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新教师》的“教师立场”

2014-02-12 10:46:06 来源: 点击: 收藏
浙江特级教师    周一贯
 
   我自1950年初入伍当部队文化教员始,到现在一直没有离开过教育,算得上是一个有62年教龄的老教师了。因为专业需要,我读过各个时期的许多种教育刊物,也为教育刊物写稿,并发表了大大小小的1300多篇文章。这期间,甚至还有幸当过浙江《教学月刊》的7年兼职编辑。作为大部分生涯是农村一线教师的我,无论是读刊、用刊、为刊物写稿乃至编刊,一种思维定势总是习惯于从专业的角度看教师、说教师,却似乎很少有从教师的角度去看专业、说专业。直到福建教育出版社《新教师》创刊号上约我写的那篇《教师永远应该是新的》也还难以摆脱“从专业说教师”的思路。但是读过了《新教师》2012年的1至12期,我深切地感受到这本刊物有别于许多刊物的一大特点,就是从教师看专业、说专业,也就是它一直坚守着“教师立场”!
教师是什么?是蜡烛,是人梯,是春蚕……默默地为社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这当然很好,对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份必须的责任和担当。但为什么我们又会在心灵深处不甘于这样的比拟?细细想来,因为它只体现了教师能适应社会要求的一种“工具”理性。教师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还应当有源于生命自身的“价值”理性。也就是说,教师在为教育事业作出种种服务的同时,他还有着自身的需求和尊严,而只有唤醒了教师主体能动的价值理性,中国的教育大厦才能在教师的支撑下巍然屹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仅要从教育专业说教师,教师应当怎么样;更需要从教师的角度说教育专业,教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在享用从业的幸福之时,又会有的无奈和困惑。
谁都希望中国教育有许多好教师,但好教师要用“爱护”“尊重”来栽培。爱应当始于了解,存于沟通,贵于倾听。让教师能充分发挥时代会需要的价值,关键还是要尊重教师的个体生命价值。可喜的是今天我们有了可以从教师的角度话说教育专业的《新教师》,它一改教育期刊常见的传统风格而赋予时代亮色。这就有必要去细细品赏,它又是如何坚守这份难得的教师立场的。
 
  • 在宏观的视野内,由教师来定点视角
   教师在大千世界里谋生存,在全球的时代发展中图成长,也许外部世界需要了解的林林总总,会使人眼花缭乱而陷入信息迷茫。作为媒体就有了帮助其选择、引领的责任。问题的关键必须从教师的立场出发来定点视角,有所取舍。面对海样信息的大潮冲击,教师的欲望也有“需要”和“想要”之分。“需要”是必须满足的,“想要”总会有很多,但可以分级、设限而知轻重缓急。《新教师》的“教育观察”版块,就相当出色地体现了从教师的视角选点,把握相关教育政策的核心主旨,追踪教育热点,关注和维护着教师利益。如有如何认识名师的成长通道,帮助构建名师专业模型(第12期,余文森等的一组文章)的;有教师如何解读、落实新“课标”(第1 期至第11 期)的连续讨论的;有教师如何面对“问题学生”(第9期王晞等的4篇文章)的……特别是“教育公平”的问题(第3期),乍一看“教育公平”是政府的事,似乎与教师的关系不大,其实关系十分密切:教师如何面对 “零择校”,如何认识并积极参与教师流动;如何参与学校的结对、联盟等等。所有这些,在教育的种种变化发展里也许只是“一角”,但却确实是教师最为关切的“一角”。
  • 在责任担当下,理解教师的职业困惑
“我”是谁?何种社会关系构成了“我”的身份? 它们又是如何塑造我的社会责任?作为教师应当明白也十分明白这一点。因为选择教师就意味着选择平凡,选择崇高,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所内含的准则与尺度。但在责任的担当中,教师也需要他人的理解。由于信息社会让孩子的思想开始复杂起来,由于父母对学校的期望比任何时候都高,今天当教师正在成为从事一种高风险职业。《新教师》的教师立场决定了它能把尊重、理解教师与使命意识和道义感召结合起来,而尽显其人性化和亲和力。如7、8期的“教师也需要关爱“专辑,有郭本禹的《教师幸福的自我寻求》,赵福楼的《教师心理焦虑成因分析与脱困策略》,王力的《让教师有尊严的活着》和陈培俊的《教师更要爱自己》……这些温暖的文字,对教师所发生的正能量是无法估量的。做教师的应该“爱满天下”,但他们自身也需要来自他人的爱,需要理解,包括理解他们的焦虑和困惑。《新教师》在这方面更显得特别“善解人意”。如教师常易纠结于家长的冲突,第11期发表了《教师与家长产生心理原因及化解策略》(罗家永);而第1期的《让后进学生插上“隐形的翅膀”》(周艳希)则有助于探讨最让教师困惑的后进生问题。这些文字无异于为教师雪中送炭,无疑是他们最需要的。
 
