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年谱长编(1852—1924)

作者:张旭、车树昇编著

编辑:苏碧铨

ISBN:978-7-5334-6511-7

定价:128元

出版时间:2014-09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标签: 长编年谱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张旭,香港浸会大学哲学博士,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与跨学科研究,兴趣兼及哲学、历史学、语言学、英美文学、比较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基金项目1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级项目8项。国际合作丛书《通天塔丛书》主编。个人学术专著有:《中国英诗汉译史论》(2011)、《湘籍近现代文化名人·翻译家卷》(2011)、《跨越边界: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2010)、《视界的融合:朱湘译诗新探》(2008)等;合著有:《越界与融通——跨文化视野中的文学跨学科研究》(2012)、《外国文学翻译在中国》(2003)等,译著有《一门学科之死》(2014)、《印度的世纪》(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翻译学导论)(合译,2009)等,另有学术论文80余篇散见在海内外学术期刊上。2007年获“香港翻译学会狮球教育基金会翻译研究奖学金”;2013年度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
车树昇,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曾执教于长沙铁道学院、中南大学,现任职于福建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研究、文学。曾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目。有学术论文10余篇。

内容简介

本书以核心,以年月顺序的方式,通过详尽介绍、谨严考辨与谱主生平、思想、著述、翻译以及政治活动等有关的史事、资料,较为准确、客观、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林纾一生的生活道路、政治倾向、思想演变和翻译创作历程。该年谱由三部分组成,一为编写说明、林纾家族世系简表以及林纾家族三代家谱;二为生平的记录,为全书的主体部分;三为参考文献和附录。该年谱长编规模较大、时空覆盖面广,资料翔实、考辨精良,可说是目前国内最完备的林纾年谱。

目录

序一吴仁华1
序二罗选民4
自序6
 
编写说明
林纾家族世系简表
林纾三代家谱
 
1852年(清咸丰二年壬子)1岁
1853年(咸丰三年癸丑)2岁
1854年(咸丰四年甲寅)3岁
1855年(咸丰五年乙卯)4岁
1856年(咸丰六年丙辰)5岁
1857年(咸丰七年丁巳)6岁
1858年(咸丰八年戊午)7岁
1859年(咸丰九年己未)8岁
1860年(咸丰十年庚申)9岁
1861年(咸丰十一年辛酉)10岁
1862年(同治元年壬戌)11岁
1863年(同治二年癸亥)12岁
1864年(同治三年甲子)13岁
1865年(同治四年乙丑)14岁
1866年(同治五年丙寅)15岁
1867年(同治六年丁卯)16岁
1868年(同治七年戊辰)17岁
1869年(同治八年己巳)18岁
1870年(同治九年庚午)19岁
1871年(同治十年辛未)20岁
1872年(同治十一年壬申)21岁
1873年(同治十二年癸酉)22岁
1874年(同治十三年甲戌)23岁
1875年(光绪元年乙亥)24岁
1876年(光绪二年丙子)25岁
1877年(光绪三年丁丑)26岁
1878年(光绪四年戊寅)27岁
1879年(光绪五年己卯)28岁
1880年(光绪六年庚辰)29岁
1881年(光绪七年辛巳)30岁
1882年(光绪八年壬午)31岁
1883年(光绪九年癸未)32岁
1884年(光绪十年甲申)33岁
1885年(光绪十一年乙酉)34岁
1886年(光绪十二年丙戌)35岁
1887年(光绪十三年丁亥)36岁
1888年(光绪十四年戊子)37岁
1889年(光绪十五年己丑)38岁
1890年(光绪十六年庚寅)39岁
1891年(光绪十七年辛卯)40岁
1892年(光绪十八年壬辰)41岁
1893年(光绪十九年癸巳)42岁
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43岁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乙未)44岁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丙申)45岁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丁酉)46岁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47岁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己亥)48岁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49岁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辛丑)50岁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壬寅)51岁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癸卯)52岁
1904年(光绪三十年甲辰)53岁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乙巳)54岁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丙午)55岁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丁未)56岁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戊申)57岁
1909年(宣统元年己酉)58岁
1910年(宣统二年庚戌)59岁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60岁
1912年(民国元年壬子)61岁
1913年(民国二年癸丑)62岁
1914年(民国三年甲寅)63岁
1915年(民国四年乙卯)64岁
1916年(民国五年丙辰)65岁
1917年(民国六年丁巳)66岁
1918年(民国七年戊午)67岁
1919年(民国八年己未)68岁
1920年(民国九年庚申)69岁
1921年(民国十年辛酉)70岁
1922年(民国十一年壬戌)71岁
1923年(民国十二年癸亥)72岁
1924年(民国十三年甲子)73岁
 
