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教师成长●致敬一线教师
不恰当的教师隐喻
郑金洲
以前,我们对教师有许多隐喻,比如“园丁”“蜡烛”“春蚕”等。这些隐喻正在随教育观念以及教师角色的变化而遇到越来越大的挑战,正在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
一是过度夸大外部力量的作用。“园丁”是树木、草地的修理者、整饬者,对树木、绿草有着生杀大权。想修就修,不想修则不修;想修哪儿就修哪儿,看哪儿不顺眼就能修理哪儿。无论是树木还是绿草,都没有任何主动权,完全处在被动状态。这种教育理论上的外烁说,已经为众多的教育研究成果所证伪,不能说早已成了历史陈迹,但至少已经与对学生的关注、尊重相违背。这一点也被许多一线教师所认可。湖北应城汤池中学的张正在老师写道:
······
二是只强调教育过程的单向付出。无论是“蜡烛”还是“春蚕”,都具有“苦不堪言”的角色特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个隐喻突出了奉献,但也凸显了教育教学过程中单向的行为特征,教师就是要放弃自我提升他人,奉献自己幸福学生,毁损自身成就后人。从教育教学的实际过程看,这样的角色特征不能说丝毫不存在,但至少已经今非昔比了。学生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信息的丰富、文化的多元,都使得教育过程日益呈现出双向互动的基本特征,常常是学生在成长,教师也在发展,教育教学的过程已经演化成文化互哺的过程。年长的教师在引导着年幼的学生,年幼的学生也在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反哺着年长的教师。真正的教育,是教师与学生结伴成长、共同发展的过程。江西大余新余小学的蔡忠林老师记叙过这样一个故事:
······
三是太注重教育结果的整齐划一。“园丁”“蜡烛”“春蚕”这三个隐喻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着的。“蜡烛”“春蚕”更多形容的是教师的精神状态和生命形态,无私奉献,默默付出,不索取回报,不计较得失;“园丁”更多形容的是教师的行为特征和最终的结果追求,“园丁”以勤奋而著称,而这种勤奋和“蜡烛”“春蚕”相辉映,勾勒出的是一个不辞辛苦、只追求结果的“园丁”形象。但问题在于“园丁”追求的工作目标,不是各因其材,而常常是整整齐齐,规规矩矩,横看成列,竖看成行,没有杂草丛生,没有枝枝蔓蔓。经过他们的加工,意外的惊喜已不存在,个性的特征已日渐萎缩,似乎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而这,正与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及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理念背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的周晓美老师在一篇教学反思中写道:
······
“园丁”“蜡烛”“春蚕”三个隐喻,具有典型的农耕文明特征,是农业社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的主要存在方式。由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今天的信息化社会,原有的这些隐喻存在的社会基础已发生巨大变化,教育教学理念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它们也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责任编辑:黄常棋)
上一篇:2014.12生活空间●健康快车
下一篇:2014.12教学实践●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