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
这里有近200幅珍贵的北极科考实景彩色图片……
内容简介
1773 年英国菲普斯船长首次进行极地探险,19 世纪,挪威人、瑞典人和德国人接踵而至,20 世
纪上半叶,人们来此绘制地图、作极地飞行、进行地质调查……人类从未停止对北极的探索、研究。
北极是探险家的天堂,也是科学家的天堂。
北极有极光、极昼、极夜现象;北极除了有北极熊还有驯鹿、麝牛、北极狐……北半球的鸟类有1/6 会在北极繁育后代;北极的冻土、冰川、煤、化石等是各国争相研究或占有的目标;北极科考城、北极煤矿……这些您都了解吗?请跟随科考队走进北极,从记者的“镜头”看北极。
这里有近200幅珍贵的北极科考实景彩色图片……
中国科学院教授董锁成、周长进联袂推荐,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九林作序。
* 专家推荐
《科考队带你去探险》丛书是中国科学家及新闻工作者对亚马孙河、贝加尔湖、三江源、北极等地区首次大规模的综合科学探险考察的真实记录。它生动再现了当年探险考察的艰辛历程,记录了探险队探险考察中的酸甜苦辣,展现了考察中的奇闻异事及考察地区的风土人情、地理风貌,是一套科学探险考察的科普佳作。
——中国科学院董锁成教授
北极、亚马孙河、贝加尔湖、青藏高原、三江源等地区都是对全球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的地区,也是世界各国科学家重点研究的地区。这套丛书正是记录了中国科学家进入这些地区进行科学探险考察的全过程。希望我国广大青少年能从中学习科学家的探险精神,到大自然中去,了解大自然,研究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在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认识自我。
——中国科学院周长进副教授
作者简介
孙丹平,北京青年报环保记者。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1995年开始记者生涯。1999年、2000年及2003年三次深入可可西里无人区,采写的多篇反盗猎深度报道,在国内国际被广泛转载。报道使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藏羚濒危的状况逐渐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重视。是我国第一位深入可可西里无人区腹地的女记者。并三次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国际科学考察,作为随队记者,全程参与、报道了北极、湄公河、尼罗河的科考。
在北京青年报开设数个环保方面的专栏,内容涉及野生动物保护、绿化、水土保持、水污染、大气污染等诸多方面。
内容简介
本书是《科考队带你去探险》丛书中的一本,作者2002年跟随 “中国伊力特*沐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队”前往北极圈内建立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时所做的科考笔记。作者记录了自己在北极的各种见闻、科学家艰苦的极地科考、当地居民的生活、斯瓦尔巴德的生命、北极历史等多方面的内容,可谓是全面介绍北极的读物,带我们深度了解这一片我们不能轻易到达的地方。
全书分六章来写,在每章的后面设一个“你知道吗?”的知识性介绍,如北极苔原、极昼极夜现象、极地雪藻等的介绍,并配有相应的图,增加了本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全书彩色印刷,配有近200幅珍贵、精美的图片。