参考文献
附录一林纾身后刊登作品细目
附录二林纾未刊作品细目
后记

精彩节选

丛书总序
福建近现代史上,文化名人辈出,其尤著者如陈宝琛、林纾、严复、陈衍、林语堂等。他们或从政兴学、或赋诗为文、或研经论道、或译书新民,不仅显名于当时,更被泽于后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之影响与永久之意义。对于这些文化名人的研究,除了整理刊布其著作文稿、探讨其思想学问之外,以年谱长编之形式对其生平事迹及诗文著述作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考订,也是一项资料性与学术性兼备的重要工作。在这方面,由胡颂平先生编著的多达十册数百万字的煌然巨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堪称典范。2010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年谱长编系列”由中华书局出版,而在此前后,中华书局还出版了其他一系列文化名人的年谱长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近年也打造了“晚清人物年谱长编”系列,作为该社重点的出版工程。可见,年谱长编这种形式的著作在学术研究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近现代闽籍文化名人年谱长编丛书”虽对象有别,但旨趣无异,而通过丛书的编写以弘扬福建地方文化,亦是题中应有之义。
本丛书以近现代闽籍文化名人为对象,特别选取尚未有过年谱或已有年谱但内容简略、资料过旧者,初步拟订的对象有陈宝琛、林纾、沈葆桢、陈璧、陈衍、谢章铤、陈寿祺、陈乔枞、林昌彝、张亨嘉、萨镇冰、辜鸿铭、朱谦之、林语堂等;本丛书以年谱长编为形式,资料务求翔实,编排必求妥当,全面展现谱主生平事迹、社会交往与著述活动,以期知人论世,为学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资料与线索。
丛书在广泛全面地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已刊著述及未刊文稿)的基础上,对这些资料进行严格考辨、细致梳理、合理剪裁、逐年编排,以此展现谱主之生平事迹与著述活动,并在书后附录谱主著作目录、出版情况及各类索引等,以便学人检索及利用。
年谱长编之作,首重资料翔实。举凡与谱主有关之已刊论著、未刊文稿、档案、日记、书信等资料,都在搜求范围之内。这些著作或藏于国内外各图书馆、档案馆,或藏于私人之手,寻访颇为不易。而且文化名人社会交往广泛,除了他们自己所留下来的著述之外,他人著述及日记书信中也往往多有记载,想要将如此众多的资料搜罗殆尽,俾无遗漏,诚非易事,但尽可能搜寻甚至发现新资料,乃是本丛书编写的重中之重。在全面掌握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界已有研究的成果,再对相关资料加以钩沉、考证与抉择,力图勾勒出谱主的轮廓面貌,并尽可能对谱主一生思想发展脉络做出清晰梳理,也是本丛书编写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在福建地方文献整理中,较为常见的形式是对闽人著作的点校刊布,如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闽文献丛刊”。而以年谱长编的形式,对近现代闽籍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及诗文著述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考订,似尚未有人做过,这是本丛书体例之创新处。在内容上,本丛书首求资料之新,不仅充分利用已刊著述,而且更要广搜各种未刊文稿、档案、日记、书信等一手资料,努力发掘新史料,得出新结论。在对谱主生平事迹、诗文著述的考订和梳理上,本丛书也将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续求新知。通过本丛书,为学界研究这些文化名人提供权威资料,同时也展现福建地方文化的多彩面貌和辉煌成就。
 
