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教师成长——也谈“读懂”学生
◎郑金洲
最近,在《新教师》杂志2013年第12期读到了一组关于“读懂”学生的文章,深受启发。几位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从不同角度谈到了如何“读懂”学生,尤其深入分析了课堂教学与“读懂”学生的关系。教师们的很多看法和意见,我都赞同。这里,我也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读懂”学生,或者说理解学生,是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逻辑起点。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认识学生,分析学生,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是教育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在我们的社会关系中,由于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有三对关系,前者容易忽视后者,前者不太容易从后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一是师生关系,二是干群关系,三是父子关系。做教师的一不留神就可能忽视学生,而更多地从自己的立场看问题,从既定的学科知识出发。作为三对社会关系中的前者,在我们的社会情景中,常表现为强者,是以强势的姿态出现的;后者则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受前者支配、引导。认识到了这点,在学校改革发展中,需要我们的教师有意识地转变自己的立场,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也就是说要多一份学生立场、学生视角。
······
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千人千面,人各一面。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个道理古人早就论述过。但这个浅白的道理,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却最容易忽视,常见的做法就是教师用一种方式方法、一种教学内容应对所有的学生。其中的根由很多,机器大工业生产造就了现代意义上的学校,作为大工业生产的反映,就是班级上课制。教师用整齐划一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单位时间内完成预期教学任务就完事大吉。还有一个根由,就是教师无法一一甄别学生的差异,干脆就用简单的方式应对复杂的局面,以不变应万变。差异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这是近年来教师们形成的共识。有了这种认识,大概我们就会更多地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把差异看作常态,把差异看作施教的起点和终点,让学生在差异中成长,在差异中创新,在差异中成就自己的事业。
学生是变化的。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变化,这是辩证法的普遍原理。学生也是如此。他们每天接触着大量的信息,在与外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变化着自身。这种变化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的速度有快慢,变化的方向有差别,变化的内容也有着不小的差异。教师需要做到的,是用发展变化的眼光而不是静态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实践中,有的教师不经意会把学生“看死”,以为学生大体也就这样了,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了。这样的学生观导致教师没有及时根据学生的变化调整教学策略,没有利用学生的变化将教学引向深入,没有及时把握学生的变化使自己的教学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
以上几个方面远不是“读懂”的全部,只是择其要者做的简要分析。
还有一个问题,同样需要进一步思考,那就是“读懂”以后做些什么。应该认识到,“读懂”本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将“读懂”的内容进一步融会贯通,切实“吃透”,进而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设计和行为。在这里,“读懂”“吃透”“转化”三者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着的。“读懂”只是第一步,是对学生初步的理解和认知,是从学生的立场考察相关问题,是教师和学生的换位思考。“吃透”是在“读懂”基础上的推进,是将“读懂”的各方面因素有机综合起来,形成对学生整体的、深刻的认识,切切实实把握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受。“转化”是“吃透”的外化,是把内在观念的东西外化为具体的备课形态和教学行为。在教育教学中,以上三步缺一不可,每一步都需要教师付出较大的努力。没有“读懂”,意味着真正的教育很难发生;没有“吃透”,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不小的距离;没有“转化”,意味着教育没有把观念和行为有机统一在一起。在以上三方面狠下工夫,是教师一生需要面对的挑战。
(责任编辑:黄常棋)
【作者信息】郑金洲,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主任,兼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更多精彩,请看2014.04《新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