目录
体验极昼
◎斯瓦尔巴德群岛——北极圈中的“绿洲”
◎斯瓦尔巴德印象
◎冻土层上令人难以置信的绿色
◎朗伊尔城概况
◎极昼感受
◎道路和交通
◎静静“奔腾”的冰川
◎地球最北的报纸
◎朗伊尔城的“无死亡”政策
中国人来到斯瓦尔巴德
◎地球最北端升起五星红旗
◎各国对北极的争夺
◎《斯瓦尔巴德条约》把中国人与北极连在了一起
◎Hello,中国人
适应极地生活
◎吃饭问题
◎发稿问题
艰苦的极地科考
◎紧张的前期准备工作
◎目击建立大气观测站的艰辛
◎植物组采集了当地一半植物的标本
◎冰川组首次发现雪藻
◎世界第一个在北极冰湖中钻取岩芯的科考队
◎去冰盖上取雪样
◎完成科考任务
◎科考队拔营回国
北极——科研的大本营
◎《斯瓦尔巴德条约》造就的极地科考前沿
◎地质科学的天堂
◎地球最北的大学
◎“北极科学城”
◎斯瓦尔巴德群岛在漂移也在上升
◎“细菌木乃伊”与“末日种子仓库”
◎环保见闻
斯瓦尔巴德的生命
◎停在我们窗子上的燕鸥
◎邂逅北极驯鹿
◎斯瓦尔巴德的代言者——北极熊
◎北极雪橇狗
◎生命仍然怒放,在极北的冻土上
探访当地居民
◎“有人居住的最北群岛”因煤而兴
◎打“飞的”去邻近的居民点
◎冰川下采煤
◎斯瓦尔巴德群岛的俄罗斯人
◎地球最北的社区
◎“地球最北”的品牌
精彩节选
内文节选
◎在极昼的晚上去爬冰川
由于极昼,队员们生物钟紊乱,水土不服的时间也相应长了一点,但终于渐渐适应了。而且我们很快发现了极昼的一个极大优点,那就是工作时间的弹性很大,没有黑夜的屏障,只要工作需要、精力许可,可以什么时候干完活儿什么时候收工。
8月7日晚,地质组组长刘嘉麒教授就要回国了,想再去冰川上找几块化石。去冰川上找化石是队里科学家们最喜爱的“运动”,他们总是乐此不疲,每次上冰川都要孜孜不倦地在乱石堆里找化石。每当找到新的、更好的化石,就把原来找的较差的化石送人或扔掉。队长老高要陪刘教授去,我急忙也加入了。于是,我们一行5个人上山。当时是晚上9点,已经是应该休息的时间。好在“极昼”时期根本无所谓白天与晚上,我们也已完全适应了这种没日没夜的状态。
我们的楼后就是一号冰川。虽然看起来就在楼后,实际距离却相当远,需要爬很长一段山路。其实也没有路,只有几条人们上山时踩出来的小路,很不好走,山脚下还有几条小溪,因冰川融化而奔流不息。前几次我们是找来一架旧木梯架在冰河上才爬过去的,今天我们想去试试另一条小路。
走这条小路,需要经过的冰河窄得多,没怎么费劲就过了。但山路却崎岖异常,山体坡度极为陡峭,我估计斜度至少有45°吧,而且布满光秃秃、滑溜溜、大小不一的石头,还全是松动的,一踩就往下滑,而山下不远处就是湍急的冰河。走这样陡峭的山路需要小心翼翼,手足并用。好在我们这一行人都经常跑野外,善走山路,虽然有些提心吊胆,大家还是全都顺利地走了过来,只是花的时间长了点。
到了山上,发现冰川上远远地有两个人影,原来是大气组的刘宇和王唯,他们是从另一条路上来的。刘宇是中科院的博士生,才27岁,在我们科考队理所当然属于“小字辈”。大气组交给他一个任务:在一号冰川上架设了一个冰川风的观测点,由他负责管理。所以他每隔一天就要去检查那台观测仪,并采集观察数据。他每次都是晚上去,科考队又委派了王唯陪同他去。我们科考队有一个规定,不能一个人单独外出。因为当地人一再告诫我们:外出必须结伴,必须带枪和其他武器,否则遇上北极熊或其他野生动物就危险了。于是,王唯就承担了陪同他的任务。
