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的50个细节

教育教学细节丛书

作者:林存华

ISBN:978-7-5334-6793-7

定价:35.00元

出版时间:2015-06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标签: 课堂细节

内容简介

本书以案例剖析的形式,对中小学课堂秩序的管理提出分析和建议。作者主要从课堂环境的设置调整、课堂秩序的建立维护、课堂活动的组织管理、偶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四个方面来探讨课堂管理中的细节问题,案例丰富,可操作性强,对中小学教师加强和改善课堂管理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简介

林存华,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改革、教育基本理论、干部教育等。著有《社会转型与师生文化冲突》《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行动研究指导》(合著),编著《听课的变革》《参与教学》(合著)。2000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

一、课堂环境的设置调整/
1.把教室空间设计得与众不同/
2.让学生做好准备再正式上课/
3.用小题大做来营造学习气氛/
4.用穿插笑话来缓解学习疲倦/
5.用设计特别任务来调动气氛/
6.用学生舆论监督来引导氛围/
 
二、课堂秩序的建立维护/
(一)课堂规范的制订建立/
7.课堂规范建立在秩序混乱前/
8.课堂规范要有正面引导功能/
9.师生共同商讨制订课堂规则/
10.设计课堂开始与结束的方案/
(二)课堂纪律的执行落实/
11.课上纪律问题课下具体处理/
12.课堂纪律执行要用同样尺度/
13.课堂纪律执行要有人文关怀/
14.课堂纪律执行做到即时反馈/
15.课堂纪律执行做到善始善终/
16.课堂纪律执行避免“扩大化”/
17.课堂纪律执行慎用“撒手锏”/
(三)学生行为的引导矫正/
18.立约定改变学生行为/
19.每堂课都从整队开始/
20.学生的纸飞机做书签/
21.批评另一方更有效果/
22.很高兴你能回答问题/
23.我们叫小陈同学说说/
24.请学生回忆教学片段/
25.知道我现在的感觉吗/
26.行为矫正要多管齐下/
 
三、课堂活动的组织管理/
27.教学活动组织要有章可循/
28.师生问答要关注全体学生/
29.根据课堂生成来调整预设/
30.有意制造错误来组织教学/
31.善于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
32.善于利用学生的认知错误/
33.不能随意地调整教学进度/
34.给学生的否定评价要慎重/
35.教学语言表达要简洁精炼/
36.教学的指令性用语要明确/
 
四、偶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37.这件事大家怎么看/
38.捕捉蛇的同学挺棒/
39.没关系,你能行的/
40.你在跟我逗着玩吧/
41.谁能帮我拿一下书/
42.上课时气球爆掉了/
43.学生在课堂上呕吐/
44.学生的量角器断了/
45.黑板上的卡片掉了/
46.我一时疏忽说错了/
47.老师刚才讲得对吗/
48.我现在就改正过来/
49.等学完课文再讨论/
50.那你说,怎么编呀/
 
