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教师成长●致敬一线教师
教师的“三重境界”
郑金洲
在我的家乡河北沧州,“不知道”被说成“知不道”。人们在表达不了解、不明白的时候,通常说的是“知不道”而不是“不知道”。联想教师的职业,在我看来,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大致也可以做出三种区分:不知道、知道、知不道。三种表现很大程度上可以称之为是三重境界,区分出教师不同的职业素养、教学观念、行为特征。郑金洲
“不知道”,是教师最低级的职业层次。这样的教师还没真正做到“术业有专攻”“闻道在先”,在知识占有上也不见得比学生多,强不知以为知,是用自己的权威、权力压制学生的不同看法,把自己的认识作为唯一正确的观点。而其实,他对该知识了解甚少,是用自己的无知、不知压制学生的多知与歧见。在教学实践中,这样的教师恐怕并不少见。当我们对学生的看法无言以对,当我们对学生的意见表现出极大愤慨,当我们以教师职权指责学生异于自己的见解的时候,可能我们就已经离“不知道”不远了。“不知道”属于“不知”也要“道”,这里的“道”是“说”“讲”的意思。
······
“知道”,是教师中规中矩的职业行为。这样的教师信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信条。“知”多少,便“道”多少。尽量将自己已经知道的知识告诉学生,让学生实现知识的复制,缩短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掌握知识的时间。浙江衢州市菁才中学吴磊老师在一篇教学随笔中写道:
在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为苏轼的心情找到了一个词——“悲欣交集”。这是我无意中在一篇文章中发现的词,它是弘一大师圆寂前写下的,这个词既有对尘世的悲悯,也有超脱后的欣喜。我太喜欢这个词了,但当我写在黑板上时,却有学生说它不好。问学生原因,她又一时说不上来。当时,我果断地把学生的理解扯到了“悲欣交集”四个字上,然后她哑口无言地坐下了……
······
高明的教育,在于“知不道”。即使教师自己已明明知道了,但也不会呈现给学生,是在“已知”的情况下偏偏“不道”,属于引而不发,让学生经由探究、讨论、思考成为知识的占有者。百岁老人杨绛先生在谈到什么是“好的教育”时说道:“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杨先生的这段论述即使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也是入木三分的。教师的作用不在于给予,而在于激发;不在于授“鱼”,而在于授“渔”;不在于教给固定结论,而在于引导学生认识结论产生的过程,认识知识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这个时候,教师恰恰要做到的是“不道”。教师在实践中,大概都会有这样的看法:“知道”容易,而“知不道”困难。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学生,相对来说是一件较为容易的事情,而自己明明知道答案、结论,却不说出来,经由学生的探索由学生自己获得,则要困难得多。我们习惯于“知道”,但有时不习惯于“知不道”。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穷尽精力完成两大卷《中国哲学史》之后,却在《中国哲学简史》的最后一句里说:“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才能够归于潜默。”大象无言,大辩无声。经历过层层解剖知识,滴滴分解知识,反反复复地诵讲,絮絮叨叨的话语,我们教师大概才能到达“知而不道”的境界。广东江门市江门第一中学郭梓耀老师深有感触地写道:
······
“不知道”“知道”“知不道”虽然是教师教学的三重境界,但在一个教师身上可能会体现出这三种不同的行为。一般来说,教师偶尔“不知道”可以谅解,有时“知道”在所难免,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尽量做到“知不道”,并逐渐把“知不道”作为教学的基本行为,作为教学的“新常态”。
(责任编辑:林彦)
上一篇:2015.02卷首语
下一篇:2015.03教育观察●教科研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