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教育观察——教科研前沿
课堂观察与评价要有“学生立场”(上)
鲍道宏
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内部评价的要义与价值》(《新教师》2013年第11期)中,已经概略地提到进入课堂内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关注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关注,即要结合学生学习、学生发展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本文,我们将集中讨论课堂观察与评价过程中必须要持有的“学生立场”问题。
早在1919年,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文章中就鲜明地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是对现代课堂教学最简单、也是最经典的表述。它揭示了现代教学纷纷攘攘外表下不可变易的内核。1971年,美国著名教学论专家布鲁纳在其名著《教学论探讨》中也说,“教学,说到底是一种促进人的成长的努力。”著名教育学者叶澜教授带领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团队,通过多年理论探索与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更将当前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规定为“使学生努力学会不断地、从不同方面丰富自己的经验世界,努力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的转换;逐步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战友;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
······
由此我们提出课堂观察与评价要有“学生立场”。
什么是“学生立场”呢?所谓“学生立场”,就是我们要站在学生需要和学生发展的视角思考教学问题、选择方法与做出抉择。有利于满足学生需要和学生发展的方法与行动,才是我们课堂观察与评价者应采纳与采取的方法与行动,即我们应该持有的“学生立场”。
课堂观察者要有“学生立场”。就是观察者必须转变传统“听课”观念,坐到教室最后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两眼紧盯讲台上的老师。因为,这样的“听课者”,最关心的还是教师的仪表是否端庄、教态是否亲切、教师举止是否大方,兼而顾之,也会关注“师生互动”是否流畅、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等等。当然,这些关注点也不能说全然不重要、不需要给予评价,而是说,这些毕竟都是课堂教学表层问题,外在问题。所以我们在前文中提出要开展“内部评价”。我们认为,一个具有“学生立场”的课堂观察者,要把观察课堂的兴奋点投向学生,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期盼、困惑、迷茫、欣喜、兴奋与骄傲等情绪变化。因此,观察者在不过于影响课堂教学前提下,要尽量选择易于观察师生活动的位置、选择易于观察学生表情变化的位置,即要选择易于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及其变化的位置。在目前最为常见的秧田式座位排列情况下,观察者坐在教室两侧、不超过第一排学生的位置,比较合适。这个观察点既利于观察学生与教师,也不至于过度吸引学生注意力、干扰教学。
显然,在课堂教学逐步展开过程中,观察者不应像传统的“听课者”一样,几乎只是观看教师,注意教师的“教”。而应该在关注教师“教”的同时,时时刻刻关注学生“学”的状态及其变化,从学生“学”的状态及其变化中,深刻认识教师“教”的得当与否,并以此给予合适的评价。
······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来自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是一名语文教师。我的家就在清华园里,我住的地方离一个特别的地方只有50米,你们猜猜是哪儿?有时候我会到那里去散散步,猜猜这是一个什么地方?
生:圆明园。
师:来,我们一起写写这三个字。(师范写,生书空)
师:看到这三个字,你的眼前会有怎样的画面。
生:想起了当时火烧圆明园的故事。
生:看到了金碧辉煌的宫殿。
生:我看到了圆明园仿造的各处名胜古迹。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了不起,事先一定对这两篇文章有所了解。
师:读了这两篇文章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可长,可短,一句话也行,一个词也行。
生:我觉得圆明园是我们的名胜古迹,却被烧掉了,很可惜。
生:我觉得英法联军他们太坏了,他们把能拿走的都拿走,不能拿走的就烧掉。
生:我恨透了英法联军,圆明园本来就是我们中国的名胜古迹,却被他们破坏了,太可惜了。
生:我感到很惋惜,因为圆明园是两代皇帝的心血,可在三天之内就被英法联军化为灰烬。
生:我想用一个词来代替,就是毁于一旦。
从这段记录我们不难发现,观察者对学生相当漠视。“生1”“生2”“生3”“生4”“生5”与“生”是什么关系?是他们之外的一位吗?这且不论,要命的是,从这节课完整记录看,总共就是这几位学生,是否是说整个这节课,与教师互动的学生只有六位?如果这样,这位老师上的课问题就不小了。按我国常见班生规模,一般是40人左右一个班。就拿40人计吧,40位学生的班级,一节课只有六位学生与教师互动,总不能说是一堂好课吧。如果这位老师的课堂实际不是这样,就说明这样的观察记录是失败的,它没有反映课堂实际。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就是观察者缺乏“学生立场”,对学生学情很麻木。在他看来,观察学生,只要意思到了就可以了,何必那么认真。可这却是我们反对的态度,与我们在文章开篇时提到的“认识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立足点”相违背的。
······
师:突然间的意思,那这个词该怎么读?
生:快。
生362:骤然间。
这里的“生321”,即指第三组第二排左边的学生。依此类推。
根据这样的课堂观察与记录,我们能清晰地捕捉到每一位学生与老师对话的状态以及频次。在这样的观察记录下,学生不再是浑然不辨的“生”,也不再是混乱的“生1”“生2”“生3”等,而是可以与每一位具体学生对应起来的记录。
······
显然,这张表对我们分析教师课堂教学中与每一位学生互动情况,就极为有利。学生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也不是有些人眼中的“配合老师教学”的角色。而是教学必须关注的焦点,是我们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成败得失的基本依据。
(责任编辑:朱蕴茝)
更多精彩,请见2014.03《新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