附录一  本书案例索引/
附录二  本书相关链接索引/

精彩节选

  • 节选
1.把教室空间设计得与众不同
 
布置教室环境是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有关研究和经验表明,整洁、幽雅、精心布置的教室环境,可以使师生心情舒畅,也有利于学生集中精神学习。相反,肮脏、杂乱、疏于打理的教室环境,则容易使人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对课堂教学的开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下面,我们将结合有关案例,探讨一下教室环境布置的若干管理细节。
案例1.1创设良好的教室环境
走到一班级听课,一进班级就发现它的“与众不同”,课桌椅被编排成“马蹄式”,教室内设有“绿化角”“图书角”“生物角”,墙上有班级的“星星榜”“行规评比表”,黑板报内容主题鲜明,教室内环境整洁,东西摆放整齐、有序。班级环境氛围令人舒心愉悦。果然,在如此课堂环境氛围的创设中,尤其在组织小组讨论时,每一组学生积极投入,共同商量完成教师下发每组的“学习单”上的任务。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习惯表现良好。我们还发现小组学习讨论中,为鼓励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每组一张“学习单”的形式,也是很有效的。[①]
案例1.1中,布置得富有特色的教室环境,吸引了听课教师的注意力。经过听课教师的观察发现,良好的教室环境对课堂教学的氛围和效果,起到了“加成”作用。案例中所描述班级的教室环境管理,有以下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第一,把课桌椅编排成“马蹄型”。中小学课堂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课桌椅一般也被排成与之相适应的“秧田型”。当课堂教学需要采用讨论式教学法时,桌椅的排列理应跟着调整成适合开展讨论的“马蹄型”。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不愿兴师动众,有的教师觉得调整课桌椅过于麻烦,于是尽管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讨论式教学法,但仍是保持“秧田型”的课桌椅布置不变。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讨论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案例1.1中,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不嫌麻烦”地把课桌椅编排成“马蹄式”,相信这样做除了让人感到“与众不同”外,还能在接下来的小组讨论中发挥出别样的作用。
第二,教室墙壁的布置精心多样。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教室墙壁是承载班级文化、课堂文化的重要窗口。精心打扮教室墙壁,不仅能给师生美的享受,也能让学生在参与布置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升动手动脑的能力,还能促进班级文化、课堂文化的建设,对课堂教学产生有益的推进作用。案例1.1中,教室内设有“绿化角”“图书角”“生物角”,墙上有班级的“星星榜”“行规评比表”,黑板报内容主题鲜明。可以设想,如此多的板块错落有致地布置在教室的墙上,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积极的学习生活氛围,在此场景中开展课堂教学,也应该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
第三,教室内环境整洁,东西摆放整齐有序。环境对人的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我们处于干净有序的环境之中,除了会感到身心愉快外,也会在无形中改善我们的行为习惯,一般会自觉不自觉地爱护和保持优美的环境,而不会有意地去搞破坏;当我们处于肮脏杂乱的环境之中,除了感到内心不适外,部分人的言行举止还会受影响,加入破坏环境的队伍之中。案例中,教室内的环境保持得干干净净,课桌椅等物品的摆放做到了整整齐齐。想必,这样的教室环境对人的言行、心情,对课堂氛围的创设和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整,均能产生积极的、有益的影响。
案例1.1探讨了教室空间环境对课堂管理、课堂教学的作用。教室空间是师生共同的空间,在教室空间的使用上,学生学习生活的时间一般要多于教师。从课堂管理、班级管理的角度出发,学生应该更多地参与到教室空间的布置之中,并在其中发扬积极主动的“主人翁”精神。在案例1.2中,我们将继续探讨如何让学生参与到教室空间的布置。
案例1.2 设计教室空间,呈现“游戏精神”
语文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教室,如果将教室这一活动空间的环境加以改造,主体的学习方式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再者教室空间与测试、考核等相应的功利因素相距甚远,自然就与游戏情境缩短了距离。那么,由谁设计教室空间,如何设计才能有效呈现“游戏精神”?将设计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室空间的设计者、教室空间的主宰者,是实施“游戏”的基础条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兴趣爱好以及当前语文学习、社会实践所需,通过集体民主商议、探讨、调整,在教室这一空间环境里设计多种赋予游戏色彩的学习活动专栏,在游戏中展示自由、动态的自我天性和魅力。当然,这些专栏设计必须符合当前语文新课标的理念要求,而绝非漫无边际。
A.卡片袋设置栏目
每位学生的课桌右上角配置约10 cm×7 cm的卡片袋,卡片一星期更新一次(旧卡片按编号、日期由自己妥善保存),内容自己选择,侧重词、句、段的积累。此形式目的在于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同时学生间也可互换插到各自的卡片袋里,也可轮换。这样在自我积累、互换欣赏的过程中,做到了人人乐于参与,浏览记忆方便,资源特色不一,资源分享便捷,并且在互换中形成一种相互间情感认可的评价机制,给予学生一种努力确保卡片质量的约束力,积累的一些技巧与方法也在相互体察中不断递增。