我们两队人马会合后,一起在冰川边缘上找化石。这里的化石大约形成于6千万年至1亿年之间,曾被埋藏在厚厚的冰盖之下。冰川是固态的水,每年都从高处向山下推行,在漫长的岁月中,慢慢地就把这些宝贵的化石带到了山脚下。现在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得厉害,化石就渐渐露了出来,简直俯拾皆是。刘教授向我们介绍,这种冰川融化后显露出来的乱石滩,地学上叫做“冰积垅”。这一地乱石是北极冰川大幅度退缩的明显证据。高队长说,十多年前他曾踏上过这条冰川,并留影存照。现在我们就站在他十年前到过的冰川上,脚下却是乱石遍地的冰积垅。但遍地的化石却也使大家情绪高涨——这都是珍贵的文物啊,咱们可以免费地捡,上哪儿能有这等好事?高老师找到一大块很完整的植物叶片化石,高兴得不得了。我也拣到几块,不管好不好,一股脑装到包里。这是几千万年前岛
上古植物的化石,带回家去可是宝贝了。但刘老师却遗憾地没有收获:形态完整的化石没找到,差点儿的他又看不上……
◎ 冰川组首次发现雪藻
由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员张文敬率领的冰川组最早开始正式工作:飞机降落在朗伊尔城之前,张文敬教授就已急切地从飞机上对这里的冰川作了观察。他说:“真想扑上去拥抱它们。”
张教授长期在青藏高原从事冰川研究,去年就有日本的极地学者邀请他去日本的极地站作研究,但他选择了到斯瓦尔巴德来建中国自己的极地站。他认为:一个多月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时间太短,
但可以给后来者留下宝贵的对比资料。
张文敬教授197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学的是冰川专业。可想而知,他这一生都“消耗”在那寒冷、偏僻又色彩单调的冰川上了。32年来,张教授与冰川为伴,走遍了中国的所有大小冰川,是我国考察冰川最多的科学家。这次能到北极来钻“冰川窝子”,他别提有多高兴了。
从到斯瓦尔巴德的第一天起,张教授就每天都去爬冰川,研究各种冰川的性状、形态。在他眼里,冰川不但是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还富有活力和生命力。7月31日是张教授的幸运日,他在冰川上发
现了北极雪藻,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在冰川上发现雪藻。31日上午,张教授与人民日报副总编李仁臣一起去爬冰川,两人在冰上边走边聊。当他们快要接近雪线时,遇上了一条冰面河流,把冰川冲成了一道大大的裂缝。张教授在仔细查看裂缝情况时,发现一块冰面上有一些粉红色的颗粒,像是有人无意中撒的红色粉末。张教授马上敏感地意识到:这可能是极地雪藻。张文敬教授虽然从事了30多年的冰川研究,但还从没见过雪藻,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冰川科考中。就连他的导师——兰州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李吉均,搞了一辈子的冰川研究,也从未亲眼看到过极地雪藻。所以他这次在北极发现雪藻,应该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发现北极雪藻。他真是大喜过望了。
他们两人顺着粉红色的颗粒细细搜索,发现在冰河朝阳的峭岸上布满了带状的粉红色的颗粒。张教授用GPS定位仪测定,这里是北纬78.10°,高度为41英尺,时间是7月31日中午12点。张教授没想到会在这里发现雪藻,没有随身带采样的容器,李副总编找出4个胶卷盒,张教授用冰粒洗净,装满了4瓶雪藻样品,准备带回国后做分析研究。
张教授发现雪藻的消息在我们科考队中传开了,大家都去祝贺张教授。张教授带回的4瓶样品对于研究冰雪王国里生命的产生、延续和演化,对于研究生物多样性,都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这是我们科考队的一项重大发现,也是张教授这次到北极的最大收获,也应该说,是他一生事业中的一项大收获。
