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教师成长(2)——教师应该搞什么样的教育研究

2014-02-21 17:17:23 来源: 点击: 收藏
【编者按】本刊今年特邀郑金洲教授开设《致敬一线教师》专栏,专栏将针对一线教师普遍关心的教育教学问题释疑解惑,突出指导性,切实帮助一线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从本期开始,专栏逢双月刊发专稿一篇。
 
教师应该搞什么样的教育研究
郑金洲
    最近看到两位教师写的一篇文章《一线教师面对教育科研的困惑》(作者系湖北省武穴市实验小学陈科澜、夏祖瑞),启发不小。文章讲到了自己作为一线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四累”: 一累教育教学研究的“教育科研”这一名称;二累教育教学研究的“教育科研课题”; 三累教育教学研究的“教育科研过程” ;四累教育教学研究的“教育科研成果” 。在我看来,这“四累”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的普遍认识。两位教师在文章中提到的一些看法,我深有同感,引发了我对这几个问题的思考。
······
    文章讲到的“二累”是教育科研课题。“平时,我观察的是学生的行为,哪怕是一个微妙的表情;我注意的是课堂中的教学细节,哪怕是课文中的一句话该怎么读。我注重教育的细节,感受着细节的力量。我也参与了一些科研课题的研究。面对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与教育教学没有多大关联的比较陌生和抽象的科研课题,我在思考:自己是不是有能力去研究?”作者提到的这一问题,其实反映的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性质问题,是要把主要精力汇集到课题研究上,还是日常教学行为的研究上?一种理想的做法是在课题研究和日常教学研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尤其是在有些学校承担着一定的科研课题,而课题涵盖的内容又恰好是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的时候。如果两者不能兼顾,我认为还是文章作者提到的做法可取,即把自己的关注重点集中在课堂教学、学生行为等方面,把平时发现的问题、随机出现的难题作为研究的方向,通过记录点点滴滴的教学实践,在反思调节中改进自身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在文中还谈到了一个困惑:“我有一个长期坚持下来的习惯,随时记载平时所见、所感、所思,汇编成册,美其名曰‘驿路梨花’。平时翻翻,有助于加深、拓宽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帮助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然而,面对着大而宽的科研课题,我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课题需要理论支撑,平时没时间专门去读教育理论书籍;课题研究需要专门个案记载,平时我所从事的工作又与课题没有多大联系,记载从何而来?”作者的这一困惑,提出一个问题:教师从事的研究需要有像专业研究者一样的研究过程吗?一般来说,专业研究者从事一项研究,需要有清晰的研究主题、明确的研究目标、可验证的研究建设、资料丰富翔实的文献综述、环环相扣的研究线路……而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大可不必如此。教师从事的研究就是要和文章作者一样,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把自己的所思所行、所见所闻、所感所受记录下来,细细品味,仔细咀嚼,思考自己行为的利弊得失,感悟自己的职业存在形态,并且对后续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分析谋划。这个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在这当中,程序不重要,流程也无足轻重,理论铺垫也非必需。
······
    确实,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是在学校现场中进行的,是对自己的日常教育实践活动所进行的反思,不是另起炉灶,做长篇大论的学术论文。正像作者所描述的,是把实践中的随感记录下来,把教学的困惑展示出来,把与学生交往的体悟呈现出来。虽然这些记录记叙显得片段不成章法,但的确是教师发自内心的认识,是对实践的洞察与分析。这样的研究一般来说既没有严格的逻辑线路,也没有系统的研究方法,甚至也没有成型的研究成果,但这的的确确是在从事着研究。当我们倡导“教师即研究者”的时候,当我们主张教师从事行动研究的时候,这样的研究就势必是一种基本形态,也就应当把它们归入研究的类别。换句话说,这两位教师大可不必再觉得“累”,他们的做法就是教师典型的研究形态,是教师从事研究的基本方式。正是这样的研究积累,才会渐渐改变现有的教育教学实践,使学校改革发展步入新的水平,课堂教学真正焕发生命活力,师生切实结伴成长共同发展。
(责任编辑:黄常棋)
郑金洲,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主任,兼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更多精彩,请看2014.02《新教师》!

上一篇:2014.02教师成长(1)——“大玩学家”于光远
下一篇:2014.02教学平台——“强化课程意识,落实‘语用’能力的培养”研究专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