B.“好文本,我推荐,你评点”栏目
此栏目是一种个性化阅读的互动交流空间,能为课外阅读提供一个反馈与评价的平台。学生在课外阅读到好的文本,连同自己的感悟,可以张贴在这一栏目中,供其他学生欣赏、评点,其他学生如有兴趣,可一同参与点评、张贴。
C.主题教学汇编栏
这是将课堂教学主题作纵横拓展的栏目。由于课时有限,很难将教学主题的知识技能点衍化为知识面,使静态的知识衍化为动态知识,形成一种系统的知识结构图式,因此借助此汇编栏来改变这一状况。此栏目摆脱了课本教材本位主义,使教材成为教与学的媒介,使课程资源得到最有效、最充分的开发,这也是语文新课程的一个凸显的理念。
除此,还有“七嘴八舌论坛栏”“时事关注栏”等。教室空间的多样化设计,完全改变了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他们忘我地穿梭于教室空间,乐此不疲,以上的活动栏目不难看出都遵循了“游戏”规则。[②]
案例1.2中,任课教师发动学生参与教室空间的“个性化”布置,让学生在具有“游戏”色彩的教室空间中,更加全面、生动、深刻地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案例中教师在布置教室空间的细节方面,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探讨。
第一,将教室空间的布置,与学科教学的特点和需要相结合。教室空间是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和学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室空间的布置通常也是诸多方面的“大杂烩”。虽说学科教学的内容时常在教室空间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很少如案例中那样,通过“卡片袋设置栏目”“‘好文本我推荐,你评点’栏目”“主题教学汇编栏”等形式,将教室空间与语文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时时处处感觉到语文学习的环境。这种做法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创举。
第二,将“游戏”精神和规则,融入教室空间的布置中。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如何将游戏因素融入教室空间的布置之中,对课堂管理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案例1.2中,教师尽可能地将游戏的参与性、互动性、竞争性,巧妙地嵌入教室空间的布置之中。比如说,“好文本,我推荐,你评点”栏目,就是一个体现游戏精神的互动交流空间。在此,学生既可以将自己课外阅读的好文本和学习感悟张贴出来,也可以以欣赏、评点的方式参与进来,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
第三,将发挥学生主动性,作为布置教室空间的重要准则。教室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展现自我风采的一个舞台。如此说来,学生不仅要成为教室空间的布置者,也应该是教室空间布置的设计者。案例1?2中的教师显然是深谙此道,在课堂管理和学生管理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将设计教室空间的重任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兴趣爱好以及当前语文学习、社会实践所需,通过集体民主商议、探讨、调整”,自主地设计和布置教室空间。教师这么做,能将语文学习、教室布置和游戏精神融为一体,很好地兼顾到了教室环境的改造和语文学习的“游戏色彩”。
总之,切合学生特点的座位排列和教室布置,不仅有助于师生身心状态的调整和课堂文化的建设,也有助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探究和合作,以及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开展。
 
点睛笔:
1.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教室墙壁是承载班级文化、课堂文化的重要窗口。精心打扮教室墙壁,不仅能给师生美的享受,也能让学生在参与布置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升动手动脑的能力,还能促进班级文化、课堂文化的建设,对课堂教学产生有益的推进作用。
2.环境对人的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我们处于干净有序的环境之中,除了会感到身心愉快外,也会在无形中改善我们的行为习惯,一般会自觉不自觉地爱护和保持优美的环境,而不会有意地去搞破坏;当我们处于肮脏杂乱的环境之中,除了感到内心不适外,部分人的言行举止还会受影响,加入破坏环境的队伍之中。
3.指导学生精心打扮教室环境,不仅能给师生美的享受,也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提升动手动脑的能力,还能促进班级文化、课堂文化的建设,对课堂教学产生有益的推进作用。
4.教室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展现自我风采的一个舞台。如此说来,学生不仅要成为教室空间的布置者,更应该是教室空间布置的设计者。

[①] 程核红.关乎细节 运用策略——“课堂管理”细节优化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2).
[②] 朱建艳.设计教室空间 展示“游戏”精神\[J\].教学与管理,2007,(2).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59

开 本:异型16开

字 数:218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