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教学原理

作者:杨巧玲

编辑:林云鹏

ISBN:978-7-5334-6638-1

定价:39.50元

出版时间:2015-01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所属分类:教师教育

标签: 原理教学

关于本书

1.不一样的教学原理 不同于常规的教育理论,本书作者以教室与师生为经纬架构了八个教学原理:重新认识自己、深入了解学生、经营班级情境、思考教育观点、研发教学方法、活化教学设计、不断进修成长、扩大社会参与,以期读者拓宽对教学的想象,深化对教学的理解。 2.开篇点题与结尾讨论相结合 本书在每章的开端都引用与该章主旨相关的话语,一方面希望收画龙点睛之效,另一方面与读者分享发人省思的名家言论,而在每章的结尾都是若干问题讨论,一方面邀请读者对于内文所言进行独立思考、提出个人看法,另一方面也请读者根据自己的求学经验或透过访谈在职的教师与内文对话,无论如何,希望本书的内容能够引起共鸣,读者对文本能够有所回应。 3.资料丰富、说明清楚 本书的另一个特色是资料丰富、说明清楚,以充实我所架构而成的教学原理内涵,资料丰富指的是广泛搜集相关的中外文献,包括论述性的文章、实征性的研究、时事性的报道;说明清楚指的是详细交代所择取资料的意涵与来源,包括注脚的应用、附录的整理、图表的补充。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数年来对教学相关议题的阅读、教学、研究与思考的结晶。作者运用对话性的书写,纳入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的观点与素材,以期拓宽对教学的想象,深化对教学的理解。     
     全书共分十章,分析了八个教学原理:重新认识自己、深入了解学生、经营班级情境、思考教育观点、研发教学方法、活化教学设计、不断进修成长、扩大社会参与。每章的开端引用妥适语录点出主旨,每章的结尾提出相关问题以供讨论。全书引经据典,资料丰富,条理清楚,值得细读。
 
 
  • 作者简介
 
杨巧玲

现    职:高雄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
台湾性别平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辅导咨询委员
台湾高中优质化辅助方案咨询委员
台湾女性学学会理事
学    历: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系学士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课程与教学硕士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育政策与行政哲学博士
经    历:初中语文科教师兼导师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学助理、研究助理
高雄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
台湾教育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
高雄市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委员
高雄市女性权益促进会理事长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OISE/UT)访问学人
研究奖励:“国科会”甲种学术奖励(1998~1999)
“国科会”研究奖励补助(1999~2012)
研究兴趣:教育社会学、性别教育、教育改革、质性研究

目录

第一章 成为一位教师
第一节 教师是什么?
第二节 为什么要成为一位教师?
第三节 如何成为一位教师?
第四节 成为什么样的教师?
第二章 教学原理一:重新认识自己
第一节 个人知觉的自我
第二节 社会建构的自我
第三节 专业形塑的自我
第三章 教学原理二:深入了解学生
第一节 儿童中心与个别差异
第二节 教学伦理与师生关系
第三节 自我认同与差异多元
第四章 教学原理三:经营班级情境
第一节 何谓经营班级情境
第二节 为何经营班级情境
第三节 如何经营班级情境
第五章 教学原理四:思考教育观点
第一节 目标决定论
第二节 儿童中心说
第三节 批判教育学
第四节 女性主义教育学
第五节 多元文化教育
第六章 教学原理五:研发教学方法
第一节 直接教学法
第二节 建构式教学法
第三节 对话式教学法
第四节 联结式教学法
第五节 文化回应教学法
第七章 教学原理六:活化教学设计
第一节 教师自省的教学设计
第二节 学生中心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 善用策略的教学设计
第八章 教学原理七:不断进修成长
第一节 教师进修的制度、问题与需求
第二节 教师专业的性质、核心与成长
第三节 教师研究的意义、特色与做法
第九章 教学原理八:扩大社会参与
第一节 教室与学校中的社会参与
第二节 家庭与社区中的社会参与
第三节 组织与团体中的社会参与
第十章 实践教学理想
第一节 教学理想的意涵与重要性
第二节 实践理想的可能与限制

精彩节选

  • 节选|前方
第三节  如何成为一位教师?
 
