身实践的韧性和化挑战为机遇的智慧。
    因“学”施教,是大方向。
    1.教师把微课程纳入备课范围,作为备课的参考资料。只有教师先看过了相应微课程,才能多一些把握。一方面,可以决定是否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可以估计可能看过微课程的学生的学习情况,知己知彼,方能增强教学设计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以便在实际教学中因“学”施教而调整、生成。
······
    总之,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真正的学习应该也必须发生在学校、在教室、在活生生的教师的眼皮子底下、在互帮互助的同学中,而不是在冷冰冰的网络终端上,就像你在电视上、电脑屏幕上无法享受到在电影院才能欣赏到的3D效果、高品质音响、特大高清影像以及独特的“影院感”一样。
(作者单位: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朱蕴茝)

上一篇:2015.03教师成长●致敬一线教师
下一篇:2015.03教育观察●教师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