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教师成长——写作:精神的收藏(二)

2014-05-09 10:49:15 来源:福建教育出版社 点击: 收藏
◎陶继新 王崧舟
深入内在的生命
    王崧舟:反观不写什么,我们就明白该写什么了。写自己的感动,写自己的困顿,写自己的震撼,写自己的遗憾,写自己稍纵即逝的灵感,写自己衣带渐宽的信念,写自己决意远航的豪迈,写自己小心翼翼的细腻,写一切来自灵魂深处的惊雷。我们写作,因而成为自己。
    陶继新:“自己”既是写作的主体,也是写作的客体。任何一部小说里都有作者的影子,展现的都是作者的心灵体验。可以说,所有的作品都是作者在写自己。不同的是,这个自己是内在的自己,是精神体的自己。所以,写作,其实是使我们得以进入自己的另一个世界的方式。人的物质生命成长的过程是显见的,但是人的精神生命成长的过程却是隐藏的,很多人一生中只是偶尔能瞥见这个世界的些微光芒,而重视感受者则可以进入这个世界并建造这个世界,从而使生命的丰富性和深广性得以展现。写作,正是一种感受的表达,是对于精神世界认知和建设的过程,并最终实现对于死亡的恐惧的真正超越,而得以见到人的最终性。因此,有着丰富经历和体验的人,更是有的可写。
    王崧舟:我一再强调,写作具有生命性。生命是不可逆的,因而写作也是不可逆的。一切写作,都是唯一的一次。每个文字可以复现,但由每个文字连缀而成的精神史永远不可能复现。
    生命是有机的、整体的,因而写作也是有机的、整体的,写作不是拼凑、不是移植,而是一种生命的整体流淌。
······
    不想写,就是言说冲动的冷却、言说兴趣的冬眠、言说欲求的屏蔽,这是作文教学的一切问题中最为本原、最具根性的问题。对此,著名学者潘新和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动力的缺失才是根本性的缺失。
    《亲情测试》作文课,首先是一种“言语生命动力学”烛照下的探索和历险,它试图拨开层层叠叠、纷纭繁杂的作文教学表象,直逼“我为什么而写”这一作文教学的终极之问、存在之问。
    对于这一关乎本体论意义的存在之问,著名作家史铁生的一番话,值得我们深思,他说:“写作肯定不是为了重现记忆中的往事,而是为了发现生命根本的处境,发现生命的种种状态,发现历史所不曾显现的奇异或者神秘的关联,从而,去看一个亘古不变的题目:我们心灵的前途,和我们生命的价值,终归是什么?”
我觉得,这种以人的本性、内在精神需要和自我实现的生命关怀为基础的言说冲动、兴趣和欲求,才是最为本原、最具根性的言语生命动力。
    陶继新:学生之所以不想写作,错并不在他们身上。从本质上说,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喜欢上写作。关键是有的教师在无意间扼杀了他们写作的兴趣,让他们将写作视为了畏途。有不少语文教师本身就是很少写作的,甚至是不懂写作的,他们自己就不愿意写作,甚至害怕写作,在这种状态下的写作指导,不但不可能有的放矢,甚至有可能将学生引到错误的路上去。
······
    王崧舟:您说得太好了。语文教师常说一句话: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我说,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还得再加一句才对:好作文是夸出来的。对我们的孩子来说,夸比改更要紧。有一年,《杭州日报》举行“真性情作文竞写”,邀请我出题目、做点评。那段时间,杭州老是下雨,都半个多月了,没见过太阳的影子。我灵机一动,就出了个竞写题目———《太阳什么时候出来》。投稿的学生蛮多的,最小的孩子才读小学一年级,最大的已经读高二了。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两篇作文,其中一篇是一位高一的学生写的,写的是一首诗:
······
    巧了!你的诗划成了四段。我读到的,是诗的某种节奏,也是生命起伏的一阕弦歌。“太阳你什么时候出来”,诗情从此刻涌出,这是节奏的“启”吧?“太阳啊你何时前来”,诗境被再度开掘,这是节奏的“承”吧?“分分努力只为你的存在”,我知道,你已“偷天换日”了,诗意破茧为“命运的修改”,这该是节奏的“转”吧?至于“其实你一直都在”,自然是对诗思的淬炼了,节奏至此“合”成一阕梦想飘摇的弦歌。
    临了,给你挑一根“骨头”:“彼岸”窜韵了,末句换成“明媚我青涩的情怀”,如何?
    我不敢说我的评语是一种“夸大性”的表扬,但我的确希望通过自己的点评,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被理解、被认可、被赏识的幸福。
    陶继新:您的点评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当然,还有一条也很重要,就是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书读得多了,才能为自己积累下丰富的语言,有了属于自己的语系,写起来才能更流畅,更有文味。同时,这也会让学生更有自信,从而更爱上读书。这种良性的循环,不但会让他们爱上写作,还会较快地提升其写作能力。
······
    陶继新:“情动而辞发”是一个不变的写作规则,而且,“情”愈是真挚,愈是浓烈,“辞”则愈是喷薄欲出。您设计的《亲情测试》,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辞发”的情感动力场,所以才有了“语言伴着眼泪在飞”的感人场景。这个时候,写作就不再是一种负担与痛苦,而是写作主体有鲠在喉、不吐不快。这样的文章一经写就,不读也定会知道肯定篇篇是好文。
    这给人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没有感情的介入,写作是难乎其难的,即使“挤”出一些文字,也是异常苍白的。而愈是写起来困难,就愈是不想写作甚至害怕写作。一个人如果没有感情,似行尸走肉,而一篇文章没有感情之水的流淌,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活水。
    王崧舟:文字的苍白是一种表象,真正苍白的其实是内在的情感。情感不细腻,写出来的文字注定粗糙。反之,当文字变得宁静平和的时候,那也正是心灵舒展安顿的时候。贺仲明说过:“我常常在感到寂寞、痛苦、空虚的时刻进行写作。新写出来的文字,对我是一种安慰、同情和补充。”
······
    陶继新:“通过写作来发展自我”说得好!一个优秀之士,不应当总是在原地徘徊,而应当不断地实现生命的超越。实现超越固然不止一条道路,而对一个读书人、对一个教师来说,写作无疑是一条非常好的路径。
(完)
(责任编辑:黄常棋)
 
【作者信息】陶继新,山东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山东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网友眼中的"新闻+专家"型人物。
王崧舟,中学高级教师,著名特级教师,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杭州市小语会会长。现任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兼拱宸桥小学校长。
 
 
更多精彩,请见2014.04《新教师》!

上一篇:2014.04教师成长——也谈“读懂”学生
下一篇:2014.04教师成长:诗意地耕耘在教育大地上——我眼中的李吉林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