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社邀请社科院研究员马勇在京举行讲座

2015-09-06 16:04:59 来源:福建教育出版社 点击: 收藏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社特别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于8月29日(周六)晚在北京正阳书局(西四分号)举办专场讲座:“坐待天亮:沦陷时期北平教授日常生活”。我社社长助理汤源生出席了此次活动。

  在讲座中,马勇研究员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改变。战争波及大半个中国,战争初期大量国土沦陷,大量国民成为亡国奴。而期间沦陷区的人民究竟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究竟怎样应付这场战争,十分值得研究。尤其是以当时的大学教授为代表的文化精英这一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的挑战与诱惑较常人更多,北平沦陷期间他们的表现更是值得研究、反思。大致而言,留在北平的教授各有各的原因。他们在战争初期,一方面国难当头,体谅政府困难,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对政府、军队大规模后撤相当失望,特别是初期随着战争进展,中国军队收复失地、光复北平、光复华北的希望似乎越来越渺茫。因此,刚刚从“满洲人”统治下走出的中国人,渐渐对异族统治失去了警觉,周作人、钱稻孙、汤尔和一大批文化人从先前的矜持渐渐改变,从不愿意与日本人合作,变成可以与日本方面适度合作。当然,当时的北平,依然有一大批中国学者坚守自己的信念,拒不合作,不食周粟,绝不与日本人的事业沾边。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更多的教授对战争胜利充满了信心,回避任何可能与日本人有关联的事,对于民族气节开始有了更多的考虑。讲座上,马勇老师以翔实的资料、具体的事例,从沦陷区人们的日常生活入手,向人们解说了当时北平文化精英或可歌或可泣或可恨或可悯的不为人知的一面。

  马勇老师的精彩讲述和深入分析在听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在互动环节,大家纷纷发言,有的分享自己的见解,有的向马勇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整场讲座氛围友好而热烈,听众们都觉得意犹未尽。

  此次讲座地点位于北京砖塔胡同内的正阳书局大院内,这里正在举行由我社和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北京正阳书局联合主办的“航拍北京,1945——二战美军航空兵镜头下的老北京图片展”。


 

(整理/陈沅 摄影/陈楷根)

上一篇:福建教育出版社上海独立书店交流会举行
下一篇:我社上海书展举办《临水照花人——<色·戒>中的郑苹如与张爱玲》读者见面会暨新书签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