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教学实践●经典案例
巧用时事漫画 破解习作难题
——人教版六上口语交际·习作四《十面“霾”伏》教学片段与反思
祝贵耀
——人教版六上口语交际·习作四《十面“霾”伏》教学片段与反思
祝贵耀
为了破解当下教材内漫画作文教学存在的习作内容选取窄化、僵化,习作方法指导的教条式、标签式,以及习作评价不及时和单一性等难题,笔者进行了小学时事漫画作文教学改革研究。即把一些能反映身边生活和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的漫画作为习作素材,努力做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现截取笔者所执教的时事漫画习作课《十面“霾”伏》的片段谈些反思。
一、重读《山城的雾》,聚焦京城的霾
【课堂回放】
师:三年前,有这样一首诗不知你们是否还记得?(出示:《山城的雾》,生自由阅读。)
师:这首小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呢?
······
师:(出示漫画,如下图。)新华社发表的这一张漫画,你能读懂吗?
学生发言(略)
师:你读到了画的里面去了,由看到的景物,联想到听到的声音。画面上所描绘的城市建筑的“咳咳”声,就是城市里人们的———(生齐答:就是城市里人们的咳咳声。)
【教学反思】
······
二、首度自改互评 ,表达生活感悟
【课堂回放】
师:“十面‘霾’伏”,这四个字所描绘的正是首都北京1月中旬的雾霾天气,若是把三年前学过的小诗《山城的雾》改写成《 的霾》,会是怎样的呢?
(学生用修改符号在原诗上改写,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指名说改写情况。)
师:虽然各自的感受稍有不同,但都折射着对雾霾的讨厌、恐惧的心理。这些都是从内心的感受来写的。(板书:内心的感受)这些感受一定会落在具体可感的景象、声音上,它才会变得更生动、形象。你发现这位同学哪一处的改写也值得学习?
生:我觉得他把第4小节改写成“只听见霾中咳咳的咳嗽声,/只看见路上行人的口罩” ,很好地写出了雾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适。
师:的确,前一句是从听到的声音的角度来写的,后一句是从看到的景象来写的。只不过对于这“咳咳的咳嗽声”,我总觉得读起来似乎缺少了诗歌语言的美感,是不是可以改得更好些?
生:只听见霾中城市的咳咳声。(教师将此句写在原诗旁)
师:你们喜欢哪一句?
生:我喜欢第二句,因为它很好地回避了“咳”字的重复,读起来没那么拗口了。
生:我也喜欢第二句,因为第二句好像还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师:你们两位说得都很好,同学们听明白了吗?你能将他们的意思综合起来说说吗?这样看来,改写的时候应该选取独特的声音和景象。(板书:听到的声音 见到的景象)
【教学反思】
······
三、二度互改互评,唱响心中的歌
【课堂回放】
师:1月14日,全国有64家报刊媒体不约而同地用头版头条报道了北京的霾(学生扫读屏幕上呈现的报道,教师相机解说)……雾霾笼罩了“美丽中国”!
师:从你们专注的神情中我可以猜想你们心中一定有好多想说的话。请你拿出信封,里面有一首《送别》和一首《我的歌声里》的歌词片段。四人小组可以试着将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独特的景象、声音、感受融入到其中一首歌词里,在原词上改写。当然,如果你们心中有更适宜于唱出的歌,也可以在旁边的横线上直接写下来。
(学生用修改符号尝试着在歌词上改写,教师相机巡视指导。然后指名汇报改写情况)
生: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霾 你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的世界里/带给我害怕 情不安宁//美丽的中国母亲/在我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消失/美丽的中国母亲/剩下的只是回忆/你存在 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 我的心里 我的歌声里
师:你们小组改得还真不错。有没有谁能帮着哼一哼?(一女生哼唱同学改写的《我的歌声里》,全班同学热烈鼓掌。)
师:好的哦,我哼得肯定没她好。(学生笑)那我就哼一哼《送别》……(学生拍手打节奏,鼓掌表扬老师。)
(播放雾霾版的《北京 北京》,学生哼唱。)
【教学反思】
······
【课堂回放】
师:2013年,那个席卷大半个中国的雾霾,悄悄地退去了。它是不是真的走了呢?(出示资料)这是我在全国实时空气质量指数地图网站得到的讯息,5月31日,我们可爱的嘉兴竟然排在全国空气污染城市的第一位。(学生感到非常惊异)不敢相信是吧。
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用颜色表示空气。此时此刻北京的空气是什么颜色的呢?(教师打开PM25.in网站,点击“北京”)
生:红色,中度污染,四级。
师:想不想看看此时此刻嘉兴的空气质量。(点击“嘉兴”)
生:绿色,优,一级。(学生情不自禁鼓掌)
师: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可以试着用诗歌描绘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身边的生活。请把我们今天改写的小诗、改编的歌词,或是你课后自创的诗歌上传到班级博客或是父母的微信上。
【教学反思】
······
五、整节课的反思
(一)创生动态的课程资源。时事漫画作文教学的开展,可以促进教师提高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和能力。可以在教材习作的交融中创生课程资源。一是聚焦当下热点,运用新漫画替换教材内的相对滞后、乏味的漫画,用最热、最新的话题,引发学生最真、最实的倾吐。其二,可以将时事漫画和其他的习作教学进行融合。也可以在阅读教学的拓展中创生课程资源。围绕单元主题的核心内容,适当地拓展一些时事漫画,进行由文到图———看漫画,再由图到文———写漫画,让读写无痕对接,高效互动。
······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善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上一篇:2014.12教师成长●致敬一线教师
下一篇:2014.12教育观察●教科研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