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陈瑞清,福建省福安师范附属小学教研组长。中国教育学会会员,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库成员,福建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教学带头人,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中小学美术实验教材编委,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兼职副研究员,教育部远程培训项目课堂教学团队核心成员。主张图文整合的美术教学模式,指导的学生作品发表于报刊的有200多篇(幅),出版5本美术教学成果专辑,发表教学论文及作品60篇(幅),应邀在省内外主讲专题或录制网络视频课程30余次。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教学主张篇\
第一节困惑中突围,寻找图文教学之路\
一、天生的“叛逆”个性\
二、寻求“异味”特色\
三、彰显审美创新\
四、培养求异思维\
第二节善用图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挖掘图的内涵\
二、呈现图的形式\
三、体现审美价值\
四、领会图的产生\
第三节恰当选择文的内容,启发学生审美情趣\
一、理解文的内涵\
二、选择文的题材\
三、欣赏文的审美价值\
第四节图文结合的教学方略\
一、图文结合的价值取向\
二、图文教学模式的四大策略\
三、图文教学课堂例谈\
四、关于学科整合的若干思考\
第二章教育探索篇\
第一节探秘美术教育\
一、太阳可以是蓝色的吗\
二、抽象绘画,你读懂了吗\
三、美术课美不起来的六大因素\
四、极致为美的最高境界\
五、假如没有艺术教育\
六、“犹太现象”与艺术教育\
七、从“误笔成蝇”到“随心所欲”的启示\
八、漫说色彩\
第二节走进课堂教学\
一、课前一分钟让你笑个够\
二、教师备课的五个“度”\
三、不要迷信所谓的“模式”\
四、仅有兴趣是不够的\
五、神秘的“摸头”鼓励\
第三节走向专业成长\
一、别让记录成为一种负担\
二、幸福,其实很简单\
三、漫说“人才”\
四、“度”的把握再思考\
五、惯性\
六、论文写了有什么用\
七、您拥有“专业”吗\
第四节加强教育反思\
一、给自己一点压力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左与右\
三、改不了行就好好干\
四、没有预设可以生成吗\
五、他有老婆了\
六、机会是平等的吗\
七、拥有名师团队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名校\
八、我们喜欢叫外号\
九、我们的教学在升值还是贬值\
第三章教研专题篇\
第一节透视美术教育反思课程改革\
一、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
二、盲目放手,缺乏有效指导\
三、急功近利,功利意识严重\
四、缺乏素养,评价方式单一\
五、师资缺乏,课堂随意枯燥\
第二节科普创新与儿童科幻绘画辅导探究\
一、营造氛围,陶冶情操\
二、创设情境,启发引导\
三、引导想象,丰富内涵\
四、拓展思维,引导质疑\
五、搭建平台,展示风采\
第三节同课异构的思考\
一、什么是“同课异构”\
二、为什么要“同课异构”\
三、同课异构是教学型教研的一种实践模式\
四、开展“同课异构”校本培训的基本步骤\
五、开展“同课异构”的条件\
六、同课异构的实施\
七、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要处理好的关系\
八、“同课异构”教师需提高的能力\
第四节教师的资料意识\
一、博览群书,扩大阅读面\
二、及时收集,分门别类\
三、加强应用,温故知新\
第五节漫谈网络教研\
一、再说网络文明\
二、我的博客我做主\
三、我让博客进课堂\
四、在网络互动中促进专业成长\
第四章教育思考篇\
第一节我的教育自传\
一、超越自我,放飞心灵的梦想\
二、凭热情,让我找到了当教师的感觉\
三、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四、以特色取胜,寻找切入点\
五、没有创造就没有艺术\
第二节每日一悟(节选)\
附录
一、学生、媒体眼中的陈老师(节选)\
我的老师陈瑞清——教师节献礼\
他让儿童画自己的画\
——记福安师范附小美术教师陈瑞清
执着追求成就自我\
二、“图文美术”教学成果\
“图文结合”教学成果——部分学生作品\
“图文结合”教学成果一览\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节选
- 节选
世界之大,尽在浩瀚的宇宙之间。广袤的天地小小的我,幻想着、追求着、渴望着、寻找着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一丘平台”的诞生,纯属偶然,又是必然。省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让我遨游在多姿多彩的美术、美学网络世界中,释放着点点思考,感受着阳光雨露的沐浴,聚集着艺术教育者的智慧互动。三年来500多万字的随笔记录,虽然没有什么精妙的文采,但却凝聚着我的追求和探索。
平台虽小,感动多多,广交良友,聚焦内涵。诠释一丘,搭建平台,慧我成长:所谓一丘,顾名思义,一小块“山丘”。其一,意在寻找教师成长的小天地,也就是在艺术教育大世界的平台上找一块“小山丘”来播种,通过努力播种、实践、探究,使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其二,“一”同“艺”,而我正是从事艺术教育的,“一丘平台”有艺术教育领域之意;其三,“丘”乃伟大教育家“孔子”之名,借用儒家的教育之风范,感悟时代网络教研之精华;其四,“一丘”谐同音“艺秋”,意味着艺术教育耕耘之后渴望秋收的喜悦。
谁也没有想到,原本就是这样的再普通不过的教师交流阵地——“一丘平台”,居然会引起那么多领导、知名专家、教授和广大老师朋友们的高度关注!感谢大家的厚爱,感谢大家大力的支持和无私的鞭策……
本书之所以取名为“一丘平台”,源于新思考网络博客“一丘平台”阵地的延伸与拓展。说实在的,这里没有什么特别精彩的文笔,也没有什么特别响亮的口号,更没有什么深奥的理论和思考,只是凭借着一个普通教师的本能和热爱,凭借着一颗真诚的心,坚持耕耘着、记录着、分享着、探究着……蓦然回首,留下了一串串感动和惊喜!
是为序。
陈瑞清
2014年10月22日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字 数:229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