◎ 停在我们窗子上的燕鸥
当我们在2002年夏天来到斯瓦尔巴德群岛时,让我们很感意外的是,在北纬78°的高纬度地区竟然还有那么多顽强的生命,它们使这片冻土地显得生机勃勃。
北极圈内是许多候鸟夏天的避暑胜地。这里有鸟类120多种,候鸟极多,据说北半球的鸟类有1/6在北极繁育后代,可想而知斯瓦尔巴德群岛的众多海湾中会聚集多少海鸟。斯瓦尔巴德群岛人口不多,夏季植被比北极圈中其他地区好,环境保护也很严格,因此吸引了许多候鸟来此度夏。虽然我们科考队这次没设动物组,没有专门研究北极动物的任务,我们却不期而遇地邂逅了不少动物。
每年夏天,在斯瓦尔巴德群岛上到处可以听到候鸟们响亮的鸣叫声。海湾中的湿地是它们聚集繁殖的地方,但也经常光顾居民区。我们常常看到鸟儿们停留在当地人的窗户上,人们会拿出各种食物给它们吃,鸟儿一点也不避人,直接从人们手里去啄食。这真是一幅温馨动人的景象。
飞行冠军——燕鸥
我们到达后的第三天,大家正聚在厨房里做饭,突然发现一只可爱的鸟停在我们走廊前端的窗子上。这只鸟很漂亮,个头只比鸽子大一点点,嘴和脚是鲜红的,一头黑羽毛,像是戴着一顶黑天鹅绒帽子,身上的羽毛是干净悦目的灰白色。大家都很兴奋,急忙去拿来相机拍下这景象。那只鸟儿似乎浑然不觉,歪来歪去地东看西看,还不时梳理自己的羽毛,全然不顾窗里一大群人举 着相机咔嚓咔嚓地拍摄它。
后来我们查了资料,得知这种鸟叫北极燕鸥。这燕鸥有几项极为特别的优点,第一,北极燕鸥每年都在地球两极地区之间迁徙,是地球上鸟类中唯一有此习性的候鸟;第二,南北两极之间,单程就是1.9万千米,它们每年要飞一个来回,可谓鸟中英杰;第三,北极燕鸥终年在白昼下生活,它们是地球上享受阳光最多的宠物,所以有人把燕鸥称作“鸟中之王”。
这下我们才知道:这燕鸥个子不大,能耐却相当不得了,是地球上最勇敢的鸟。它的翅膀在鸟类中算不上宽大,却非常矫健有力,能超长途地飞行。它们极其热爱阳光,夏天来到北极繁殖后代,秋天来临时,阳光向南半球移动,它们又追着阳光飞回南极去,这意味着它们每年的行程达数万千米。它们在两极的时候都是极昼时期,太阳永远不落,所以,它们是地球上唯一一种永远生活在光明中的生物。
而且,北极燕鸥在迁徙时通常都会离开海岸很远,一般不在大陆上歇脚,除了繁殖季节以外,它们很少在岸上被发现。这说明我们很幸运,要不是在极昼期间来到北极圈内,我们一生都不可能见到这种鸟。现在它自己飞来和我们玩儿,我们太荣幸啦!
燕鸥虽然生得娇小可爱,却生性争强好斗,勇猛无比。平时邻里之间经常争吵不休,在它们的聚居地,总能听到叽叽喳喳、呱呱嘎嘎之声,还动辄大打出手。但一旦遇到外敌,却会立刻一致对外,而且经常聚集成千上万只的联合大队。有一天我们到了海港附近,成群的燕鸥在海滩上下翻飞,就像阵阵飘落的雪花。我想走近一点去拍照,刚走近几步,就有好些燕鸥围拢到我的头顶,一边尖声大叫,一边轮番向我俯冲。我正莫名其妙,队友们在我后面大喊:“那里有它们的巢穴!”我这才恍然大悟,这是它们在保卫家园,护着刚出生的雏鸟呢。我的出现让它们紧张,不知这样的庞然大物是何种劲敌,才这样如临大敌。我就赶紧退了回去,燕鸥们也就立刻解除了“警戒”,纷纷降落在地上,安静下来。
燕鸥天天来吃晚餐
每天下午四五点钟是我们的厨房里最热闹的时候,大家都聚集到这里做饭或聊天。有一只燕鸥就经常来看热闹,飞来站在窗子上,向我们的餐厅里凝神观望。这个客人当然受到我们的热烈欢迎,大家怕它饿了,都会舀些米饭去撒在窗台上给它吃,同时也就准备好相机,偷拍人家的“吃相”。但它似乎兴趣不大,有时吃几口,有时一点也不吃就飞走了。有一天偶然地,有人在做饭时随手放了点肉皮在窗子上,它就一口抢过,吞了下去,可以看见那肉皮胀起一个鼓鼓的包,顺着它的脖子滑了下去。这时我们才意识到:这家伙看着像个美女,其实是食肉动物。
后来大家每天就把肉皮、软骨都给它留着,它也每天都来美美地吃上一顿。如果它来晚了,总会有人念叨:“那鸟今天怎么还没来?”那鸟儿也不负众望,几乎按时来和我们一起“吃饭”。过了不久这鸟就明显地长胖了,我们心里可是说不出的舒服。