序一
 
吴仁华
 
张旭教授《林纾年谱长编》即将出版之际,嘱我作序,难却盛情便勉为之。
2011年底到福建工程学院任职以来,林纾就成为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一位历史人物。两年来,我不断思考与谋划如何推进林纾研究,并为之确立了“三个目标”。一是努力将林纾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囿于历史局限,林纾作为历史人物基本上处于政治反动保守、衬托进步人物的地位,作为文化人物多以翻译家和古文家身份呈现。对他的研究,或集中在政治观点的论争中,或集中在翻译界。然而,透过史料还原历史,我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林纾是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具有多重的文学存在及文化存在,应当从历史与文化深处,多维度地展开对林纾的重新认识与定位。二是努力使福建工程学院成为林纾研究重镇。福建工程学院的办学历史可溯源自1896年林纾参与创办的“苍霞精舍”,林纾作为创校人物的形象早已深入历届校友之心。近年来,学校成立了林纾文化研究所,刚刚起步的林纾研究,已引起林纾后人及学界的关注。但是,作为一所升本仅十一年的工科院校,开展林纾研究力量薄弱,成果数量不多、水平不高,而且系统谋划不足、基础建设不够,如林纾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尚未系统展开。在文化传承创新已成为大学重要功能之一的当下,福建工程学院应该有这样的历史担当,全面加强林纾研究,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使林纾研究成为学校人文学科发展的重要领域和特色领域之一,使学校成为林纾研究的重镇。三是努力让林纾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之一。林纾是一位很有特质的历史文化人,道德文章均是那个时代的杰出者;更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于教学于研究于育人,无论是成果还是影响,都可颂可传。林纾对于福建工程学院的文化建设具有特定的内涵,是“真诚勤勇”校训秉承与弘扬的精神表征。挖掘林纾身上附着的文化意蕴,既可以延续百年老校的历史发展文脉,又可以推动新建院校的特色文化建设。再辅之以林纾塑像、作品再现等形式与手段,进而使林纾作为文化符号成为福建工程学院文化建设和校园建设的一大亮点与景点。
林纾去世时,陈宝琛挽联为:“由侠入儒,晚节独能怀故绛;因文见道,诸家无不废虞初。”这是对林纾入木三分的刻画,也许只有同时代有相似情怀的同乡人才能做出这样的评价。在林纾去世九十年后,出版《林纾年谱长编》,通过大量的史料收集与考证,让林纾的一生按年月铺陈开来,林纾的“侠”、“儒”、“文”、“道”特征跃然纸面,在我看来已是“入木二分”以上的刻画,无论对于林纾的认识还是研究都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是林纾研究取得新成果、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谱的完成,与学校其他教师合力完成的《林纾读本》和《林纾书画集》一起,为推进林纾研究“三个目标”的实现开启了全新的局面。作为林纾研究的推动者和参与者,实感欣喜与振奋。
张旭教授到福建工程学院工作仅一年时间就拿出这样的成果,这是意想之中又意料之外的事。意想之中是因初次相谈便知他心中早有林纾,他因为林纾的情缘而来,而且具备深厚的研究功底。这一年里,他被聘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得了福建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开创了福建工程学院社科成果获高层次奖的历史(思政部一位老师同时获得本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我相信以他的治学精神,肯定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拿出高质量的成果来。意料之外是因为他到学校的这一年里,先任文化传播系主任,后出任人文学院院长,担负在原文化传播系和外语系合并基础上组建人文学院之职。张旭教授在繁杂的行政事务以及生活未尽人意的烦扰中,能在较短时间内“打磨”出这样一部力作,足见其定力与毅力。作为学校领导,在欣慰之时,不免心生内疚,为他排忧与解难两个方面的努力都未能如愿如意。
2013年11月,福建工程学院第二次党代会确定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即“建设国内一流、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要实现这一目标,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人文学科及有特色有丰富内涵的大学文化都是应有之义。盛邀张旭教授加盟学校的根本目的还在于希望他能领衔人文学科发展,构筑起特色人文学科发展的高水平平台。目前,从学校层面看,不仅林纾研究“三个目标”还远未完成,高水平特色人文学科建设也才刚刚起步。衷心希望张旭教授率领人文学院研究团队辛勤耕耘,再接再厉,不断推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这是应允为序的真实意图。
 
