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78教育观察•教师视角

2014-09-17 11:20:13 来源: 点击: 收藏

我的教育梦

【编者按】中国的教育梦是什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用四个词表明自己心中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他说:“我们教育的孩子应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成为能够适应21世纪世界发展潮流需要的有用人才。”值此2014年第30个教师节之际,让我们来听一听,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的教育梦是什么。另外,本刊也选登了几位一线教师的教育梦,他们的梦想朴实无华而又情真意切,希望能引起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共鸣。
 
站在孩子的视角谈教育
顾明远
    2007年,我在成都市青羊区参加“减轻课业负担”座谈会。会上,一位小学生发言,他说:“希望国家定一天‘无作业日’,就像‘无烟日’‘无车日’一样。”另一位小学生起来发言说:“作业还是要的,但希望老师不要布置那种枯燥的、反复练习的作业。”你看,这是学生微弱的声音,要求并不高。我们很少听到学生的声音。社会上炒得热闹的、媒体反映的,往往是教育者的声音、家长的声音,都是大人的声音。我们的孩子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大人们一概不知、一概不理,只要他们埋头做练习,考出好分数,考上所谓好学校。这样能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吗?能培养人才吗?
    社会学者马斯洛说,人有五种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表现的需要。大人有这些需要,孩子们也有这些需要。生理需要,这是最基本的,要吃要喝,要生存。安全的需要,也是为了生存,不受伤害······可见,小孩子也十分重视人的尊严。最高层次是表现的需要,即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小孩子虽然还谈不上实现自我价值,但有表现自己能力的愿望。你看,幼儿园的孩子总喜欢在大人面前表现他(她)学会的唱歌、跳舞、诗朗诵等。······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师考虑过孩子们这些需要吗?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的成长固然要靠教育,但主要是靠他内在的潜能的发展,教育只是一种外力,因此,教育要遵循人的内在发展规律。我们常常讲,教育要遵循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就要了解儿童,以儿童为主体,了解他们的需要,站在儿童的视角来设计教育,给每个儿童提供适合于他的教育。
······
    我们常常讲,与人交往要换位思考,即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思考,这样,双方的矛盾就容易解决了。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也应该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场来想想我们怎么施教,想想我们小时候是怎么想方设法玩儿的,我们怎么过来的。我们现在却有点像儿媳妇做了婆婆以后就要耍起婆婆的威风一样,忘了做儿媳妇时受的苦难。有的家长说:“现在让你受点苦,为了你将来的幸福。”孩子们说:“我们今天也要幸福!”的确,如果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养成开朗的性格、完善的人格、健全的能力,成了书呆子,何来将来的幸福!
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站在孩子的视角来讨论我们的教育,多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孩子们的想法。
 
我和我追逐的梦  邱晓兰
梦想不再遥远  郭淑岚
让教育之梦在心中长驻  黄鉴古
教育,给梦想一个纯净的天空  蒋存强

上一篇:2014.78教育观察•教科研前沿
下一篇:2014.78生活空间•健康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