而这时,极昼已经结束,候鸟开始南飞,我们能看到的鸟一天比一天少。每天我们都在想:那鸟还会来吗?也许已经和它的家人一起飞往南方了。但每天到了时候,它又总是出现了。后来,我们也离开了斯瓦尔巴德群岛。
直到现在,每当回忆起在北极的那段日子,我都会立刻想到那只燕鸥,不知它现在何方。当年与它共处时,它似乎还是快乐的“单身贵族”,不知它现在是否已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北极燕鸥是长寿的鸟,寿命一般在20年以上,你想人家那样超远程地锻炼身体,能不长寿吗?据说燕鸥最长的能活30多年。如果它现在还活着,应该也是中年了。在斯瓦尔巴德那片世外桃源式的净土上,在极昼那些难以打发的日子里,它曾带给我们那么多的快乐。
◎ “细菌木乃伊”与“末日种子仓库”
由于斯瓦尔巴德群岛独有的地理位置,一些在世界其他地方无法进行的研究,在这里却有了实现的可能。各国科学家目前就在斯瓦尔巴德合作进行着两项世界独一无二的科研项目。
研究远古“细菌木乃伊”
斯瓦尔巴德岛群岛是在千百万年的地质运动过程中,地壳隆起后形成的。群岛60%的土地为冰川所覆盖,永冻土层厚达500米。只有地表以下2~3米的土层,在夏季才会有短暂的解冻。
然而,科学家们估计在这500米深的永冻层下,早年海面较高时留下的远古细菌仍然存活着。这些细菌休眠了千百万年,并没有死亡,也许只有万分之一或更少数量存活,但也足够对现代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科学家们已经勾画了一幅未来可能出现的情景:在未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如果北极真的变暖,永冻层渐渐融化,这些细菌就有可能要复活,并随着冰川融水汇入洋流,漂流向世界各地。或者,它们会附着在观光客的鞋底、行李箱底,或附在迁徙的候鸟身上,到热带、亚热带的地方,那里炎热而潮湿,有它们绝好的繁殖环境。
北极生命的特点就是它们很顽强。它们在极度严寒中生生不息,而且一旦遇上较好的生存环境,便会势不可当地蓬勃发展起来。相反,现代人类生活得越来越舒适,越来越娇惯,免疫力越来越差。如果这些“细菌木乃伊”一旦复活并快速繁殖起来,人类的免疫系统将对这些疾病毫无抵抗力。于是,地球上一些古老的疾病将卷土重来,给人类一个措手不及。
据《自然气候变化》2011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由于气候变暖,沉积于北极地区的冰雪、海洋和土壤中的有毒化学物质正在释放。这些化学污染物能够在气流中长距离流动,长时间存在于食品和水中,并在人类和其他动物体内脂肪中积聚。污染物也可通过母亲传染给胎儿,而且已经发现它与人类和其他动物严重的健康问题相关。
所以,在全球变暖后,北极冻土带下的“细菌木乃伊”有能力复活,给人类带来危害。有前瞻眼光的科学家们已经在为此做研究工作,在斯瓦尔巴德寻找一些这样的生物样品进行研究。科学家们最近从一名死在此地的男子遗骨上获取了一些细胞组织,他们从中发现了1917年将此人以及其他许多人杀死的流感病毒的微量痕迹。据悉,已经有论文发表出来。
“末日种子仓库”
随着全球变暖和“人口爆炸”,人类现在有很强的忧患意识。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万种可食用的植物,包括10万种稻米、1000多种香蕉……这些农作物的种子,小如罂粟花种子,大如椰子,都蕴含着无价的植物DNA。然而,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估计,地球上农作物物种已经消失了75%。