回到本节起始,要回答“如何成为一位教师”这个提问,除了必须了解并符合教育法令的规定,还要思考若干超越法令规定的元素,而这正是这个提问不单纯的部分,也是本书企图深入探讨的地方,笔者将分为八个元素来回应这个提问,每个元素分别构成本书主要章节。
一、教学原理一:重新认识自己(第二章)
有人曾说:“成为一位教师并不是一件关于学习如何去教的事,而是一个关于个人的发现、关于学习如何善用一个人的自我的问题。” “Becoming a teacher is not a matter of learning how to teach. It is a question of personal discovery, of learning how to use one’s self well.” (Combs, Blume, Newman and Wass, 1974: 8) 这个说法与其诠释成否认学习如何去教的重要性,不如诠释成强调教师本身对自我的发现与善用,如果想成为教师,从现在起,花些时间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成为教师之后并不终止成长与发展,因此不断重新认识自己便是成为教师的终生历程。
二、教学原理二:深入了解学生(第三章)
与其他专业相较,教职具有某些特性,例如相对于医师与病患、律师与当事人,一个人成为一位教师之前往往当了为时不短的学生,换言之,教师曾经维持长时间的服务对象之身份,虽然这样的特性意味着教师了解学生的潜在可能性,却不保证教师对学生能够同理,然而深入了解学生是教学的要素之一,事实上,教师教学成功或有效与否端视学生的回馈与反应(桂冠前瞻教育丛书编译组译,1999b)。
三、教学原理三:经营班级情境(第四章)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班级经营往往是准教师、初任教师最关心也最担心的面向(如陈易芬,2001;Veenman, 1984),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师,仍然将班级经营视为最想、最需改进的部分(Clement, 1999),足见经营班级情境的重要与困难。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教学都是在班级的情境中进行,若经营不当,教学成效难免受到负面影响,困难的是一个班级通常由许多不同背景的学生所组成,如何经营才能形成既可促进班级教学又能适合个别需求的气氛,对于教师是一大挑战。
四、教学原理四:思考教育观点(第五章)
教学是一种古老的行业,有关教学的讨论也由来已久,但是企图将教学建立原理通则、将教育纳入科学系统则是最近一世纪的发展。尽管“教学是一种艺术”的说法仍难以否认,但是对于原理进行系统的思考可以帮助(准)教师站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拓展视野,建构愿景,储备教学的能量,延伸教学的可能。不过,由于教育是教学的上层概念,教师有必要思索更广泛的教育意涵,从中衍生教学原则与策略,本章拟探讨的教育观点包括目标决定论、儿童中心说、批判教育学、女性主义教育学、多元文化教育。
五、教学原理五:研发教学方法(第六章)
如果说思考教育观点着重的是“为什么”,那么研发教学方法强调的则是“怎么做”,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各有历史渊源、理论流派,本章择取五种教学方法加以说明,并分析其应用的可能与限制,择取这五种教学方法的原因包括配合前章关于教育观点的讨论、教育研究与改革的发展与趋势、教学现场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分别为直接教学法、建构式教学法、对话式教学法、合作式教学法、文化回应教学法,更重要的是,教师不再只是既有研究的消费者,也是知识的生产者。
六、教学原理六:活化教学设计(第七章)
教学方法的研发固然重要,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最终仍须结合教学现场的重要元素,设计成一个可以实施的教学活动计划,或是一个可以解决教学问题的蓝图,而无论是教学活动的计划或是问题解决的蓝图,都涉及一连串的决策,无怪乎有学者认为教师的角色包括实验者、创造者、计划者、问题解决者(桂冠前瞻教育丛书编译组译,1999a)。而这些教师角色再次显示教学工作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因为教学并无公式可循,所以需要透过教学设计的活化,不断地创造,细心地计划,大胆地实验,努力地解决问题。
七、教学原理七:不断进修成长(第八章)
一位教师经过职前培训、实习、检定、甄选,辛苦取得教职,努力应用所学,不能保证教学成效,诚如Arends(1994)所言,除了厚实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教学戏码、严谨的自我反思,终生学习也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成分。就大的结构来看,所有的教学都镶嵌在某个特定的时空;就小的实际来看,所有的教学都很难在教师一人的掌控之中。正因为教学的复杂与多变,成为教师也就无可避免地是一个终生学习的历程。
八、教学原理八:扩大社会参与(第九章)
传统上将教师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思潮的发展,教师的角色逐渐扩大,有人甚至主张教师必须是一个社会的转化型知识分子,具有人道关怀,参与社会重建,避免复制既有的不平等,成为改变社会中不公不义现象的代言人(agent),致力于匡正种种的压迫与剥削,另一方面,教师也是社会公民的一分子,本身就具有参与社会公共活动的权利与责任。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32

开 本:16开

字 数: 293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