  • 在专业的平台上,让教师定向自身的发展
  在教师的立场上去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不应单一地只注重专业知识、理论、文凭台阶。相反,如果再加上无法回避的教育和生活情境中真实的压力和焦虑,就会如紧箍咒一样挤压教师。因此,从教师立场出发,就应当如《新教师》那样,更为看重鼓励教师在自己必须面对的教学生活中的那些真实问题,自主地在实践中去探寻问题的解决,并从中去认知自我、专业和世界。《新教师》推出的几个专辑,如“学导课堂专辑”“数学思想方法专辑”(第1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辑”(第9 期)“让教学成为研究专辑”(第10期)和每期数量可观而且特别鲜活的“教育叙事”都立足于教师在专业发展之路上的所遇、所思、所求和所感,正是这些对现实的教师业态的尝试挖掘,才最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发展也离不开专家的引领,特别是在专家学者引领中的那份教师立场。对此,朱永新教授的系列文章“永新读师”(已连续发12期),如《小舟在远航》《诗意苏静》《农田里的王羽》《魅力无限张曼凌》《黑芝麻胡同小学的掌门人》等等,以专家学者的视角解读各具个性的教师发展之道,从立意到笔调不仅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而且独具催人奋进之力。
  • 在生活的空间中,尊重教师的真切感受
    教师的发展所具有的生命性,决定了他们的发展之道,不仅在专业平台上,也在生活空间中。为此,坚守教师立场的《新教师》在每期专设“生活空间”板块,全方位地呵护教师的生存状态,对教师生活的各层面:读书与写作,娱乐与健康、教师与家长等等,都有许多入微的体贴。如对教师心理焦虑的解脱(第7、8期),教师职业心理挫折的应付(第7、8期),教师如何具有充盈底气的探讨(第5 期、第6期),如何处理教师与家长的冲突,教师的书香生活营造等等,充分表现了对教师生活的那分浓情与厚爱。
    在《新教师》的生活空间中,尤为可贵的是给教师以充分的话语权,让更多的人能聆听教师的心声,感受教师的快乐和困惑,不只是让赞美有理由,更要为教师排忧解难。而这一切都是师魂获得自然成长所必需的阳光、雨露。特别是刊物每期推出的“微稿”(千字文)“微言”(片言只语),都是编辑从大量来稿中摘编而成。如果不是编辑细心审阅每一篇稿件的所有细节,就难以披沙见金去从中发现独具价值的片断。这样的审稿和编稿态度,无疑是对教师话语权的真正尊重,让教师深切感受到有话对《新教师》说,不会泥牛入海,编辑都会认真读过。
  • 在对话的氛围里,给教师充分的自由
   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而相遇构成了相互性,为对话创造了条件。《新教师》的教师立场,在这方面简而言之,就是让教师能平等、自由地参与对话。当然 ,这种对话不只是语言学意义上的呈现方式,而是一种由思维写真而带来的生态文明,即因对话的自由、平等使主体创造力获得彻底释放。这方面,特别令我动心的是第7、8期那篇《教育需要自由呼吸》(任海林),作者列举“晚周”的孔孟老庄之百家争鸣,“晚清”的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联想今日教育的兴旺发达,欠缺的就是那分自由呼吸。这一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也正体现了《新教师》的立刊宗旨和编刊特色。不少教师称誉《新教师》所具有的时尚性和前卫性也正在这里。如对“标准答案”的讨论(第11期),并不只有持全盘否定的挞伐之言,也有“并非完全不要标准”的公允之论;对有些专家文章的观点,也不失来自普通教师的批评和补正。如第6期《莫将识字教学混同于于汉字学教学——与金文伟副教授商榷》(朱晓华)的文章,便是来自教学第一线的自由之声。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教师的工作关乎千秋万代,又系于千家万户,可以说是国计、民生全在其中了。尽管“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伟大称号是教师内心崇高的向往和头顶仰望的星空,但教师还是平凡而普通的人,在匆匆的人群中,他们有着这个时代所有人都会有的欢乐和困惑。伟大源自平凡,平凡最难坚守!为此,我们都要感谢《新教师》对教师立场的那一份坚守!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最后一页

新书推荐more

呼唤教育回归

呼唤教育回归

作者:吴康宁

编辑:李惠芬

定价: 45元

精彩书摘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