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谭

作者:蔡伟潭 著

编辑:黄珊珊

ISBN:978-7-5334-5682-5

定价:48元

出版时间:2014-01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教师教育

内容简介

该书是身为中学特级语文教师的作者,三十年语文教学经验和个人阅读的分享。全书39篇文章分为两辑:“碎语杂议”为课改背景下阅读教学的反思与探索的论文,体现对语文教育与教学整体优化的追求,大多文章附有课堂实录。“诗词例析”是针对中学诗词教学流于空泛的弊病,以诗例分析的形式解说古代诗词的特点。全书充分体现了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的统一,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可操作性,是语文工作者,特别是一线语文教师很好的教学参考。
  • 作者简介
蔡伟潭,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福建省首届学科带头人,福建省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现任全国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语文学会副会长,全国中语会“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导师团成员,全国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系福建省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组成员,福建省《考试说明》项目研究组成员。曾获福建省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目录

碎语杂议
1.刍议语文学科教学的特殊性
2.问题的预构是阅读教学的核心
——兼谈《声声慢》的教学
3.阅读教学切入点的选择
——兼谈白居易《琵琶行》的教学
4.包孕性问题的设置
——兼谈《荆轲刺秦王》的教学
5.语文教学:由“已知”引向“未知”
——兼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教学
6.文章体式决定了文本的语境和语脉
——兼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
7.学生问题生成的引导
——兼谈《项链》的教学
8.听话能力的培养与测评
9.审作品内蕴之美是写好散文鉴赏文章的关键
——兼谈“下水作文”
10.循循善诱于先孜孜以求于后
——作文指导和学生作文心理刍议
11.由瓦肆而入殿堂的里程碑
——读明“世情小说”
诗词例析
12.古代诗词的意象、意境、意蕴
——比较白朴和马致远的《天净沙》
13.略看中国古代诗话
——读杜甫《登高》
14.诗歌鉴赏的“知人论世”的原则
——读李贺《苏小小墓》
15.谈“诗中有画”
——读王维《使至塞上》
16.古代田园山水诗的诗情画意
——读王维《山居秋暝》
17.古代写景诗的空间设计
——读柳宗元《江雪》
18.小谈“诗眼”
——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9.小说“炼字”
——读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20.古诗词常见的修辞:互文
——读《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21.古典诗歌对偶的运用与理解
——读杜甫《秦州杂诗(其七)》
22.古代诗歌的用典
——读陆游《秋夜思南郑军中》
23.说“叠字”
——读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24.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律
——读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5.古典诗歌结尾的技巧:以景结情
——读刘长卿《酬李穆见寄》
26.绝句的起承转合
——读王昌龄《送魏二》
27.古代诗词“物象”象征义的约定俗成
——读李煜《相见欢》
28.古诗的化用
——读林逋《山园小梅》
29.宋代诗词的“隐括”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与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30.古典诗歌中人物和地域的模糊性
——读杜牧《清明》
31.诗词情感的普遍性
——读李煜《相见欢》
32.鉴赏诗歌的情趣差异
——读柳宗元《渔翁》
33.也说古人的诗以乐传
——读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4.蹇驴与古代诗人的际运
——读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35.唐代试帖诗
——读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36.中国古代悼亡诗词
——读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7.中国古代咏物诗
——读贺知章《咏柳》
38.由“偶得”到“偶数”的解读
——读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39.抒情诗中的“情节入诗”
——读张籍《秋思》