 
2014年元月
序二
 
罗选民
 
年谱,顾名思义,是以谱为核心,以年月顺序的方式拓展,将一切与主体有关活动加以介绍和考辨。虽有自作的年谱,但大多数年谱都由后人根据前人的著述或史实资料编次而成。而且,年谱有长短之分,作用与功能也不尽相同。刘文典先生所著《杜甫年谱》,篇幅不大,仅8万字,却是作者长期着力研究和讲授杜甫的集大成之作。又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推出浙江大学束景南教授的新版《朱熹年谱长编》,长达100余万字,是现已出版的各种朱熹年谱中材料最为详尽、考辨最为精深、规模最为宏大的一种,于史实中颇有发现。
张旭教授的《林纾年谱长编》与上述年谱较为相似,全书约40余万字。此前,有关林纾的年谱不少,但都是短年谱,而且不少存在疏漏、错讹,甚至出处考证不详。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张旭教授决定编撰《林纾年谱长编》,对作为文学家、学者、翻译家、教育家、书画家的林纾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勾勒,时空覆盖了林纾先生生活过的福州、台湾、杭州和北京。该年谱具有厚度,资料翔实,却没有囿于资料本身,凡与之有关的写作动机、艺术源流、时代背景、赞助人(机构)等等,无不在年谱里得到体现。
该年谱由三部分组成,一为编写说明、林纾家族世系简表以及林纾家族三代家谱;二为生平的记录,为全书的主体部分;三为参考文献。附录一、二,分别涉及林纾身后刊登作品明细和林纾未刊作品明细。年谱中穿插的图片则有助于立体地展现史料的客观性。年谱的三部分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建了《林纾年谱长编》的主体框架。
做年谱,需要考证能力和资料收集的甄别能力,这些在张旭教授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从英、汉语言文学两个学科中吸取营养,博采众家之长,注重资料的采集和甄别,其研究彰显了其学术底蕴和个性。他任职的福建工程学院,百年以前是林纾先生创办的学堂“苍霞精舍”所在之地,所以,该校在构造大学文化的内涵方面,以林纾研究为品牌,着力打造林纾研究的学术重镇。作为人文学院院长的张旭,自然地享有了这些“天时、地利、人和”的先机,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今后在林纾研究方面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编年谱犹如编字典,书一出来,便等待补正。因为,新史料、新考证随时可能被发现,加之书在出版时可能存在瑕疵和考虑不足,所以,若干年后,必须加以修订。没有一劳永逸的编年谱。我想,张旭教授的《林纾年谱长编》亦如此。我希望他能够在林纾研究方面不断深入,这不仅仅表现在文字学、翻译学方面,还表现在绘画和书法艺术等方面。惟有这样,自己的学术研究才能不断焕发青春,年谱的补充和修订才能随之精进。诚如古贤朱熹所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是为序。
 