为了保护地球上的物种,全世界已经建设了1400多个“种子银行”。从上世纪80年代起,国际社会就一直在构想有别于“种子银行”的储存概念——它要有足够大的容量,以最先进的储藏技术维持所有种子最长的生命期限,为全世界的“种子银行”做好备份,它不必存取自由,但必须能抵抗任何天灾人祸,即便是核战争爆发、小行星撞地球这样的世界末日来临,也能保护种子的安全。
在朗伊尔城外的苔原与山丘交接处的高地上,挪威政府联合了上百个国家,建造了一个“末日种子库”,储藏了地球上所有农作物的种子。为防备地球末日到来后的电力断绝,科学家们将这个仓库建立在深入到永冻土下的山洞里,即使在自然状态下也可以保持-18℃的低温。这是一个为后代准备的仓库,如果真的发生人类末日,下一次地球复苏、人类再生时,劫后余生的人类找到前人留下的优良的农作物种子还能重新播种,保证世界农作物的多样性,而不必经历漫长的艰苦探索。
这是一个人造的诺亚方舟,它的建设汲取了现有最先进的各种储藏技术的精华,因而显得与众不同。它的造价高达911万美元。
“末日种子库”比现在的海平面高出130米,即便气候变暖导致格陵兰岛的冰层和南极洲的冰全部融化,海平面也只会再增加61米,不会淹没“末日种子库”。
“末日种子库”修建在距离山洞出口120米的地方,即便外界温度升高,也难以穿透周围厚厚的永久冻土。就算冷冻隔热装置失灵,按科学家们的计算,永久冻土也能确保“末日种子库”的温度在-4℃左右,并持续200年之久。在这样的温度环境下,重要的农作物种子如小麦、大麦和豌豆,可持续保存长达1000年,储存最久的种子是高粱,据估计大约能存放1.95万年。
“末日种子库”还按照美国国家黄金储存库诺克斯堡的安全模式建造,外面包围着1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墙,隧道里有数道安全性能极高的密封门,能够抵抗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冲击力,也能防止热空气的渗入。
“末日种子库”中有两个气压舱,每个占地375平方米,共可以保存300万种植物种子样本。从世界各地运来的种子,经历干燥、清理等程序之后,被装进由特殊金属箔片和其他先进材料制成的“劳斯莱斯种子袋”——这种银色袋子能让种子在干燥和冷冻的状态下长久保存,每袋可以装500粒种子,袋子又被放在盒子中,整齐地码放在气压舱里的金属架上。
除了所有这些安全保障措施,斯瓦尔巴德群岛还有一道天然屏障,那就是岛上现存的3000来头北极熊,它们一年四季“免费”在这里巡逻。
2007年9月,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种子库开放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种子。现在该种子库已经接收了来自世界各地,如墨西哥、加拿大、菲律宾、肯尼亚等100多个国家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种子样本,藏有50万种不同作物的种子,成为全球作物种子最丰富的储藏库。
“末日种子库”核心地带的“储藏室”只配有三把钥匙,分别存放在不同的人手里。一些名人显贵慕名前来,想参观“末日种子库”都吃了闭门羹,其中有挪威王储马格那斯。
既然这三把钥匙被保存的这样隐秘,我们就不得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旦真的有世界末日来临,幸存下来的人们又怎样才能开启“末日种子库”呢?我想,既然这些人能在超出极限的环境下坚强地存活下来,他们也应该有超凡的智慧,去打开那层层设防的仓库吧。
其它信息
页 数:200
开 本:异型16开
字 数:166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