精彩节选

循循善诱于先  孜孜以求于后
——作文指导和学生作文心理刍议
 
写作训练,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包括间接经验)进行思维,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的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作文教学成效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作文实践的态度,因此,教师就不能不根据他们的心理状况和思维成效的程度,努力调动他们的作文积极性,改变那种“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的状况。
学生的思维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其思维成熟而言,随着学识的增多,年龄的增大而不同;就同一篇作文说,审题、构思和行文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认为,适应学生心理状况和思维程度来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这一原则,应贯穿于教师作文指导的始终。为叙述方便,我们姑且将作文指导分为作文命题、文前指导和文后指导三个部分。
一、命题应能发掘学生先前固有的思想感情,唤起他们的作文动机
学生的思维是活泼的,而命题作文又带有一定的限制性,如果命题不当,势必束缚学生想象。长此以往,则会使他们觉得作文枯燥无味。叶圣陶老先生十分重视这个问题,他认为:“教师出的题目就等于唤起学生的作文动机,也是代学生标出思想感情的中心,而且这种思想感情是学生先前固有的。”(《做自己要做的题目》)命题既然要学生标出思想感情的中心,就得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准确地抓住他们思想活动的契机来命题。笔者在教冰心散文《樱花赞》时,讲授课文内容的同时,又例举了菊花、梅花、桃花在人们心目的感觉,例举了历代文人从不同角度对它们的描写。课上完了,学生跃跃欲试,用一种花贯穿全文,用几个事例来说明一种事理的写法,使他们很想模仿《樱花赞》来写上一篇,时值初春,我给学生《春催桃李》的文题。一位学生从桃李花早开早落和和“红颜薄命”的说法上,认为历来大家对教师和赞誉说成是“桃李满天下”很不确切,后来到初中毕业时,班主任教他们唱《毕业歌》,从“我们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中得到启发——教师真是催开桃李的春风啊。构思新颖而有趣。
作文命题忌旧贵新。命题的新鲜感,常能唤起学生写作欲望,一次高三教完《伶官传叙》,布置了一篇题为《前车之鉴——谈“成功也可能是失败之母”》的作文。一反历来“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同学们既感到新奇,又觉得有东西写,举座跃然,兴致很高。给素材,自选角度谈看法的作文,一般比较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写作,比较适应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有时我们也采取出几个题目,由学生自由选择的方式,效果都比较好。
二、文前指导应根据学生思维成熟程度,着重启发作文内容
中学生的思维,无论是就其广阔性还是深刻性来说,都很不成熟。加之生活环境、社会阅历的限制,使他们常常觉得没有东西可写,这是他们视作文为畏途的主要原因之一。
初中学生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记叙文,着眼于内容方面的辅导,应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带着强烈的感情去体验生活,并从中提取生动有趣的东西作为材料。速写状物之类的小段,周记杂感之类的练笔限制较少,又是学生自己体验和感受的东西,写起来顺手,兴致自然很高,积累得多了,作文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高中学生作文的重点是议论文。教师应针对学生容易粗心大意,思维常带表面性和片面性,不善于冷静地、深入地思考的毛病,在作文前指导时应调动他们多方思考。方法是很多的,可以列论证提纲,也可以设“假想敌”,通过反驳对方的论点,使之逐渐完善起来。如笔者在布置上述作文《前车之鉴——谈“失败也可能是成功之母”》时,就引导学生对这个“荒谬”的论点展开辩论,促进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两天之后让他们动笔成文。由于讨论广泛,而且“假想敌”又十分顽固,就迫使他们不得不深入下去,当他们运用自己学习过的哲学原理“矛盾的对立双方相互斗争的结果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来说明成功和失败的辩证关系,从而驳倒“假想敌”时,其欣喜之情,无以言状。这样,学生的论证就有了一定的基础,行文也流畅得多了。
当然作文是要讲究写法的,问题是应在什么时候,什么火候上讲,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而且,在课文讲授时,在分析范文时,在学生初稿写成后,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时……都可以讲。文前指导教师讲得多了,喧宾守主,学生头脑中条条框框一多起来,反而堵塞了他们的思路,束缚了他们的手脚,降低了他们的写作热情,甚至造成交上来的作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难堪局面。
三、文后指导宜充分考虑学生的情绪,以文章修改为主
学生作文成篇后,教师的批改,对学生修改作文的指导和讲评,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虽然,从单篇作文看,它已经接近尾声,然而,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看,它是相对独立的程序,如能在指导出学生作文优缺点和今后努力方向的同时,又能激发他们日后的兴趣,那是最好的了。
作文完成后,学生总希望有个评价,而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最大的权威,如果教师连看都不看,必然使他们的心理受到挫伤,作文训练的情绪会低落。批改也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和程度加以区别,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学生作文的指导,教师也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找出自己文章的毛病,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上。固然,我们不否认有一挥而就的佳作,但大多数文章得益于修改,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实质上是对文章作一次再认识,再研究,从自己文章的修改中获得的体会,比写作理论所给予的启发要更有效、更珍贵百倍。
作文的评语,由于初高中学生的心理状态不同、程度各异,也应有所区别。初中学生总批中鼓励性词语多一些,利于调动积极性。笔者曾在一位学生的作文总批上写道:“本文进步显著,老师也为你感到高兴。”结果该生作文积极性倍增,每次作文反复修改,短期内作文水平有较大提高。高中学生则不然,他们更喜欢具体指导,因此眉批多一些,具体地用商榷性语言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则更受欢迎。不过,不论高低年级,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教师评语中用简单的否定性语言,诸如“中心不突出”、“详略不当”等,是不解决问题的。
作文讲评是文后指导的一个极重要的环节。讲评既要照顾到学生心理,不要将他们作文中毛病当作笑话讲,又要考虑到形式的多样性,避免千篇一律,要给学生新鲜感。我们有时就一篇作文以点带面地讲评,讲优点的同时,以商榷的口吻提出修改意见;有时将学生作文的长处集中起来,让学生自己取长补短,增加他们思维的尝试和广度;有时将学生作文较好的段落抽取出来,印发给他们,让他们自己重新成篇。被选中的同学欣然自喜,没有选中的同学也可以动脑筋重新构思,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效果比单纯批评要好得多。
写作的主体是学生,这是任何人也取代不了的,而学生情绪的高低,又直接影响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改革作文教学方法的同时,认真研究学生作文心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是十分必要的。“引而不发,跃如也”,教师能循循善诱于前,学生能孜孜以求于后,从而产生一种生动和谐的教学过程,则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作文教学的局面蔚然改观。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64

开 本:异型16开

字 数:320千字