2014年初春于清华园荷清苑
自序
无论是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还是在中国翻译史或美术史上,林纾(1852~1924)均堪称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同时,他在中国思想界和教育界亦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林纾出生于福建闽县,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或畏庐居士,别署冷红生,学界称闽侯先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长安卖画翁、春觉斋主人。笔名餐英居士、芙蓉山樵、闽中畏庐子、射九、践卓翁、蠡叟等。室名春觉斋、烟云楼、浩然堂、填词堂、凤篁馆,等等。
林纾世寿73岁,其生活的时代主要介于“鸦片战争”结束后十来年到20世纪20年代新文化运动高潮期,这几十年间也是中国从近代向现代发生急剧转型的时期。仔细检视他的一生,其生平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852年诞生经读书、教书兼习绘画到1882年中式举人为第一阶段;1883年首次上京参加礼部会试到1897年出版《闽中新乐府》和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为第二阶段;1898年首部译作出版并取得巨大成功到1913年春辞去北京大学教职为第三阶段;1913年至1924年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为第四阶段。
从中国文化发展史来看,林纾无疑称得上是一位文化巨人,但他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文化个体。作为一位翻译家,他不谙外文,却能靠着友人和门生的口译,用文言笔译近200部欧美小说,其中被郑振铎先生称为“较为完美者”有《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块肉余生述》、《贼史》、《拊掌录》、《迦茵小传》、《魔侠传》、《离恨天》、《撒克逊劫后英雄略》、《鲁滨孙漂流记》等40余种,包括哈葛德、莎士比亚、笛福、斯威夫特、兰姆、史蒂芬森、狄更斯、科南·道尔、华盛顿·欧文、雨果、大仲马、巴尔扎克、伊索、易卜生、托尔斯泰等名家的作品,他的这些翻译作品为当时的中国人打开了一扇接受西风欧雨的窗口,由此也成就了他“介输西方近世文学第一人”的地位。
作为一位文学家,他用一腔爱国热血挥就百余篇针砭时弊的文章;用犀利、恰切的文笔完成《闽中新乐府》、《畏庐诗存》、《剑腥录》、《巾帼阳秋》、《劫外昙花》、《冤海灵光》等40余部作品,成功地勾勒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人生百态,同时也开了一个时代文学之新风气,成为新文学的“不祧之祖”。这些也确立了他作为中国新文化先驱的地位。
作为一位古文家,他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后之古文名家,自诩“六百年中震川外无一人敢当我者!”其“为文宗韩、柳。少时务博览,中年后案头唯有《诗》、《礼》二疏,《左》、《史》、《南华》及韩、欧之文,此外则《说文》、《广雅》,无他书矣。”他先后辑有《畏庐文集》、《畏庐续集》和《畏庐三集》三种,收入作品近三百篇。“畏庐之文每一集出,行销以万计”的说法,可见其影响之一斑。可以说,两千多年来,一直居于文学正宗地位的中国古典散文由他画下了最后一个休止符。
作为一位学者,他总结出一套系统的古文理论。除了在《论古文之不宜废》、《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送大学文科毕业诸学士序》、《答大学堂校长蔡鹤卿书》、《送姚叔节归桐城序》、《赠马通伯先生序》、《与姚叔节书》、《答甘大文书》等篇对古文进行多方面论述之外,他的近百篇译序也潜藏着丰富的古文理论。不仅如此,他还撰述了《韩柳文研究法》、《春觉斋论文》以及《左孟庄骚精华录》、《左传撷华》等系统的理论专著多种。其文论以桐城派提倡的义法为核心,以左、马、班、韩之文为“天下文章之祖庭”,以为“取义于经,取材于史,多读儒贤之书,留心天下之事,文字所出,自有不可磨灭之光气”;同时,他也能看到桐城派的种种弊病,反对墨守成规,要求“守法度,有高出法度外之眼光;循法度,有超出法度外之道力”。
作为一位书画家,长期以来,林纾的画名一直为文名所掩。其绘画艺术精研古法,坚守传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深得传统山水画之精蕴。同时,他融入自身丰厚的人生阅历以及广博的文、史、哲学识,灵机独运,创作出数以千计格调高雅、苍妍秀润、理致深远、超越凡俗的绘画佳作。综观林纾一生现存的绘画作品,其绘画题材涵盖山水、花鸟、人物等各个门类,在书法及题画艺术方面亦有很高的造诣,特色鲜明。
作为一位教育家,他曾经大挑至二等教谕,与陈璧以及末代帝师陈宝琛和闽绅力钧、孙葆瑨等创办了苍霞精舍;先后执教于杭州东城讲舍,北京五城中学、金台书院、正志学校、京师大学堂和国立北京大学,兼职于高等实业学堂和旅京闽学会,并讲学于北京孔学会、文学讲习会等,其“传经门左已千人”,可谓桃李满天下;在教学之余,他又留下皇皇十大本的《中学国文读本》以及《浅深递进国文读本》、《选评船山史论》、《左孟庄骚精华录》、《选评古文辞类纂》、《左传撷华》、《庄子浅说》、《修身讲义》、《论文讲义》、《文法讲义》、《文微》等读本与讲稿,这些也成就了他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
从空间活动范围来看,林纾先后生活的地方有福州、台湾、杭州和北京,其中居台湾和杭州的时间相对较短,在闽、京两地生活的时间最久。林纾平日里喜欢结交朋友,他接触的社会阶层相当广泛。这其中有文人墨客,有军政界要人,有莘莘学子,也有众多的寻常百姓。这些人在他日常为学、为艺过程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同时对他的文艺观和思想观形成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由于林纾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特殊地位,历年来学界对他的翻译学术思想讨论较多。可以说,林纾著译研究一直是一门显学。不过,研究林纾的学术成果,不能局限于他的著述本身,还应把视野拓展到他的文艺作品与学术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艺术与学术源流、师承关系以及社会关系、著述的写作时间等,年谱在这方面自然可以发挥作用。
前人编撰林纾年谱和著译目录及考订的主要有:胡尔瑛的《畏庐先生年谱》(1926年),胡寄尘的《林琴南未刊译本之调查》(1926年),顾颉刚、陈槃的《闽侯林纾的著述》(1929年),寒光的《林琴南》(1935年),朱羲胄的《林畏庐先生年谱》(1949年)、《贞文先生学行记》(1949年)、《春觉斋著述记》(1949年)和《林氏弟子表》(1949年),曾锦漳的《林译小说研究》(1966~1967),马泰来的《林纾翻译作品全目》(1981年)和《林纾翻译作品原著补考》(1993年),山东聊城师院现代文学研究室张俊才编的《林纾年谱及著译》(征求意见本,1981年),俞久洪的《林纾翻译作品考索》(1983年),张俊才的《贞文先生年谱考补》(1983年)、《林纾译著系年》(1983年)、《林纾著作目录》(1992年)和《林纾翻译目录》(1992年),曾锦漳的《林译的原本》(1983年),连燕堂的《“林译小说”究竟有多少种》(1985年),孔庆茂的《林纾简谱》(1998年),韩洪举的《林译小说研究·附录:林纾文学活动年表》(2005年),俞久洪的《林纾翻译作品考索》(2010年),张俊才的《林纾年谱简编》(2010年),刘宏照的《林纾小说翻译研究·附录1·林纾年表》(2011年),张丽华的《林纾年谱简编》(2012年),等等。上述这些年谱或著译目录及考订有的内容过于简略,有的存在一些疏漏和错讹,或是出处考订不详,或是文字、体例、思想均略显陈旧,不能满足今天读者的需求。鉴于此,我们重编是谱。本年谱所收内容,一般都做了考订;个别无旁证资料可考者,则加按语说明。
本年谱在资料方面,除了根据林纾本人的著述以及林纾后人捐赠图书文物外,还收录一些林纾与师友互相往来的信札,以及海内外学者有关林纾著译的第一手资料;另外,还收录一些历年各地拍卖的林纾书画作品介绍文字。本年谱的问世,期望有助于促进林纾学术研究的开展,从而更好地丰富中华文化宝库。

其它信息

装 帧:布面精装

页 数:492

开 本:16开

字 数:472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